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重点练)第六单元 【重点知识能力提升】一、阅读与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
2、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
3、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
4、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B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
5、来的知识教训。C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B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C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D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
6、就。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C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D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读书的艺术林语堂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
7、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
8、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分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
9、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像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
10、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的。(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黄山谷所说的话为引子,提出了关于读书目的的话题。B第段举宋儒程伊川先生谈论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C第段说“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其中的“语法”特指语言习惯。D本文语言平实,如同与朋友闲谈一般,但旁征博引,见解独到深刻,思路清晰。5怎样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者这样说意在强调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枕边的夜莺迟子建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
11、不了的。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情形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唰啦啦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唰啦啦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上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水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
12、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
13、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交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
14、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
15、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像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宛如上天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清新、湿润。(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枕边的夜莺”为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古诗词意境的优美,生动地表现出阅读古诗词带给自己的精神享受。B第段中,作者着意刻画夏天和冬天的窗外之景,是为了渲染读书的氛围,烘托读书
16、的惬意之情,夏天有花香,冬天北风吹,很难静下心来读书C第段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对阅读的认识和独到见解,与第段的内容相呼应,强调好书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D作者通过叙写读书经历,特别是夜晚读古诗词时的体会,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钟爱之情,抒发了人生感悟。8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9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和认识,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7年4月18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
17、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连续8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这7.86本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材料二: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
18、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店共同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续关张,在一片惋惜声中黯然退场。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但书店毕竟与其他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还承载了一些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时的喜悦和敞亮也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
19、鸣。有些人将实体书店陷入困境的原因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化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如果数字化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化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偏少,阅读率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5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看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化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
20、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地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之外,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之外,加快全民阅读的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改善地区间阅读资源不平衡的状况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摘编自书店的消失不应成为阅读的挽歌)材料三: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哲学、社会科
21、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每年经常性、有选择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摘编自互联网)1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超过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上升幅度较大,图书阅读率上升幅度较小。B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使整体阅读人群增加,但也使图书阅读率增长趋势放缓。C除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外,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这说明数字化阅读大幅增长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会被挤压得没有空间。D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
22、率连续8年上升,2014至2016年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图书馆数量少,阅读率持续偏低,阅读的功利性太强,阅读内容低俗,解决这些数字化阅读带来的问题迫在眉睫。B数字化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实体书店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实体书店运营由传统模式向新兴业态的转变。C相较于传统阅读,数字化阅读缺乏足够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我们对待数字化阅读始终要保持一份冷静与思考。D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由此可看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是寻求政策扶持。12根据以上
23、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 二、语言综合运用13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横线上。尊敬的馆长: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酷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虚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
24、馆的内涵发展。谢谢!此致敬礼!刘星2018年3月3日 1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画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4个字)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 ,二是 。15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紧扣活
25、动主题;必须原创;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30字。 不问耕耘,何求收获?题目就是这些了,你都做对了吗?去对下答案吧。【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说法错误,文中原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表述的是“读书”,而非“书籍”。2【答案】D【解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
26、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D项,本项表述的是文化学术与学问的关系,而非读书与学问的关系。3【答案】C【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并不是一生只研究一部经书。B项,“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并不是说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D项,“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
27、细阅读并深入研究”说法错误,所读之书要选得精,并不代表一定要选择经典作品阅读。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错,结合原文“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分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可知,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读书所得的实益,取决于读者自己的见识和经验。5【答案】这句话
28、是说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部作品,读出的味道不同。强调读者的见识和经验对于阅读的影响,读者的见识和经验不同,阅读的收获也就不同。【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题目是怎样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解答此题,要联系下文进行分析。画线句“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画线句子位于第段段首,是本段的主旨句,该段其他内容都是对画线句子的闸释;再联系第段前两句话“由是可知读书有二
29、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分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不难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是说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部作品,读出的味道不同。强调读者的见识和经验对于阅读的影响,读者的见识和经验不同,阅读的收获也就不同。6【答案】意在强调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或一种好的读书态度。作用:照应文章标题。文章标题为“读书的艺术”,此处与标题相呼应。表明作者的观点。作者在文中谈的正是如何读书的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含义,再联系句子所在的位置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第一问,依据第段中的“
30、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才可以叫做艺术”和第段中的“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读书法”可推知,这里的“艺术”指的是好的读书方或读书态度。第二问,分析语句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这句话位于第段,内容上,开宗明义,点明怎样读书才是艺术上的观点;结构上,照应文题。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很难静下心来读书”错,写夏天和冬天的窗外之景
31、,是为了渲染读书的氛围,烘托读书的惬意之情表达作者对书的喜爱。8【答案】“大悲悯”和“大哀愁”强调非同一般的悲悯和哀愁这里指的是诗人们超越个人不幸、面对黑暗永不妥协的高洁灵魂以及悲天悯人、心系天下的高尚人格。【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
32、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作答时,首先要理解句子所在的第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分析伟大的诗人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的原因,即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然后分析加点词所在的句子,因为超越了个人生死,诗人们的诗作才非同凡响。由此可知,这里的“大悲悯、大哀愁指的是诗人们超越个人不幸、面对黑暗永不妥协的高洁灵魂和悲天悯人、心系天下的高尚人格。9【答案】(示例)“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这阅读体验引起了我的共鸣。当我因被误解或考试失利而苦闷失意的时候读一读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便会感受到一种超然,让烦恼淡去,让内心安宁。【解
33、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这类题型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回答,前提是自己要能理解并认同,回答时能自圆其说,并结合文本时行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题目是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和认识,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作答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引起共鸣的是作者的哪种体验或认识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悟,表达对其的认同。比如“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联系当前信息爆炸,真假难辨,谈如何保持一份清醒,有辨析的能力,不盲目跟风。10【答案】C【解
34、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C项,由“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无法得出“数字化阅读大幅增长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会被挤压得没有空间”的推断。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正确的一项。A项,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
35、持续偏低,阅读的功利性太强,阅读内容低俗,这些问题并非数字化阅读带来的问题。“这些数字化阅读带来的问题”于文无据。C项,“数字化阅读缺乏足够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不对,数字化阅读只是阅读的形式,谈不上缺乏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D项,由“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无法得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是寻求政策扶持”的推论。12【答案】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数字化阅读目前只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并没有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使人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所以现阶段,还要进一步扶持实体
36、书店,让其更好地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解答此题,可从实体书店的实用功能(文化设施、文明载体)和时代特点、需求等角度分析。结合“书店毕竟与其他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还承载了一些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可概括出“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如果数字化阅读能激发人们
37、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化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在数字化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地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可概括出“数字化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数字化阅读目前只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并没有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使人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所以现阶段,还要进一步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地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13【答案】震慑采纳首当其冲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的修改能力。题干中说在语言
38、、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如“震慑”指震动使害怕,用在此处不合适,可改为“震撼”。“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多指主动性行为,此处是要求别人接受的,不准确。“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被误用为首先应当做某事了。“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这两句中,“只有才”和“就能”说法太绝对,存在逻辑错误。14【答案】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内容的压缩和概括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段内容,从主要内容中提炼关键语义,作答本题首先明确画线处的内容是对调查结果的“感叹”,其次,分析材料中的调查揭示了哪些内容。通读文段可知,调查显示,年轻人不读书,以及经典名著受人冷落。作答时,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考生可以根据文段中的两个内容概括即可:一是国民阅读调查;二是对阅读类别的调查。15【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解析】本题是既联必修之阅读,又关必修之名著导读,而“读论语,谈交友”这一主题又将对论证对儒家的认识聚合于一点,既开放又收拢。书签上的赠言不仅要内容健康、有激励性,而且要语言雅正。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