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知识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2)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3)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4)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2、内容:(1)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
2、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3、结果与影响:(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4)1964年粮食减产,加速了赫鲁晓夫的下台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试图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2、主
3、要内容:(1)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3、结果:(1)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改革趋于停滞;(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2)勃列日涅夫后期,指导思想趋于保守;(3)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1982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
4、共中央总书记;(2)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着手进行改革。2、主要内容:(1)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其“加速发展战略” 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而代之以各种严格的间接控制,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2)政治领域: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3、结果:(1)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2)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势严重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4、失败原因:(1)经济改革的
5、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2)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拓展探究1、为什么赫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这一点上? 改革的主导方向放在农业上。赫鲁晓夫首先解决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因为经济上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的严重滞后。苏联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2、三次改革的比较: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异:赫氏改革侧
6、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练习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A改革只是局部性改革 B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改革以失败告终
7、,毫无建树D改革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是(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C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D推行新经济体制3、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B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没有首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D缺乏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4、下列各项中,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是( )A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5、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缺乏
8、明确的指导思想B重点始终放在重工业方面C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D没有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6、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家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 ) 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A. B. C. D.7、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有( ) 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 B. C. D.8、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的共同点有( ) 改革都导致了苏联政治局势的失控 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了改革 改革中都提倡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A. B. C. D.答案CBCDD BDB.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