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164.96KB ,
资源ID:1016730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167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pdf

1、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摘要:随着 21 世纪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合作性、研究性和自主性等学习方式的最佳组合,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综合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的基本原则、整合的模式、整合的实施以及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等。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实施;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6-8797-0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谈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部分教师立刻想到运用计算机作为知识的演示工具、教学的辅助工具来演示一些文稿、实验现象、动画等。尽管这种辅助工具能减轻教学的工作量,更有助于理解所学的知识,但它只是简单地代替了投影、幻灯、录象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点缀,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学生也只能听、看,而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这样的整合尽管能提高教师上课的效率,但不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

3、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强调的是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依靠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诸多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除了要完成课程本身的任务目标以外,还有其扩展的目标要求,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2 整合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与不同的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不可能有适合所有课程教学的、一成不变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需要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这些原则是:完成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

4、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以初中语文中的黄河颂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深深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能借助网络资源说说怎样理解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5、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黄河精神。3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课程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我认为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3.1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但这一切还不够,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

6、行学习。再把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各科教学和学生作业联系起来。比如汉字输入、文字处理软件的内容可以渗透到语文课中,计算机绘画渗透到美术课中,计算机作曲渗透到音乐课中,用 Email 发电子邮件给教师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将所掌握的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融合在一起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地创造性的组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2 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服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

7、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注意的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媒体,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模式确实

8、能提高教学效果,但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却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应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3.3“学生动手参与”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收集与课程教学知识相关的数据信息,教师通过这些信息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提高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实践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应该说这样的“整合”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如地理课程中的“世界人口”教学中,地理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展示作品。1)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网络上分别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种资料。2)将

9、查找到的资料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成计算机展示作品。3)学生轮流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再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制作校园贺年卡的时候,教师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联系背景画所写的寄语,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从中写寄语的要点,结果学生不仅轻松学会了当堂课的数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上网搜索信息的实践能力。从以上不难发现这样的整合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使学生将多个课程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4.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前提条件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往往许多研究性课题开展时

10、需要一个必要的前提工作阶段。同样实现课程整合也有它必要的前提:即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这里所说的教学资源不等于要求教师都去做一个课件,后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就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既要注重多媒体素材或课件实体开发,又要注重运用模式的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现在从国内外的网站或教学光盘等可以获取到不少资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部分利用或加以简单修改后利用于教学。4.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要达到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课程教学的目的,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缺点,真正了解整合的实质和意义。思想上的浅薄必然会导致整合教学中的盲目,从而失去整合的作用与意义。当然要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决非易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它的整合,已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或学习工具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而应当在遵循它的基本原则下在“整合”的规律与方法上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实践。5 具体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在学

12、校一直负责学校多媒体教学的工作,经过观察研究、师生了解和案例分析,我认为教师在课程“整合”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滥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2)只有公开课、评优课才注重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有的老师只在要求上整合课、公开课时才想到整合,放着信息技术的优越条件不

13、利用,仍旧“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师,认为自己在从教的多年没有整合,效果也不错,殊不知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3)缺乏掌控能力,课堂失控: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二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同学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4)哗众取宠,偏

14、离教学的本质: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是课件的设计太花哨,注重感官欣赏而忽视教学效果,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引导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风筝一样,注重放,却没注重收,这样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发展中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在正确理解其意义与实质后科学的去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李健平.整合课程教学过程构建信息技术平台J.教育发展研究,2001(7).2 蔡祖泉.试论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2(10).3 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4 时静.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5).5 孙岗.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江苏教育技术,2006(3).6 刘英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3).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