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4KB ,
资源ID:101586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158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张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张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张掖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 在先秦早期经典文献中,“王天下”的合法性往往来源于天命的转变。而先秦儒家则在解释经典的过程中,力图把这种无常的“天命”与“人事”结合起来,并将天命转移与仁政相连接。这表明先秦儒学天命观A. 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B. 注重统治者的道德C. 具有鲜明的民本色彩D. 强调君权神授学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力图把这种无常的“天命”与“人事”结合起来,并将天命转移与仁政相连接。”可以看出,其强调天命与人的关系,反映出其具有鲜明的民本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与时代相关,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统治者的道德,排除B

2、;D项是汉代,排除D。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 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 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 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这在本质上说明原有的统治秩序出现问题,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故选B;ACD项都是表现,没有反映出本质问题,排除。3.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

3、春秋决狱”。这说明A. “六经”收录大量法律文献B. 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C. 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D. 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答案】D【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将儒家经典作为判决案例的依据,这说明儒家理论影响了国家治理,及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治理的理论依据,D正确;A不符合史实,汉武帝时期是利用了五经中的经义而非案例,且五经并非法律文献,排除;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排除B;司法审判利用五经经义不等于司法审判充满人文色彩,排除C。4. 董仲舒说:君主在春天行木政,应该劝农耕桑,发展生产,不夺民时,不刑杀。如果君主这样做了,上天就会降下祥瑞,草木嘉茂。如果君主没

4、有按照木春之政的要求做,上天就会降下灾异。董仲舒的祥瑞灾异说客观上A. 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的需要B. 对君主的暴行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C.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D. 体现了君主的道德自觉性和民众意愿【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如果君主这样做了,上天就会降下祥瑞,草木嘉茂。如果君主没有按照木春之政的要求做,上天就会降下灾异。”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点,强调君主要顺应天意,否则天降灾祸,这一主张有利于制约君权,B正确;“君权神授”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的需要,A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天人感应的主张,与农业发展无直接联系,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

5、,而不是君主的道德自觉,D错误。5.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B.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C.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D. 倡导“自由”“民主”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A符合题意,C排除;宋明理学自南宋以后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B排除;D与二者无关,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排除。故选A。6. 三国演义中,刘

6、备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道德楷模,西游记中的唐僧是百无一用的窝囊角色,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变成了“孝义黑三郎”,最大本领是“纳头便拜”。这些人物形象和历史真实人物肯定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A. 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在文学上的反映B. 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C. 历史人物在文学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塑D.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因此受理学的影响,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形象发生了变化,这是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在文学上的反映,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7.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

7、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 “经世致用”B. “人心一点灵明”C. “循天下之公”D.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根据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经世致用,A选项符合题意。人心一点灵明体现的是心为天地万物之主,B选项排除。循天下之公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D选项排除。8. 黄宗羲积极呼吁政治改革,主张以相权限制君权,建立一个“凡事无不得达“的高效率行政机构。这一主张A.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B.

8、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色彩C. 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D.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以相权限制君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这一主张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色彩,B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排除A项:CD两项在当时尚未出现,均排除。9.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 反对君主制B. 主张民主C. 维护君主权威D. 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创

9、始人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D项正确;孔子不反对君主制,A项错误;孔子不主张民主政治,B项错误;苏格拉底并不主张维护君主权威,C项错误。10.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A. 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B. 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C. 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 追求思想自由,崇尚人的理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

10、,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出他珍视个人的思想自由,主张理性,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反映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排除C项。11.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以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 享乐主义B. 禁欲主义C. 人文主义D. 民生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自

11、我生活的追求,肯定了人和人的价值及价值追求,这是典型的“人文主义”,C项正确;享乐主义是指享受生活,缺乏奋斗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A项错误;禁欲主义,强调的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B项错误;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强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材料没有涉及,D项错误。12.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即人只要虔诚的信仰上帝,灵

12、魂即可得救,从而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传教士的作用,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宗教改革13. 孟德斯鸠认为“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思想是A. 分权制衡B. 人民主权C. 社会契约D. 天赋人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可知,孟德斯鸠强调的是权力的分化,以及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约,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主权,B项错误;社会契约是卢梭的主张,C项错误;天赋人权是伏尔泰的主张,D项错误。14. 有学者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

13、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主要阐述了A. 共和政体彰显民主真谛B. 启蒙思想的重要主张C. 自由需要以法治为前提D. 代议制民主的合理性【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第三定律强调政府要以人民权利为政府的行为准则,这体现了社会契约论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而非主权者本身”即“如果政府不为人民的利益而服务,则会被人民所更换”这一内容,B正确;共和政体是区分于君主政体的一种政体形式,合理正确地运用共和政体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民主,排除A;C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宗旨和政府与

14、人民的关系问题,而非人的“自由”问题,排除;代议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政府是代议制民主的内容之且仅从材料中对第三定律的论述中无法论证代议制民主的合理性,排除D。15.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据此,关于四大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 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B. 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C. 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D. 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四大发明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可得知,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

15、转型与发展,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且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排除A;四大发明不是中国科技的巅峰,排除C;四大发明与西方殖民扩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16. 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 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关。 这表明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 寻求物理规律B. 重视实用性C. 侧重实验验证D. 领先于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力学知识和光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故B符合题意

16、;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寻求物理规律,故排除A;材料未体现中国古代科技侧重实验、领先世界,故排除CD。17. 明末小说描写的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士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成为小说的主角。 明代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B. 市民文学开始兴起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理学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末小说的主人公层面十分广泛,包含各行各业,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明代末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创作者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为之,故选C;明末时期,政府依旧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并未大幅提高,故排除A;

17、市民文学并不是明末才开始兴起,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等都属于市民文学,故排除B;材料现象与理学的发展无关,故排除D。18. 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B. 佛教思想盛行C. 道教有了新发展D. 佛教取代儒学的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佛教思想盛行,B项正确;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是在宋代,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道教有了新发展,C项错误;中国历史上佛教并未取代儒学的地位,D项错误。19. 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队伍壮大,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

18、文艺的发展。以下文艺现象,正确的叙述是()A. 柳永、李清照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B. 元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C. 宋元的绘画更加追求法度,强调规范D. 格律严整的诗到宋进入鼎盛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史实可知元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故B正确;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故A错误;宋元的绘画更加注重绘画意境的追求,更加强调笔墨的个性化,而不是强调法度和规范,故C错误;格律严整的诗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故D错误。20.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A. 哥白尼的“

19、日心说”B.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结合所学可知,这现象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选D;其他三个选项所述的理论均与材料现象无关,故排除ABC。21. “这对于神学来说,是一次致命的危机,它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材料中的“它”A. 开启人文主义思想的先河B. 大大推动欧洲的启蒙运动C. 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基础D. 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它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可得

20、出这是进化论的观点,它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故D项正确;A项是智者运动,排除A;进化论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排除B;C项是牛顿力学,排除C。22.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从轧钢到全车装配都在自己的工厂进行。20世纪末,日本丰田公司可以经过计算机精准设计,将汽车生产的各道工序通过信息网络“外包”到世界各地。由此可见,信息革命A. 为日本的再次崛起提供了新动能B. 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奠定基础C. 为跨国产业融合提供了宽广前景D. 促进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讲述从20世纪初美国独立生产汽车到20世纪末日本运用计算机精确设计将汽车工序“外包”到世界各地,促

21、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以及产业融合,故C项符合题意;明治维新完成后,日本实现了第一次崛起。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已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且若材料论述有关“日本崛起”,则前半段有关美国的材料为无用材料,故A项不选;B项,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与WTO的建立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奠定基础,且材料也并未提及有关“进口”与“出口”的问题。故B项不选;材料只提及“汽车”一件产品,并未提及信息革命带来的多样化产品,属于二级引申,与材料本身不发生关联,非最佳选项,故D项不选。23.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著作或文章,能够与

22、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排序是A. 变法通义文学革命论新学伪经考B. 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敬告青年C. 四洲志文学改良刍议资政新篇D 各国律例天朝田亩制度劝学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魏源著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属于器物层面;孔子改制考是维新派康有为的著作,其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属于制度层面;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属于思想层面,排除B;变法通义是维新派梁启超的作品,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属于制度层面,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的作品,属于思想层面,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朝田亩制度与学习西方无关,排除D。24.

23、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超说“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国人的民族救亡意识,故D项正确;国际社会中 “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的意思,故B项错误;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不符合材料信

24、息,故C项错误。25.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 民族主义B. 民生主义C. 民权主义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孙中山的这个思想在当时曲高和寡,说明并没有得到实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民生主义,故选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三大政策在当时都得到了实现和实行,与“曲高和寡”不符,排除ACD。26. 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熔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

25、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B. 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C. 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熔铸”“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可以看出,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向往与追求,故B项正确;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主张很显然并不是单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矫正,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以传统儒家思想为行动指南,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博爱”的目的是赢取革命的同情,故C项排除;国共合作的政治基

26、础是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而非博爱思想,故D项错误。27.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 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B. 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C. 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着力开展文学革命,采用新文学的形式来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A选项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提及

27、国民对于民主与科学的态度,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包含三个基本的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题干中“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表明新文化运动在进行着文学革命,并不是形式主义,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方向的变化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材料无法体现,D选项排除。28.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 上海已成为中国工

28、人运动的中心B. 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C. 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D项正确;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只是一篇文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有所传播,但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故A项错误;宣言单纯强调工人阶级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阶级的作用,说明工人阶级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故C项错误。29.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

29、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A. 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B. 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C. 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D.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答案】C【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道路是“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不同于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故项正确;材料中说明农民斗争的形式,故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革命错误方向,故B项错误;此时,国民革命运动已经过去,故D项错误。30. 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

30、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A. 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B. 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C.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故A正确;“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1956年后我国国民经济并不是可持续发展,故C错误;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属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31. 春天的故

31、事中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该“诗篇”的主题是阐述了( )A. 创建深圳等经济特区B.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 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据时间“一九九二年”可判断是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讲话,即南方谈话,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故D正确;深圳经济特区是1980年建立,故A错误;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是革命理论,故B错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80年代提出,不符合题意,故C排除。32.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

32、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A. 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B. 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 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D. 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答案】D【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实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A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试产经济体制的目标,B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C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33、,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取得了重大突破,故D正确。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79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分析解答。33.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发射成功;“神舟5号”载人飞船与2003年成功发射;南优

34、2号是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我国于1983年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结合题干时间“改革开放”(即1978年)判断,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3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提出的治国主张,即侧重于政

35、治主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 “百家争鸣”是主张在科学技术上百家争鸣,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故选D;综上所述可知ABC与题意不符,排除。35. “文革”结束后,我国在教育方面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A. 开展识字教育B. 恢复高考制度C. 颁布义务教育法D. 提出“科教兴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文革”结束后,我国在教育方面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恢复高考制度,故选B;开展识字教育是在建国初年,排除A;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教育复兴的表现,不是拨乱反正的表现,排除CD。36.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不断开展,社会的动荡

36、与变革改变着人类各个时代的精神,促使一些思想积极的人去追求新的理想、憧憬新的生活,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新途径。由此在欧洲出现了理性主义思潮 空想社会主义 浪漫主义思潮 人文主义思潮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不断开展,社会矛盾凸显,为解决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问题,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由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出现了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A正确;理性主义思潮与题干时间以及“促使一些思想积极的人去追求新的理想、憧憬新的生活,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新途径”不符,人文主义思潮并不是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排除B、C、D

37、。37.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的社会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这两部巨著的共同点是A. 都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 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 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D. 都反映封建社会衰落的历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主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罪恶,曹雪芹的红楼梦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故B选项正确;由材料的关键信息“法国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的社会史”可知人间喜剧主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罪恶,

38、故A选项错误;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C选项错误;反映封建社会衰落的历史与人间喜剧不符,故D选项错误38. 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这种艺术表达形式的特征是A. 反对传统束缚和理性的压制B. 强调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绘C. 重在表现色彩发生微妙变化D. 重视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答案】A【解析】毕加索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人物,该美术流派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为主要特征,主要特点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反对传统束缚和理性的压制,故A正确;B是现实主义风格,C是印象派,D是浪漫主义,排除B、C

39、、D。【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知道毕加索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39. 这一艺术追求,决定了他们画布上所呈现出的是时间的瞬间,这种瞬间感正是使观者感到最为震撼的原因。而这一派画家尽可能忠实地表现在不同的光的作用下物体的变化,研究物体在不同时间、季节中色彩的变化。这一艺术流派是A. 印象画派B. 立体画派C. 现实主义美术D. 浪漫主义美术【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瞬间”“光的作用下物体的变化”“不同时间、季节中色彩的变化”等信息可知,这一派的画家醉心于“光”与“色”的结合,追求“色彩”的变化,捕捉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这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40、本题选A。其他三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40. 朱玛在电影艺术概论中说:“电影艺术威力极大,祸福相生,犹如炸药原子弹,可以开山发电,为人类造福,又可以毁坏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使城镇变为一片废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在此,朱玛强调A. 电影艺术的功能日渐多样化B.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电影艺术C. 电影题材日渐关注人类生存D. 电影艺术的教化功能很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朱玛指出了电影艺术的双重作用,可以唆使人破坏世界,也可以教育人承担造福人类的使命,说明电影艺术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电影艺术功能的多样性,A项错误;人类需要合理利用电影艺术与

41、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电影题材日渐关注人类生存与题目材料无关,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41. 一个时期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袁

42、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3)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

43、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2)思想体系:理学。影响: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理学走向极端。【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可知,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

44、要;根据材料“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可知,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使命:根据材料“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并结合所学百家争鸣影响相关内容,从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等角度进行回答。(2)思想体系:根据材料中“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等信息可知,北宋时期的“新儒学”指的是理学。影响:根据材料“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并结合所学,从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中华民族性格塑造等方面

45、进行回答。(3)时代气息:根据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等信息可知,明末清初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理学走向极端等方面进行分析。42.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

46、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摘编自马克思选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答案】(1)表现:强调个性的独立和自由;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因素

47、:文化因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批判对象:更加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政治追求: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性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解析】【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可知,强调个性的独立和自由;根据材料“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可知,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因素: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结合所学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角度分析其消散的文化因素、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分析

48、其消散的经济因素。(2)批判对象:根据材料“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以教会为对象,进行更加猛烈地抨击,进而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政治追求:根据材料“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性等,进而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43.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基因和政治文化传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激起如此巨大的思想波澜,是因为它适应着当时众多的苦苦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答案。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

49、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或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50、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材料四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概述“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和“再向前跨出一步”的思想涵义。(2)材料二中

51、,陈独秀认为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分别指出这三种“觉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并指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际国内背景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4)概括材料四的核心思想主张,并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答案】(1)跨出一步: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冲击腐朽旧文化。再跨出一步: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2)实践活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主题:救亡图存。(3)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苏东

52、剧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解析】【详解】(1)跨出一步:根据材料“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可知其指的是戊戌变法,结合戊戌变法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冲击腐朽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再跨出一步:根据材料“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结合所学可知其指的是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指导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

53、进行回答。(2)实践活动:根据材料“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结合所学可知,践行“学术觉悟”指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结合所学可知,践行“政治觉悟”指的是维新变法;根据材料“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结合所学可知,践行“伦理觉悟”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主题:结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事件的指导思想演变可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救亡图存。(3)背景:结合所学,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南方谈话”的背景,国际上苏东剧变、政治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本质:根据材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主张:根据材料“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知,核心主张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果: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