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踪检测(四十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1(2015怀化期末)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材料表明()A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C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2(2015南阳模拟)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
2、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3(2015南京二模)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A BC D4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
3、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5(2015益阳质检)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661970年7.8%8.5%19711975年5.7%7.4%19761980年4.3%4.4%勃列日涅夫改革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注重发展重工业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遭受长期严重的自
4、然灾害A BC D6(2015南京摸底)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7(16分)(2015台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
5、从1929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世界历史纪录片材料二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
6、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B两个时间段中苏联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并分别分析原因。(8分)答 案1选A“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表明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所需的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改善生活水平,故A项正确;“1927年”正值斯大林执政时期,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7、政策,故C项错误;当时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 项错误。2选C由斯大林主政时期可知A、B两项错误;苏联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将农业的大量积累抽出投入到工业中,从而解决工业化资金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3选C“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体系,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该体系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绝对领导,故正确;但由于该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间的比例严重失调,故排除,C项符合题意。4选B“就人论事”属于材料中赫鲁晓夫的观点,作者意在批判这一观点,故A项错误;“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从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
8、来的全部问题”说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是材料中赫鲁晓夫的观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评价斯大林功劳的信息,故D项错误。5选B本题用排除法选择。根据材料信息,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呈正数,说明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国民收入在增长,故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B项符合题意。 6选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故A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军事重工业,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故D项错误。7解
9、析:第(1)问,首先对材料一进行分层,逐层概括其原因,其次依据所学知识从经济体制、时代背景、国家措施、民众参与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A、B段走向分别概括苏联经济状况;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苏联经济改革知识分别回答。答案:(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建设热情,成为工业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2)问题:A段时间内苏联出现农业危机;B段时间内苏联粮食产量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原因:A段时间内正处于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某些经济措施违背客观规律;B段时间内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改革陷于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