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772KB ,
资源ID:101264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126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会阻断河流。下图为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该堰塞体顶部基本保持水平,则其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 48米B. 148米C. 98米D. 198米2. 堰塞体溃决之前,处河流的水位变化为A. 处都上升B. 处下降,处上升C. 处都下降D. 处上升,处下降【答案】1. B 2. D【解析】本题组以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相对高度、河流流向及

2、堰塞体对河流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乙标注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图中显示,该堰塞体处河面海拔为28502900米,该堰塞体顶部的海拔为29503000米,经计算,该堰塞体的相对高度为50150米,相对高度最大接近150米,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2题详解】根据河流穿过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则河流由流向。位于堰塞体上游,受堰塞体拦蓄,处水位上升,排除B、C。位于堰塞体下游,受堰塞体阻拦,来水减少,处水位下降,排除A,选项D符合题意。地处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有半年时间会出

3、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如图)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哪个时间尤坎镇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A. 8月B. 6月C. 1月D. 4月4. 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A. 位于极夜区B. 地形的阻挡C. 海拔高度低D. 多阴雨天气5. 巨镜位于广场的A. 东侧B. 南侧C. 西侧D. 北侧【答案】3. C 4. B 5. D【解析】本题组以尤坎镇有半年时间见不到太阳为情境,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方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题详解】尤坎镇位于5953N,

4、该地区出现整日看不到太阳,只能是地形阻挡,正午太阳高度低时地形阻挡效果更好。材料信息表明,该地有半年时间整日看不到太阳,直射点南半球的半年时间,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低,因此出现整日看不到太阳期间应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到次年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选项C符合题意。8月、6月、4月时,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地形很难整日遮挡太阳,排除A、B、D。【4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区纬度为5953N,处于北极圈之外,不会出现极夜现象,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尤坎镇地处深山峡谷中,以及人们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说明该地区受地形阻挡,导致阳光不能照射进来,B符合题意。

5、海拔高度的高、低与是否有太阳照射关系不大,如海拔高度低,周围没有地形阻挡,还是会有阳光照射的;或是海拔高度高,但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还是会导致阳光无法进入,排除C。多阴雨天气,只能说明被反射的太阳辐射多,射到地面的少,但还是会有部分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进入近地面,排除D。【5题详解】结合该地区所在的纬度可知该地处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一年之内,正午时太阳永远在正南方。一年之中,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太阳处于偏南方。因此巨镜只有位于广场的北侧时才能面对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的太阳将阳光反射进入峡谷中尤坎镇广场,D选项符合题意。巨镜位于广场的东侧只能反射下午的太阳到广场,排除A。巨镜位于广场的南侧。不能将阳光

6、反射到广场,排除B。巨镜位于广场的西侧只能反射上午的太阳到广场,排除C。2018年寒假,益阳的康同学到东非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从山脚下的 Moshi镇出发,左图东非地区图,右图为康同学在登山过程中制作的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关于左图所示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裂谷带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B. 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山顶岩石主要受冰川外力作用C. 受地势起伏的影响,河流水系形态呈放射状D. 季节性湖泊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山地降水影响7. 右图信息显示A. 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B. M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

7、分条件逐渐变差D. 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大【答案】6. A 7. B【解析】本题组以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区域自然特征、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6题详解】图所示地区的裂谷带位于非洲板块内部,且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边界是生长边界,A符合题意。左图例显示,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右图显示,山顶上有积雪冰川,故岩石主要受冰川作用,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图示地区中部地势较高,四周地势较低,河流水系形态呈放射状,C不符合题意。右图显示,山麓地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因此图示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干湿季明显,季节性湖泊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山地降

8、水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7题详解】右图显示,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A不符合题意。右图显示,M 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位于雨林植被海拔之上,根据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判断,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B符合题意。从山麓到山顶,地势变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逐渐变差;图中显示,山麓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向上过渡到雨林植被,说明水分条件变好,C不符合题意。右图显示,香蕉与咖啡园地处海拔1500m左右,该地带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比低海拔的稀树草原地带大,D不符合题意。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

9、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该地距今3500年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 气候持续性变暖B.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C. 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 地壳阶段性下沉9. 图中两条贝壳堤形成的间隔时期,当地沿海贝壳的生长数量会出现阶段性的低值,最可能的原因是A. 黄河改道回迁B. 水体富营养化加剧C. 工业污染加重D. 全球变暖【答案】8. B 9. A【解析】本题组以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外力堆积作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能力。【8题详解】图中贝壳堤的位置变化体现了距今3500年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中显示,贝

10、壳堤的位置向海洋推进,表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气候持续性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会向陆地方向后退,与题意不符,排除A。海平面下降,会导致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每个贝壳堤的形成需要海岸线稳定一段时间,图中多个贝壳堤形成,说明海平面间歇性下降,选项B符合题意。海滨泥沙不断淤积,海岸线不会稳定一段时间形成贝壳堤,与题意不符,排除C。如果当地整个区域地壳下沉,会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后退,不符合题意,排除D。【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如果黄河改道回迁至此,给当地海滩带来大量淡水和泥沙,使得当地海滩不利于贝壳生长,生长数量出现阶段性的低值,选项A符合题意。水体富营养化

11、加剧和工业污染加重是近几十年出现的现象,图中显示的贝壳堤形成于几百年或几千年前,排除B、C。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岸线向陆地后退,且全球变暖与贝壳生长数量关系不大,排除D。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A. 高度发达的交通网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11. 绿腰带项目对

12、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A.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 地域范围得到扩展C. 完善了服务功能D. 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答案】10. B 11. C【解析】本题组以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的绿腰带项目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运用题中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0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绿腰带项目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休闲场所,能够发展的前提应是市场需求,需要有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绿腰带项目实施地点在城市郊区,离城市近,不需要高度发达的交通网,过度密集的交通网会大量占用农业用地,排除A。绿腰带项目实施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外来人口就业,因此当地拥有充足的剩余劳

13、动力不是发展前提,排除C。绿腰带项目不是高科技产业,拥有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有利于项目实施和发展,但不是发展前提,排除D。【11题详解】绿腰带项目是要保持郊区乡村的风格,对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A不符合题意。绿腰带项目并没有使郊区地域范围得到扩展,B不符合题意。绿腰带项目完善了郊区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还提供了适宜的休闲场所,C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绿腰带项目要保持农业用地,所以没有改变土地利用类型,D不符合题意。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很多动物、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岛上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如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完成下

14、面小题。12. 影响该岛屿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海拔高度B. 纬度位置C. 大气环流D. 洋流性质13. 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景观是A. 荒漠B. 草原C. 绿洲D. 森林【答案】12. A 13. D【解析】本题组以马达加斯加岛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城市区位、植被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2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岛屿R城市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脊之上,图中显示,该岛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温和,居住环境比较适宜,人口较多,容易形成城市,而低海拔地区过于湿热,居住环境较差,选项A符合题意。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性质对城市的分布只起到间接的影

15、响,不是主导因素,排除B、C、D。【13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岛屿狐猴集中分布区在该岛山脉的东侧,此地终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暖湿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抬升,在山脉东侧形成丰富的降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自然景观,选项D符合题意。荒漠、草原、绿洲等自然景观,与孤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不符,排除A、B、C。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

16、001年)、美国(2002年)o同时,华为在国外还建立了16个研究所,分布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时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A. 优惠政策少B. 技术水平较高C. 远离原料产地D. 基础设施完善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厂在美国选择就近分布于同一个工业园区内,这样A. 有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B. 有利于共用廉价的劳动力C. 有利于资源和原料的使用D. 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答案】14. B 15.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产业转移【14题详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时不优

17、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较高,华为没有竞争优势,B对。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较多,A错。技术指向型产业,原料、基础设施完善不是主要因素,C、D错。【15题详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厂在美国选择就近分布于同一个工业园区内,属于产业集聚,这样有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A对。华为是技术指向型产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料、土地等,不是主导区位因素,B、C、D错。【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1999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空港之一,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浦东国际机场在规划时,场址几经变更,由陆地趋于沿海,最终专家建议再向

18、东迁移10001500米至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是在九段沙(长江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种草、促淤。下图示意浦东国际机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主要是为了A. 节省土地资源B. 预留机场发展空间C. 减少高层建筑影响D. 避免噪声污染17. 九段沙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是A. 保护海岸线,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B. 调节市区气候,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C. 吸引候鸟栖息,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威胁D. 吸附长江污染物质,减少东海赤潮发生【答案】16. A 17. C【解析】本题组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址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交通点

19、区位、湿地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运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6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浦东国际机场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占地广,而上海市用地紧张,场址在专家的建议下移动到沿海滩涂,充分节省了城市土地资源,A符合题意。填海成本较高,浦东机场向海岸方向移动,限制了机场发展空间,排除B。机场向东迁移“10001500米”,对于减少城市高层建筑影响和避免噪声污染并无太大影响,排除C、D。【17题详解】长江三角洲由泥沙淤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延伸到海洋深处,海底地形平缓,海浪侵蚀作用弱于流水沉积作用,海岸线整体上向海洋推进,因此九段沙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不是保护海岸线,A不符合题意。九段沙种草、促淤

20、并没有改变当地对气候的调节功能,B不符合题意。机场在海滩之上,原有生活在海滩上的海鸟对飞机起降具有很大威胁,飞机发动机运行的风险。材料显示,九段沙自然保护区为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在九段沙种草、促淤,有利于吸引机场附近的海鸟到九段沙自然保护区栖息,减少机场附近的海鸟活动,从而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威胁,C符合题意。九段沙自然保护区可能具有吸附长江污染物质、减少东海赤潮发生的功能,但这与机场建设无关,D不符合题意。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

21、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 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C.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D.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19. 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A. 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 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C. 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D. 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答案】18. B 19. C【解析】本题组以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的描述和分析,考查学生获取、描述、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18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户籍人口等于总人口减去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在图中表现为总人

22、口曲线与外来人口曲线的间隔。图中显示,20052016年间,上海市总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两条曲线间隔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很小,选项B正确,排除A、C、D。【19题详解】图中显示,2005年2016年,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5%上升至40%,最高时也没有超过一半,因此外来人口没有超过户籍人口,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总人口整体呈增长态势,因此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上海市的外来迁入人口比重迅速升高,而迁入人口又以青壮年人口为主,这样会降低上海市老龄人口比重,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上海市的外来迁入人口比

23、重较大,而迁入人口又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大量迁入的青壮年人口可以降低上海市总人口的平均年龄,D不符合题意。植被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可以拦截雨水。下图示意我国 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读图完成 1112 题。20. 图示范围内降雨量大致A. 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B. 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C. 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D. 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21. 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和地势B. 流域面积和降雨量C. 地势和生物量D. 生物量和降雨量【答案】20. A 21. D【解析】【20题详解】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图示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生

24、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A对,B错。从曲线形态分析,反映的是截留量与生物量的关系,不表示降水量与生物量的关系,C、D错。21题详解】在低海拔区,生物量与截留量基本一致,说明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量。在高海拔区,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增大,说明是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受降水量影响大,D对。图示显示,地势高低、太阳辐射、流域面积对灌丛带的截留量影响不大,A、B、C错。【点睛】随着海拔升高,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大。地势高低不能表示坡度大小,太阳辐射、流域面积与截留量关

25、系不大。下图为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该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B. 乙点风向的变化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C. 10日06时城市丙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10121020百帕之间D. 10日06时城市丙附近的气流水平方向上顺时针方向辐散23.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甲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22. D 23. B【解析】本题组以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天气系统变化、锋面与天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运用题中信息调动相关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2题详

26、解】图中显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中心由乙地西南移到了乙地东南,明显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气压由980988百帕之间下降为972980百帕之间,明显增强,A不符合题意。据图判断,9日06时时,乙点风向为东北风,10日06时时,乙点风向为西北风,B不符合题意。据图判断,10日06时城市丙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10121020百帕之间,C不符合题意。据图判断,10日06时城市丙受高气压控制,位于南半球,气流水平方向上逆时针方向辐散,而不是顺时针方向,D符合题意。【23题详解】图中显示,甲地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冷锋过境前后,气温应大致呈下降趋势,排除A、C。冷锋天气系统产生于低压槽,冷锋过境前后,气压应

27、先下降,后上升,排除D,选项B符合题意。2019年7月1日在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处罚方法条例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不得随意丢弃垃圾。此次(条例)将垃圾明确为“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种,其中“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该(条例)还规定: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这标志着上海垃圾分类步入强制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适合“湿垃圾”的处理方式是A. 焚烧B. 填埋C. 露天堆放D. 堆肥25. 上海垃圾分类步入强制时代,说明了A. 社会公众素质低B. 垃圾处理资金较短缺C. 垃圾处理能力下降D. 人们环境

28、意识在提高【答案】24. D 25. D【解析】本题组以上海实施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4题详解】“湿垃圾”含水量较大,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导致二次污染,焚烧不是适宜的处理方式,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填埋会产生大量气体和地下水污染物,排除B。露天堆放“湿垃圾”,易腐的废弃物产生的气体和水污染物直接导致二次污染,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排除C。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经过处理可以成为农田有机肥料,既不会污染环境,还会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堆肥是“湿垃圾”最适宜的处理方式,选项D符合题意。【25题详

29、解】上海能率先实施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时代,说明社会公众素质较高,对垃圾分类接受度较高,排除A。垃圾分类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说明上海垃圾处理资金较充裕,排除B。垃圾分类处理,使得垃圾处理方式更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处理效果更,应该是处理能力上升的表现,排除C。上海能率先实施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时代,说明公众对垃圾分类接受度较高,人们环境意识在提高,选项D符合题意。第卷二、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计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地降水量月份分配。材料二 下表为R河(即叶尼塞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材料三 图甲所示区域南部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石油以及有色

30、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为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但在20世纪90年代,该工业区工业生产规模大大缩小,19911998年工业产值缩减了64.5。21世纪以来,当地政府开始思考如何使该工业区的资源型经济向科技开发型经济转化,并制订了高新技术发展纲要,促进创新经济发展、建立新型组织机构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创新经济为该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加快了该地的经济发展速度。(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K地区气候对叶尼塞河水文特征的影响。(2)说明图甲所示工业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3)分析图甲所示工业区近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K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

31、漫长而寒冷,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叶尼塞河冬季结冰期长(有凌汛);夏季凉爽而短促,降水稍多,所以河流水量较大,形成夏汛,但汛期短;4、5月因气温回升,季节性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升,形成春汛。(2)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石油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军事订货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3)调整工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抓住国家战略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发挥原有工业基础的优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叶尼塞河流域为背景,多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工业区位及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题,分析K地区

32、气候对叶尼塞河水文特征的影响,首先应利用当地地理位置及降水量统计图弄清当地的气温和降水特征,然后再分析这些气温和降水特征分别会对河流流量、流量变化、结冰期的影响。图中显示,K地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叶尼塞河冬季结冰期长,河流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春、秋季容易出现凌汛;纬度较高,蒸发较弱,会导致径流量较大;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容易产生积雪,春分气温回升,使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图中降水量统计图表明,K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较多,容易形成夏汛。第(2)题,图示工业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应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材料信息表明,区域南部工

33、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石油以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说明当地有色金属等原料资源丰富,煤炭、石油资源等能源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具有便利的交通;材料信息表明,该工业区为军事工业基地,军事订货量大,有色冶金工业的市场广阔等。第(3)题,材料三信息表明,当地原来为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说明原有工业基础具有明显优势,近十年的迅速发展是国家充分发挥原有基础优势,抓住战略调整的机遇而获得的;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政府开始思考如何使该工业区的资源型经济向科技开发型经济转化,说明当地积极调整工业结构;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政府制订了高新技术发展纲要,促进创新经济发展,说明当地积极

34、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边境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人口1.18亿,包含47个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占整个西部的33。2017年12月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西安与成都的交通半径被缩减至4小时,“西成高铁全线工程以桥隧为主,桥隧比高达92.1,沿途经过朱鹦、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西三角经济圈从概念走入现实,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

35、极”。左图为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区域略图,右图为西成高铁车行驶在渭河平原上。(1)分析西成高铁桥隧比高的原因。(2)简述西成高铁建成运营对“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积极影响。(3)简析“西三角经济圈”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答案】(1)经过地区地势起伏大,山地、河谷多;减少占用耕地;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2)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或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西三角经济圈”煤、石油、天然气、铁矿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能源种类多且丰富;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劳动

36、力丰富且廉价,土地租金相对低;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出其中4点得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三角”经济圈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交通区位、交通建设的意义、产业转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题,图中显示,西成高铁穿过秦岭、大巴山等多条山脉,经过地区地势起伏大,为了实现高速运行,保证道路相对平直,遇到山地应打隧道,遇到谷地要修桥梁,所以桥隧比高;材料显示,西成高铁沿途经过朱鹦、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西成高铁的桥隧比例高有利于可以减少对耕地、自然环境的破坏

37、和占用。第(2)题,由于“西三角”地区地形影响,原有交通网络不完善,交通通达度不高,西成高铁建成可以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由于交通通达度不高,原来西三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西成高铁的建成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区域分工协作,促进产业竞争力提高,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当地旅游资源丰富,过去因交通不便,旅游开发不足,西成高铁建成会带动旅游业发展;西成高铁建设及带动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等。第(3)题,主要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劳动力和土地、市场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西三角”经济圈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铁矿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能源种类多且

38、丰富;随着西成高铁等一系列交通项目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当地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发达国家,土地租金相对低;“西三角”发展空间大,服务区广阔,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发展,会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28.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农业是肯尼亚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全国85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可耕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1992年,肯尼亚政府进行农业改革,首都内罗毕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作物种植转变为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业。目前肯尼亚鲜花占据1/3的欧盟市场。材料二:左图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

39、右图为内罗毕气温、降水统计图。材料三:内罗毕附近的奈瓦沙湖畔(如左图)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至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肯尼亚西南部发展传统谷物种植业的自然区位优势。(2)分析内罗毕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主要原因。(3)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4)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奈瓦沙湖畔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答案】(1)光照充足,降水较多(或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火山分布);灌溉水源充足(西南部有

40、维多利亚湖)(2)传统农作物单位产值低而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业单位面积产值高,产业经济效益高航空条件的改善,首都市场和国际市场对园艺业产品需求量大: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足,适宜鲜花种植。(答出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答出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欧洲市场需求小;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肯尼亚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

41、农业转型原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题,肯尼亚西南部发展传统谷物种植业的自然区位优势应从气候、土地、水源等方面结合肯尼亚的自然特征进行梳理作答。图中显示,肯尼亚西南部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较高,谷物生产复种指数较高;图中显示,当地高原为主,光照充足;图中显示,肯尼亚为两个雨季,降水较多;图中显示,肯尼亚西南部高原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图中显示,西南部多火山,且以草原为主,土壤肥沃;西南部临近维多利亚湖等多个湖泊,灌溉水源丰富,灌溉便利。第(2)题,内罗毕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主要原因应从区位条件和积极影响两方向进行

42、分析。从区位条件来看,当地自然条件适合发展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业,如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光照足,水源条件较好,适宜鲜花种植;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促进市场指向型的花卉等农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都市场和国际市场对园艺业产品需求量大,促进园艺业的迅速发展。从积极影响来看,传统农作物单位产值低而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业单位面积产值高,产业经济效益高,农民收入提高,增加了就业机会。第(3)题,温棚种植即室内种植,因有严格的温度湿度控制,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小,可以有效增加玫瑰产量,保证玫瑰品质;使用计算机控制生长条件,表明温棚种植采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能够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第(4)题,本题主要从生产地和销售市场等两个角度进行原分析。其一是欧洲在69月为夏季,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强),鲜花供应多;其二是因为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图中显示,69月降水量很小,为旱季,水分条件差导致玫瑰产量和质量都比较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