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617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课 游褒禅山记学校 班级 学生 完成时间:30分钟(编者:陈福枝)一、 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A.拥火以入(持,拿) 而卒葬之(死后) 于是余有叹焉 (叹惜)B.夫夷以近(平坦) 有碑仆道(倒下) 后世之谬其传(弄错)C.非常之观(观点) 盖音谬也(大概 ) 或咎其欲出者(罪过)D.何可胜道(尽) 有穴窈然 (深远幽暗) 极夫游之乐也(尽情享受)2.和例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3.对下列各句中的“其

2、”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距其院东五里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问其深 及其所之既倦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孰能讥之乎? 方其破荆州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B./C./D./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由山以上五六里C.于是余有叹焉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 又叫“浮屠”, 此处是和尚的意思。B、“华山之阳”,“阳”,山的北面,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C、“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是

3、宋仁宗的年号,这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D、“长乐王回深父”,“长乐”是籍贯,“父”通“甫”,多用于男子名字。6. 选出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B.有碑仆道(路,道路)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C.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思) 盖音谬也(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D.然视其左右,来而

4、记之者已少(但,但是)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8.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用 “_,_”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认为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的句子是“_,_,_ 。” 二、课时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

5、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穷: 怠:且: 明: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1.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之所以突出游前洞之易游人之众与游后洞之难游人之少,目的在于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埋下伏笔。B.在详记游后洞的经过时,作者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并列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抒情提供依据。C.在叙述游洞的经历结束后,接着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其至又加少矣”,

6、 一是“方是时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在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因为同伴的坚持,不得不退出来,出洞后的作者的心情,充满了后悔。 三、 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答司马谏议书宋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

7、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注】:本文是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写给反对派司马光(字君实)的第二次回信。两人通信主要是争论变法改革的问题。12. 对下列句子中加

8、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欲强聒 强聒:勉强多说几句B.以膏泽斯民 膏泽:民膏民脂 C.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事:做事情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诚恳深切的样子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9、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D.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给司马光的复信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私人交情不错,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王安石对自己的变法会招来司马光等人如此的横加指责,显然是事先不曾预料到的。C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附和世俗以讨好众人的行径表达了强烈的不满。D王安石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是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

10、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第10课 游褒禅山记答案一、 基础训练1. 【答案】:C【解析】C.观:景象。咎:责怪2. 【答案】 C【解析】C项和例句加点的词语均为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A项为形容词作动词;B项为名词作状语;D项名词作动词。3. 【答案】B【解析】指示代词;均为代词,表第三人称;为助词,无实在意义;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为代词,表第一人称,相当于“自己”。4. 【答案】D【解析】A项古义是“十分之一”,今义是数字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B项文中的 “以”,古义相当于“而”,“上”,向上攀登;C 项

11、文中的“于”为作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今义“于是”合用为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5. 【答案】B【解析】B项“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6. 【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与D项均为判断句;C项为省略句。7.【答案】C【解析】C项第句的“盖”表示假设语气,可译为“如果”。8.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二、课时达标9. 穷尽,走到头 懈怠将要 照明10. 【答案】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关键词语有“其至”“加”。其至:同“所至”,到达的人。“其至”用法同上文

12、“其进”“其见”,“至”也可看作动词活用为名词。加:副词,更。)11. 【答案】B【解析】B项入“深”、进“难”、见“奇”是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三、 能力提升12. 【答案】B【解析】B项“膏泽”在文中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普遍受到恩泽”13. 【答案】D14. 【答案】B【解析】王安石对变法会招来如此之多的怨恨和诽谤,是早就有预料的“则固前知其如此也”。15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关键词语有“反复”“所以”“见恕”三个,这是从原文中找出的比较重要的地方。“反复”在文中是“书信往来

13、”的意思,不同于今义。“所以”在文中的意思是“的原因”。“见恕”在文中是“谅解我”,“见”是动作偏指的一方,相当于“我”。)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关键的词语有两个“度”和“是”。前一个“度”在文中是“计划”的意思。后一个“度”在文中是“衡量、考虑”的意思。“是”在文中的意思是“正确”的意思。)【参考译文】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

14、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

15、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