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
2、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
3、的1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注意“底、旅”的写法。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过程与方法: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理解课文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目标:识记: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注意“底、旅”的写法。理解: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运用:会默写一类生
4、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师:生字词卡片。生:搜集相关海底世界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上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许多大海的资料,让我们以小组一起来交流大家的收获吧!2通过刚才的交流,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大家谈得很好。可是,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海底世界,将带大家走进一个新的世界。(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提出初读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建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
5、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2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字音。(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课件显示:澎湃 是否 窃窃私语 细胞 蕴藏 储藏 发光器官 水中听音器 反推力 稀有金属(3)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读词语。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设计意图: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5)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3学写生字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1)讨论交流。(2)描红、点评。4 再读课文:谁想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得好。【设计意图:学生有了自主选择
6、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就会更乐于参与读书。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种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5师:通过读课文,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海底有各种奇妙的声音。生:海底有许多种动物,他们的活动方式各不相同。生激动地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三、理清脉络:1过渡:课文那几小节向我们具体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同桌讨论一下,找出有关的自然段。2全班交流。3小结:课文2-5小节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四、赏析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是个景色
7、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3)齐读。五、布置作业: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识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会用“窃窃私语”造句。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理解课文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运用: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型:新授。教学准备:1让学生课前通过读书、查阅资料或上网等,广泛了解海洋知识。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到海
8、底世界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的?(出示视频:海底世界)【设计意图:运用课件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完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二、学习第2小节1情境导入:现在让我们穿上潜水服一起潜入海底吧!海底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小潜水员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你们听到了什么?2真的能听到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小动物们在海底窃窃私语。)3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学会用“窃窃私语”造句。4现在让我们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去听听小动物们发出了哪些声音吧。(出示: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
9、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5指导朗读、配乐读、齐读6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出示: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设计意图:海底深处的奇异景象,美妙的海洋声音唤起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把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7理解省略号的作用。8这些动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些声音的?(出示: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9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好像在说;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好像在说;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好像在说
10、。10了解本小节的构段方式(先总后分)。三、学习第3小节。1出示学习要求: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学习第三自然段。【设计意图: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找出中心句,说说这段写了几种海底动物。(2)大声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活动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哪些活动方式,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4初步理解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举例、比较、演示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理解课文的难度,体会抓住典型事物的主要特点写作的方法。
11、】5想象训练: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还像 【设计意图: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6师生合作读,总结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7读到这,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四、学习第4、5小节1海底植物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带来了几组图片,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2按照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找出中心句,再边读边想象你喜欢的句子。3交流感受4引导对课文补白并进行词语积累: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真是5引读第五小节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其实海洋是个聚宝盆,它将成为
12、人类21世纪的希望,现在人们已经在海底建设海底餐厅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会在海底世界建设城市。同学们,让我们勇攀知识的高峰,争做征服海洋的小勇士。六、课外延伸1教师介绍:海底景色的图片集。 有关海底知识的文字资料。2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从事学习活动,通过阅读思考,查阅资料,小组协商,使学习真正变成学生的自主活动。】七、布置作业:1仿照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1)我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2)这里的景色真美啊2收集本课的成语,你还知道其他描写海洋的成语吗?请写下来。八、板书设计: 景色奇异23海底世界先总后分 物产丰富九、教
13、后反思:整节课,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课始的海底世界视频播放,调动其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接着,顺势引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中心句。然后,我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八个字,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认真品读第二至五自然段,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物产丰富。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尤其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对于海底的“各种声音”,学生理解起来是个难点。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倾听海底世界的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说
14、说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句子,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进行句式训练,想象还会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之处比较抽象,而多媒体的教学则让每位学生都亲自领略了一番,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学生既欣赏了海底美丽的景色,又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从而激发了其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教学艺术还应该加强。课后的作业还可以多变些,如:可以出份与海底世界有关的小报,可以画幅海底世界的图画,可以写一首赞颂海底世界的小诗设计理念:语文教学时,不能就课文讲课文,更不能把课文作为说教的例子,而是要充分利用,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课前,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链接探究。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情景式、启发式、探究式、直观式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想象、勇于创新,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