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在感极低的大一统王朝开国君,因政变而退位,被贬低为平庸皇帝在中国漫长的帝王史当中,曾存在过大大小小数百个政权,但能实现大一统局面的,却只有十个而已。正因为数量极少、功业极大,所以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存在感普遍很高。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唐高祖李渊的存在感便很低,甚至被史书贬低为一位平庸皇帝。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高祖,真的是这么不堪吗?李渊出身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属于北朝后期最有权势的集团-关陇集团,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父亲李昞在北周官至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并袭封为唐国公。除此之外,李渊还是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外甥,隋炀帝的表兄。如此显赫的出身,让李渊想
2、低调做人都很难。李渊幼年丧父,七岁时便袭封唐国公,因为姨母孤独皇后的关系,深受隋文帝的垂爱,再加上他本人能力出众、精明能干,所以在隋朝屡任要职,最终升任太原留守。李渊起初并没有造反的意图,但架不住隋炀帝对他猜忌日深,最终只能在太原起兵,时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起兵后向关中进军,在同年十一月攻占京师长安,并扶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次年(618年)五月,隋炀帝在江都遇害后,李渊逼迫隋恭帝退位,建立起唐朝。此后4年间,唐朝又陆续消灭群雄,从而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事业。在唐朝创建的过程中,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立下盖世功勋,毫不夸张地讲,没有李世民的南征北战,唐朝创建的难度将加大数倍,其
3、统一天下的时间也将大大延长。如果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那么李世民理应被立为储君,但在皇位传承中奉行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制度,却使这种可能性被无情抹煞。更何况,作为太子的李建成形象很好,具备成为守成明君的素质,若没有严重的失德行为,不可能被轻易替换,否则会严重撕裂朝野共识,给国家带来大灾难。帝王因个人好恶而擅自改易储君的现象,在史上并不鲜见,但每每都会引发国家的大动荡,有鉴于此,不能不引起唐高祖的警惕。长子聪明仁孝,次子能干功高,若这种现象出现在普通人家,很可能会形成兄弟同心、光大家业的局面,但在皇家却并非如此。因为按照“皇权之下无亲情”和“功高震主身危”两大原则,李世民的功劳越大、地位越高、
4、名望越著,其对李建成构成的威胁也越大,除非后者能效仿当年的吴太伯,把位子让给弟弟,否则他们必将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果不其然,随着李世民地位、名望的不断攀升,李建成对他的猜忌之心愈发强烈,而李世民为了自保,只能半推半就地投入到储位争夺战中,导致双方剑拔弩张,局面越发难以控制。而此时的唐高祖除了居间调和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而这种“和稀泥”的方式,只能更加激化双方间的矛盾。最终,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先发难,在玄武门设伏击杀奉召入宫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又将他们的儿子全部处决,史称“玄武门之变”。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恭率兵入宫,逼迫唐高祖同意册立他为太子
5、。两个月后,唐高祖让位给儿子,并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后宫。退位后的李渊郁郁难平,除了参加唐太宗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整天都窝在宫中。而为了排遣心中的忧愤,年逾花甲的李渊便沉湎于美色之中,在退位后的9年时间里,竟然又生下一大堆儿女,没少让儿子感到难堪。贞观九年(635年)五月,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终年69岁,与先他而逝窦皇后合葬于献陵。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名气远不及秦始皇、汉高祖、明太祖等人,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人物。究其原因,在于唐太宗为了夸大自己的功绩,美化自己的形象,肆意篡改史书,将原本是其父的功劳,统统安在自己的头上,以至于我们在翻阅正史时,很容易会产生唐高祖是平庸皇帝的错觉。其实正如剑桥中国隋唐史所言,唐高祖是一位“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精明干练的领袖人物”,不仅在太原起兵、攻占关中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还综合运用务实外交、招降纳叛等手段,从侧面战场帮助李世民平定天下。毫不夸张地讲,唐高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却为帝国奠定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其功劳不应该被随意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