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衢州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四部分,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提供( gng ) 参与( y ) 粗糙( co ) 估量(ling)B. 租赁( ln ) 款识( sh ) 徇( xn )私 龟( jn )裂C. 创(chung)伤 下载(zi) 祓( f )除 纤( qin )手D. 缂(k)丝 船坞(w ) 摭( zh )拾 躯壳
2、(k)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密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恨的斑纹。B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C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成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好评。D我们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世界的声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色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时代的脉博,用自己的笔表达人生感悟。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3、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B屈原自投汨罗是中国历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不管人们是赞美他还是指责他,他毕竟 以自己的死撞开了我们民族因忌讳“死”而构筑的封闭堡垒。C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到壮大再到消亡的短暂却 可歌可泣的历程。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5下列各句中,没有
4、语病的一项是( ) A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旨在促进人们重视粮食生产、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了解,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等。 B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C能否从单一的学业评价走向综合评价,从封闭的评价走向开放的评价,从注重眼前的评价走向前瞻未来的评价,是判断评价方案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D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
5、是当务之急。6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A. 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用墨如泼,汩汩滔滔。B. 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C. 描摹物态,能使细致入微;刻画心理,求其穷形尽相。D. 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7仿照划线示例,另写一段话。(2分) 善于欣赏自己,他才可以临危不惧,棋出高筹。船欣赏了帆,船以远行;箭欣赏了弓,箭以远射。 。8下面是一则关于“
6、蚂蚁的启示”的寓言,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方框处的内容。要求紧扣寓意,语意连贯,句式与前句相同,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一只蚂蚁顺着墙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如此反复了几次。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另一边,等到第一只蚂蚁爬过墙时,那只蚂蚁已将食物吃完了。第一只蚂蚁秉着那永不气馁、永不放弃的“美德”让自己失去了食物。 所以说,轻言放弃是弱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
7、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
8、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
9、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9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10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
10、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11、剃匠 韩少功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
12、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好吧好吧,就算
13、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 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
14、,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尽管廉价,尽管
15、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那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
16、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1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何爹这一人物形象。(4分)答: 13文章最后详写
17、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4分)答: 14有人建议把标题“剃匠”改为“青龙偃月刀” ,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如何看待何爹对传统剃头手艺的坚守。(6分)答: 四、古代诗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18、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
19、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第十)注释醳:(sh)通“释”,释放。16下
20、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楚相饮 从:合纵 B门下意张仪 意:怀疑C因而数让之 让:责备 D仪宁渠能乎 渠:哪里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求通子之愿 仆诚以著此书B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彼且奚适也?C乃诫门下人不为通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D此在吾术中而不悟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18下列语句中都能体现苏秦对张仪用计的一组是( )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 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又使不得去者数日 乃使人微感张仪A B C D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和苏秦本为
21、同门,但在苏秦扬名之后,张仪才出道,在楚相门下任职,却被诬陷偷取了玉璧,并遭鞭笞之辱,但他始终没有承认,最后楚相只好释放了他。B张仪前往赵国谒见苏秦,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荐,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料竟遭到了拒绝和羞辱,张仪一气之下怒而入秦,并最终成为秦相。C张仪掌握秦国大权后,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此生决不攻打赵国。于是决定先向曾经羞辱过自己的楚国报复,并写信告知楚相此事。D张仪投靠了秦国,是认为只有秦国才能制约赵国,为自己赢回尊严,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直到苏秦舍人点明,他才恍然大悟,并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自认为不及苏秦。(二)课内文言文,完成20-23题(共22分)20.给下列
22、加点字作解释(6分)(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2)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3)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1.翻译句子:(6分)(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也?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22.默写(10分,每句1分)(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 ,疏林不做美。(3)四围山色中, 。(4)举世皆浊我独清,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23、,去以六月息者也。(6)野马也,尘埃也, 。(7)新沐者必弹冠, 。(8)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9)夕阳古道无人语, 。(10)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3-24题。(5分) 踏莎行【清】周之琦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城头一角晋阳山,怪他青到无人处。【注】嘉庆十八年,周之琦曾奉差赴山西。这首词写于此番山西之行。栖鸦语:谦辞,比喻稚嫩拙劣的文字。23上片“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3分) 24结合下片,谈谈“闷来却觅栖鸦语”表
24、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作文(60分)25、请你以一个辩手的身份从下列辩题的正方和反方中任选一方作为自己的观点,展开阐述。要求:分析充分,论述有力,思路清晰。不少于800字。(注:以所选辩题为你文章的标题)正方:现代社会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反方:现代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衢州二中2012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0、C分析A项与原文第二段“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的说法不一致。B项与原文第三段“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及后文对中条山意义的说明不一致。D项与原文最后“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
25、进退据点”的说法不一致。C项可以从原文第三、四段找到依据。)11、B分析A项与原文第三段“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等相关内容矛盾。C项与原文第三段中关于晋国强国之路以及商朝扩张的说法不一致。D项涉及的第二段中仅仅提到“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不能推断其发祥于此。B项可以从原文第二段最后几句找到依据。12、 答案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焗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
26、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13、答案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答出1点给1分,2点给2分,3点给4分)14、答案:(1)剃匠 剃匠何爹是小说主要人物 剃匠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地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2)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是何爹的独门绝技,刀是何爹剃头时必备的工具 这种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缩影,作者借此揭示小说主旨。
27、15、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言之成理即可)16、A(从:随从)17、D(A项分别为:连词,来;通“已”,已经。B项分别为:况且;将。C项分别为:介词,替;语气词,呢。D项都表转折,却)18、B(是苏秦对张仪的分析和判断,不是用计;是张仪说的话,不是苏秦用计。)19、C(原文是:张仪表明他不会在苏秦在位时攻打赵国,而并非一辈子不攻打。)20、给下列加点字作解释:(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2)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触,碰(3)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埋怨(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