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知识梳理一、农业的起源1.经济来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2形成地域: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地域差异显著,北方以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3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二、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1木石工具: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2金属工具(1)铁器的大量应用:春秋战国时期,铁
2、农具逐渐代替了石制、骨制农具。(2)牛耕的应用与发展:春秋时期,牛耕开始出现。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是农具改革的一大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三、水利的不断进步1灌溉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古代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2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内地: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兴修水利的艰难历程。春秋、秦汉时期兴修了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大规模组织治理黄河。(2)边疆:西域地区兴建的坎儿井,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灌溉工程。3水利经验的积累:中国古代农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四、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演变1商周时期:多采
3、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称作“千耦其耘”。2春秋以后:自耕农经济发展起来。(1)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以家庭手工业作为补充,形成“男耕女织”的特点。(2)作用与影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知识导学1“南稻北麦”是中国农作物分布的显著特征,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要注意结合对南北方气候
4、差异的认识加以分析。2学习原始农业时要注意到图片河姆渡遗址的炭化稻粒,理解教材引用该图片的用意,认识到考古资料是研究历史的最可靠依据。3学习农业工具的发展时仔细观察教材图片中曲辕犁的结构,注意教材小字部分对曲辕犁的介绍,认识其主要优点。4学习水利进步时要注意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对都江堰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介绍,了解都江堰能够在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巨大功效的原因,认识都江堰的历史地位。5学习本课要注意分析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及发展历程,认识到这一经济形态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疑难突破1.“刀耕火种”的含义剖析:认识“刀耕火种”的含义,首先要注意分析“刀”和“火”的含义。“刀耕火种”是原始的耕
5、种方法。先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荒草用作肥料,然后就地挖坑种植农作物。这是利用积聚在森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开辟的土地种植两三年谷物之后就弃置,使森林很快又得以恢复。在古代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是一种“森林与农田”轮作的好方法。2.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治理黄河的原因剖析:分析历史现象的成因一般都要同时注意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黄河中上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容易出现水土流失。而黄河的河床坡度又起伏极大,仅从潼关到郑州一线坡度的降幅就达800多米,在河床起伏不定的地段
6、又有汾、洛、渭等河流汇入,这又为黄河增添了许多隐患。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农耕经济兴起的地区。从西周开始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这里人口众多,统治者又经常大兴土木,造成森林被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河的泥沙含量日益增加,到汉代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黄河水患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两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起来,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治理黄河的各项条件。3.小农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作用的主要差异剖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亦反。封建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对社会发展主要起积极推动作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小农经济的消极作用越来越突出。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超过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