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梳理】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更替、延伸方向随_度变化而更替;沿_线方向延伸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水分条件:从_向_逐渐减少的变化更替、延伸方向沿_度变化方向而更替;沿_线方向延伸垂直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水热条件的_变化更替、延伸方向从_向_更替;沿_线方向延伸地方性分异规律形成原因地方_差异的影响;地方_差异的影响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的影响分异规律_性和_性二主要陆地
2、自然带主要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有非常复杂的_性,由_到两极、从沿海向_形成各种各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_地区,具有众多的动植物和非常复杂的_网,是地球上最_的陆地自然带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_、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_mm_mm)且集中于_季,主要有_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生态系统的_级和_网复杂,植物以稀疏_为主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_地区,属于十分_的生态系统年降水量稀少(小于_mm/年)气温变化_,日较差很大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疑难突破】一图解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成因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一)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地区
3、主要因素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大尺度的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低纬和北半球中高纬热量为主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线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中纬度地区水分为主垂直分异规律沿等高线(水平方向)从山麓到山顶海拔较高山地水热状况地方性分异规律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较小尺度地域分异受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几个要点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
4、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的森林带就出现山腰地带。 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但会随纬度和坡向而有变化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三)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分异规律1概念: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5、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地方性分异规律。2例证主要地方性分异现象及原因“常考命题触点”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应有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段东侧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高原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
6、雨林带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有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形成的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无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三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学法指导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
7、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四表解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基本思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赤道两极太阳辐射热量带植被(自然带)土壤沿海内陆水汽降水量植被(自然带)土壤递减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雨林(带)常绿阔(硬)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亚针叶林(带)苔原(带)冻(冰)原(带)酸性中性偏碱性多少多少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五世界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特别提醒】(1)植物是自然带的最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物类型带”形式。(2)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3)气候类型相同、自然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区,迎风坡为热带季雨林带,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根据水分多少,又分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名题例析】例1(2010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下图,完成13题。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3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 B新疆C安徽 D山西【解析】同类自然带东坡比西坡海拔低,说明东坡温度较低或者降水较多;上升气流因降水较多,山地山坡有风
9、可能产生地形雨,所以只有下沉气流最可能导致终年干旱;从图中看到有常绿阔叶林,应为亚热带,且有3000米以上高山,应为四川。【答案】1B 2D 3A例2(2010盐城模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_, , ,_ 。(2)图1中自然带从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规律和_规律。(3)自然带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是否有分布?_,原因是_;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 中的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 ,原因是_。(5)自然带在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 地区
10、。【解析】图1是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由自然带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为寒带苔原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硬叶林带;结合纬度判断图2中A自然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地形这一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同纬度山脉东坡B处形成温带荒漠带。【答案】(1)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纬度地带分异 垂直分异(3)无 该纬度内全部是海洋 4000米(4) 温带荒漠带 位于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5)南美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读下图,完成1
11、2题。自然带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34题。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海拔C坡向 D地形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不够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二综合题(14分)读下面的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问题。(1)自然景观的变化是以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_。
12、(2)自然景观的变化是以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 A. B C. D(4)珠穆朗玛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是: 。【基础梳理】一减少 纬 纬 沿海 内陆 经 经 垂直 山麓 山顶 等高 地形 气候 有序 重复二差异 赤道 内陆 半湿润 食物 大 干旱 250 450 夏 热带 营养 食物 草原 干旱 脆弱 250 剧烈三地方 经济 平衡【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D【解析】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010之间,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却分布在南纬10南回归线之间,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及地形(西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
13、抬升多地形雨),加之巴西暖流的影响而形成,区别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带,故选D。2D【解析】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伸较长主要由于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的,故选D。3A【解析】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故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4B【解析】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二综合题【解析】(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类似于由低纬向高纬的分布规律,同时其自然带带谱与基带的纬度位置和山体的海拔有关。(2)是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为经度地带性。(3)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山顶为积雪冰川带,类似于的纬度变化。(4)珠峰北坡海拔在4 000米以上,缺乏森林生长条件。 【答案】(1)热量(2分)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2分)(2)水分(2分)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距海远近不同) (2分) (3)A (2分)(4)北坡的基带处于4000多米的高原,热量不足以生长森林且处于背风坡,降水量较少。(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