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综合练习试卷1本试卷共20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在受到力作用的同时一定会对其他物体施力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发生转动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不
2、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4.如图1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B向右缓缓运动中,A物体匀速上升.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摩擦力和绳对B物体的拉力分别用FN、Ff和T表示,那么运动过程中FN、Ff和T的变化情况是( )图1A.FN、Ff和T都增大 B.FN、Ff增大,T不变C.FN、Ff和T都减小 D.FN增大,Ff减小,T不变5.如图2,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
3、=2 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 N.从t0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2A.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5/11B.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D.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6.一物体以初速度v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图3中能基本反映出它的速度变化和时间关系的是( )图37.如图4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图4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
4、.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8.玻璃生产线上,宽8 m的成型玻璃板以3 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刚钻割刀速度为5 m/s,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金刚钻割刀切割完一块后,立即复位,紧接着切割第二块.复位时间忽略不计,则( )切割一次时间为1.6 s 金刚钻割刀应沿垂直玻璃板运动方向进行切割 切割一次时间为2 s 切割出的矩形玻璃板的尺寸规格都为8 m6 mA. B. C. D.9.小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0滑向B的一端,如图5所示.由于A、B间存在摩擦,因而A滑上B后,A开始做减速运动,B
5、开始做加速运动,设B足够长,则B速度达到最大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5A.A在B上停止滑动时 B.A、B速度相等时C.A的速度为零时 D.A、B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10.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只在纸上记下重垂线y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在坐标纸上描出如图6所示的曲线.现在我们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为( )图6A. B.C. 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质量为m1的木板上表面光滑而下表面粗糙,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下滑时,若在其上表面
6、轻放一质量为m2的滑块时,则最初一段时间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_.图712.两根轻质橡皮A和B共同系住一个小球,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7.橡皮条A和B都比原来伸长,A的弹力是B的弹力的2.5倍.若将B剪断,则在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_.13.质量均为m的两个梯形木块,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梯形木块一角为,如图8.现用水平力推它们一起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为不使两木块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推力F的大小的取值范围是_. 图8 图914.(经典回放)如图9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
7、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_.15.(经典回放)如图10所示,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1所示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图10(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利用图11所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图11(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_.三、计算题(共35分)16.(6分)如图12所示,木块重60 N,放在倾角=37的斜面上,用F=10 N的水平力推木块,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求:图12(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
8、小;(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6,cos37=0.8)17.(6分)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2 m/s的恒定速度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 m的划线;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5 m/s2),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个粉笔头放在传送带上,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划线?(g取10 m/s2)18.(6分)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5 kg,盘内放一物体P,物体P的质量m=10.5 kg,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 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
9、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头0.2 s内F是变力,在0.2 s以后是恒力.求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各是多少?(g取10 m/s2) 图13 图1419.(8分)将金属块m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的箱中,如图14所示.在箱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当箱以a=2.0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 N,下底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 N.(g取10 m/s2)(1)若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示数是下底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试判断箱的运动情况;(2)要使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20.(9分)
10、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经0.7 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在步行到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图15为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和汽车行驶条件相同)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 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14.0 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 m,BC=14.0 m,BD=2.6 m.图15问:(1)该肇事司机的初速度vA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v人是多大
11、?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B 5.C 6.B 7.C 8.D 9.C 10.C二、11.gsin 12.g 13.0F2mgtan 14.l+m1g15.(1)4.00 m/s2(2)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 mg-ma三、16.解: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6,建立图示直角坐标系图16mgsin-Ff-Fcos=0 FN-mgcos-Fsin=0 由得:Ff=mgsin-Fcos=600.6 N-100.8 N=28 N由得:FN=mgcos+Fsin=600.8 N+100.6 N=54 N根据Ff=FN得=0.52.17.1 m18.解:依题意,0
12、.2 s后P离开了托盘,0.2 s时托盘支持力恰为零,此时加速度为:a=(Fmax-mg)/m 此时M的加速度也为a,a=(kx-Mg)/M 所以kx=M(g+a) 原来静止时,压缩量设为x0,则: kx0=(m+M)g 而x0-x=at2/2 由有:即mg-Ma=0.02ak a=mg/(M+0.02k)=6 m/s2 将代入:Fmax=m(a+g)=10.5(6+10) N=168 N即F最大值为168 N.刚启动时F为最小,对物体与秤盘这一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min+kx0-(m+M)g=(m+M)a 将代入有:Fmin=(m+M)a=72 N,即F最小值为72 N.19.解:(1)
13、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等于轻弹簧的弹力F,金属块受力如图17所示,上顶板的压力为N=6.0 N,弹簧的弹力F=10.0 N和重力mg,加速度为a,方向向下.图17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N-F=ma,求得金属块的质量m=0.5 kg.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示数的一半时,弹簧的弹力仍是F,上顶板的压力为F/2,设箱和金属块的加速度为a1,有mg+-F=ma1,解得a1=0,箱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当上顶板的压力恰好等于零时,mg-F=ma2,得加速度a2=-10 m/s2,“-”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向上. 若箱和金属块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于10 m/s2,弹簧将被进一步压缩,金属块要离开
14、上顶板,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也为零. 只要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10 m/s2,不论箱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都为零.20.解:因为警车与肇事汽车的行驶条件完全相同,即二者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vt2-v02=2as可得:以警车为研究对象:vm2=2as 以肇事汽车为研究对象:va2=2asAC,联立解得:vA=21 m/s 肇事汽车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b2=2asBC,得vB=14.0 m/s 肇事汽车通过AB所用的时间可由sAB=(va+vB)t1/2,求得:t2=1 s 游客横过马路时的速度大小为:v人=sBD/(t1+t2)=1.53 m/s(式中的t1为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