1、浅谈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了点滴体会,现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做法。一、导课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导入的效用在于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在讲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时,我首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电视剧成吉思汗的片段以及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使学生自然而然想起蒙古大草原、金戈铁马奋进的蒙古铁骑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引起学生对这个民族的思考,想踏寻铁木真统一大漠,创建蒙古帝国的足
2、迹,他的成长经历,牧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去探寻铁木真、忽必烈、马可波罗的愿望,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才会乐于去发现、探索,以做到乐学、好学。二、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借鉴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讲授“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话敌深入、声东击西、数典忘祖、管鲍之交、老马识途、一鸣惊人、朝秦暮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拓宽知识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于如何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我也产生了一些想法。首先,在讲历史故事时一定要
3、短小精悍、生动形象。教师要根据内容来选择语言表述的特色,可高、低、急、缓,可抑扬顿挫,可温柔、和蔼,也可刚强、愤怒,也可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谈话式的讲述。三、小品、短剧融入教学,使历史课充满活力,使历史课“活”起来在讲中国历史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讲到“淝水之战”时,可以让学生课后编排历史短剧,各小组演员课后排练、设计台词、揣摸每个角色的神态、语气等,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集音乐、口语表达、艺术表演等为一体的平台;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注重多媒体教学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
4、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教“三国鼎立”时,可以制作课件:截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断作为素材,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五、倾注情感于教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与你交流,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学生对老师的人格、学识、幽默风格等产生兴趣,也就有了“爱屋及乌”的味道,开发老师潜在资源,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虽然不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条件,但这是学好历史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之一。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参考文献:董国双.浅议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J.民风:科学教育,2013(01).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