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6KB ,
资源ID:101374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137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多元史观透视历史教学素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多元史观透视历史教学素材.doc

1、多元史观透视高中历史教学摘要:历史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历史观已经从单一走向多元,由革命史观占主导演变为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五大史观分庭抗礼的局面。多元史观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被重视。高考中涉及历史观考查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中学生历史观的教育,将多元历史观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中,势在必行。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多元史观 历史教学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李大钊曾说:“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可见历史

2、观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新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历史观已经从单一走向多元,由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占主导演变为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五大史观分庭抗礼的局面。多元史观融入历史课堂,既有必要,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史观现代历史教学及高考中,主要涉及五大史观。欲将多元史观渗透到历史教学中,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五大史观的基本内涵。1、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这一历史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中国历史观的主导地位。革命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因此有无阶级斗争以及阶级斗争的彻底

3、性与否成为品评历史的主要标准。2、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冲破了西方传统的西欧中心论,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著名的全球史观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作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由此可知,全球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4、。全球史观重视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因此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3、文明史观。文明史观的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4、

5、近代化史观,也称为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强调社会的转型。近代化史观运用“近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近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等。5、社会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以衣、

6、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以教育、医疗、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运作等。相比其他各种史观,该史观更加注重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二、史观教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将历史观教育融入课堂,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另外一方面也是适应高考的需要。1、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胡适先生曾说:“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的道德与人格得到提升,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历史教育特别是历史观教育在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是对过去的重要人物、事件

7、、现象的研究,并以此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丰富文化遗产。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或一个标准来衡量某一历史情景,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对义和团的认识,长期以来都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来看,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愈来愈加深的背景下,农民阶级发动的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义和团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从这一历史观来评价义和团运动,我们主要看到的是义和团进步的方面。而换一种历史观,结果则完全不同。例如我们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来评价义和团。近代化史观把是否促进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

8、想科学理性化作为评判历史的标准,从这一标准出发,义和团运动则是一场阻碍历史发展潮流的反近代化的运动。因为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是明确维护以清王朝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洋”则是盲目排外,反对一切工业文明的成果。如果我们仅仅传授学生用革命史观来看待义和团运动,而忽略其他史观的教育意义,不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和认识历史,对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百害而无一益。2、高考命题特点要求将多元史观融入课堂。将多元史观教育融入历史课堂也是高考命题特点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命题中历史观的转变渐渐成为一种趋势。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阶级斗争是推动

9、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的特色。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高考命题主要体现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特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多元史观共同主宰高考的特色。例如有关全球史观的考查,就有2004年全国卷1中的殖民扩张与经济全球化、全国卷中的经济全球化;2007年山东卷中的整体史观下的中国与世界、重庆卷中的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新变化、天津卷中的中国对外开放等。对于文明史观的考查,集中在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以2007年为例,涉及到近代化史观的高考试题包括:海南卷中英国工业化与政治制度、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雅典民主政治、日本1889年宪法、西方民主于中国人权

10、观;广东卷中土耳其民族独立与现代化建设、苏中两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政治;全国卷中中国军队现代化、新中国十年建设中的粮食生产;北京卷中近代实业救国与现代化;天津卷中立法工作的意义、中国古代君主制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高考中文明史观的考查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多地考高试题通过文明史学家布罗代尔的著作或言论进行命题。如全国文综第23题考查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上海卷B组第16题考查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对于各自区域内政治制度的影响。高考中社会史观的考查集中在非选择题中,如2009年江苏卷中婚姻观的变化;2009年上海卷中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的深层联系;2010年广东卷中社会群体的

11、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等,都是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以上的举例可以看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对于多元史观的考查已然成为历史高考的重点,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加强史观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是重中之重。三、多元史观融入历史课堂的对策多元史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认识清楚,那么,如何在将多元史观融入历史课堂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关注史学新成果、新思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要培养学生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了解相应的知识,“闻道”于先,“术业”有专。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史学新成果、新思路,关注史学研究的动态及发展方向,努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

12、师在工作之余,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学习新的专业理论书籍,如在高考中多次作为资料摘引的著作,就是必须特别关注。另外教师还应该阅读、钻研历史教研刊物,这些刊物内容丰富,既有课程改革的动向,也有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高考动向以及对教材知识的引申和扩展,是教师“充电”的不二选择。笔者以为对教师更新史观、提高史观认识有帮助的著作及刊物有以下几种:全球通史,作者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文明史,作者马克垚。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者罗荣渠。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第2版),作者侯建新。此外,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杂志对我们更新知识,开阔眼界也是

13、大有帮助的。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意融入多元史观,使多元史观教育成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对于各种新历史观的关注与学习,最终目的还是要将新史观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观察历史、追问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这样一种意识: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例如在分析中国近代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问题上,我们运用不同的史观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从传统革命史观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

14、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从现代化史观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从全球史观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文明史观看,它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冲击的产物,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从社会史范式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在历史课堂上这样通过

15、不同的历史观去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如果能坚持这种教学思路,多元史观教育将是水到渠成的工作。四、结语历史教学中融入多元史观,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高考考试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吸纳新史观,运用新史观,重视史观教育的地位,才能做到既有利于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又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参考文献: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4、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5、蒲艺果 :全球史观下高考命题特点及启示,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