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238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第小题3分)文学文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载体。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叫做“文字之著于竹帛者”。这个定义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但却指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载体曾经是“竹”和“帛”。竹是指竹简,帛是指帛书。古代曾经把文字写在竹简或白绢上。除此之外,还有铸在钟鼎上的,刻在石碑上的。现在,又有电子文本这样一种全新的载体。不管用什么载体,都只是文学文本存在的物质外壳,不是文学文本本身。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学符码的载体,可以叫做第一文本;而第一文本被接受者掌握的内容

2、,也就是阅读中的意义整体,相应地可以叫做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文学文本。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林中路里说,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什么两样。的确,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车箱里,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文学文本的载体,对于第一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那么,文学文本自身、它的本体究竟指什么呢?为了说清“文学文本”这个概念,我们先要了解文本的概念。文本在英语里是text,在词源上与编织物(textile)有关系;文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编织体。文本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作为术语的文本,指的是

3、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它由构成文本的实体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这里所说的“能指”、“实体”,有许多种,比如说建筑、舞蹈、音乐、绘画,各自的文本是由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文学文本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但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的文本,也不一定都是文学文本,哲学、经济学、物理学的著作也是以语言文字或者主要以语言文字作为能指。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层次性在这里是很关键的。理解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文本,一定要注意到它的立体性、多层次性,不能是平面的、单一的。所谓“层次结构”,包括了表层和深层,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

4、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意蕴与意味。文学文本有口语文本和文字文本之分。人类最早的文学是口头文学。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据说是采诗官从民间采集起来加工整理的。其中的作品原先是以口头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原先也是口头传唱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曾经长期以口头形式传播。口语文本在流传中常常会发生许多的变异。口语的文学文本至今没有完全消失,近年常见的人们在酒席间讲的笑话,有些就属于口语文学。在旅游的时候,导游有时也会给游客讲唱富有当地特色的口语文学。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文本有着多样化的载体,并且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

5、变化发展。 B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可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 C文学文本是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组合体。 D文学文本由至今仍在特定环境中流传的口语的文学文本发展而来。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与货物没有区别的例子,表明第一文本是指各种各样记录文学符码的载体。 B.第二段指出以语言文字为能指的文本与建筑等其它文本的区别,强调对前者的解读要注意到他的立体性、多层次性。 C.第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方式,从中外经典作品成型的角度分析口语文学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口语文本具有变异性。 D文章基本结构采用总分式,先从作为载体的第一

6、文本入手,再深入到作为本体的第二文本,最后加以分类辨析。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文字之著于竹帛者”才是文学,口头文学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B.我们要研究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文本就是被接受者掌握的第一文本的内容。 C.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范围不包含文学符码的载体,而专注于阅读中的意义整体。 D建筑、绘画等文本由于具有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因而不能表达相同的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19分)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

7、,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咸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待我之薄,温甫则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

8、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

9、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注】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 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吴主:三国时吴国君主孙亮。 申夫:曾国藩的慕僚。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马上B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 渠:第三人称“他”C特不自知耳。 特:只是D时时自

10、惕 惕:勉励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曾国藩要“修身自惕”的原因的一项是( )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不自知 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 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于千里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B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能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要与他们一起以“廉

11、”、“谦”、“劳”持家。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信来往,言词不和;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直接给予了批评和教育。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7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3分)答: 。(2)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4分)答: 。(3)“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3分)答: 。(二)阅

12、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11分)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傍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8. 诗中描绘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分)答: 。9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出师表) (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腾王阁序)(3)既替余以蕙纕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

13、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

14、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

15、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

16、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

17、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因为平日节目上所见受访家庭都是做了准

18、备的,所以“糊涂二世”“拜访”“我”,是想看一下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普通家庭的日子。 B.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糊涂二世”的发问,我谎称自己是“富裕的一口之家”,在场的岳父岳母和妻子都没有反对。 C小说多次写到国王的保镖们巡视墙角的旮旯,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可悲的结局,凸显“我”和家人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 D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暗示主人公糊涂了一辈子,糊涂到了极点。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一塌糊涂的社会现实。 E作者煞有介事,把一个虚构的事情写得像实有其事,并且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省,呼吁着美好的人性。(2)“我”理直气壮的回答,使“糊涂二世”的反应从“

19、大吃一惊”到“瞪大眼睛”,再到“起身就往外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3)文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答: 。(4)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作简要赏析。(8分)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记者王鹤、刘小星报道)“吴,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天看见你,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虽然你不很帅,也很爱逞能,但我心中还是很喜欢你。你的性格和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但后来,我从别的女生口里得知你甚至两天换一个女朋友时,我很震惊。虽然我很想找你谈话,但却很害怕别的女生会骂我。

20、我哭了一个星期”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的帖子,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浏览一下该贴吧,共有主题594个,帖子6118篇,内容除了毕业留言、笑话,更多是评选帅哥美女和爱情告白,还有辱骂同学及老师的言论等。记者随意浏览了包括中小学生的20多个贴吧,发现里面很热闹,许多帖子都受到热烈追捧,你来我往的情况很多。其中,小学生的贴吧内容更丰富,言辞更激烈,原创帖更多,很多是讨论早恋的感觉,以及评价身边美女俊男的帖子,而中学生的贴吧更多则是集中在情感、人际交往、学习以及对“性”的好奇。 “小莉因为看到贴吧上有人把她评为年级

21、的四大丑女之一,最近一个月都不怎么跟我说话。”正在念小学六年级的小婧告诉记者。她的小姐妹小莉原本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而且很愿意替女孩子们出头。有些调皮捣蛋的男生欺负女同学,小莉总会挺身而出,和男孩子们理论。结果,这些男生就以“八婆”称呼她,一开始,小莉不以为意。可是有一天,有人在学校的贴吧上评选年级四大丑女,把小莉提了出来,说她长得难看,还老爱抛头露面,后面有七八个人跟帖认同。小莉看了这些帖子以后,嚎啕大哭,这段时间,她就变得沉默寡言,甚至连头都不愿意抬。 由于贴吧上都是匿名帖,即使上面的话说得很过分,大家也不知道该向谁追究责任。一些骂人帖用语之狠让人吃惊。在越秀区某小学的贴吧上,就有这么

22、一段对话:“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打断他的骨头,吃了他的心!”“我决不会让儿子上这样无聊的论坛。”医生孙小姐说。她的儿子小方今年读初一,平时孙小姐对儿子上网看得比较严,小方一般在休息时间玩玩赛车之类的竞技游戏,以及上与学习相关的网站,一般时间都不会太长。不过,当孙小姐在记者介绍下看完贴吧里的帖子后有点吃惊,她说,决不会让儿子上这样的网站。其实贴吧上的话题在她的意料之中,很多成年人在青少年时代都有类似的想法和好奇。不过,把孩子私下里想的问题正大光明地搬到网络,并用不理智的言论来讨论就不妥当了。孩子们天天都在上面讨论这些无聊的问题很浪费时间,而且孩子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都很差,如果经常上这样的论坛

23、,说粗话或不用正常的方式讨论问题,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某知名IT公司的刘先生说,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从小就喜欢电脑,也喜欢上网。他是一次无意间看到女儿在这个论坛上灌水时发现这种论坛的。看了这些帖子后,他大吃一惊,由于在百度开个贴吧很容易,而且上去贴帖子的人都是匿名的,所以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可以很自由地建立这种论坛。虽然现在的孩子懂得多,想得多,但对很多问题都只是一知半解。不少孩子看到别人在贴吧上写的暗恋故事、情感经历,觉得很浪漫、很美,就有样学样,或者想入非非。贴吧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孩子缺乏分辨能力,很容易学坏。为什么中小学贴吧会如此火爆呢?广东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室老师蓝玲表示,一般孩子从11

24、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开始关注“性”,企图了解“性”,但获知渠道却很少,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他们对两性关系可能产生一种向往的心态,便在贴吧上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定位都处于一个混乱时期,不清楚自己在他人的心目中应该有个什么样的形象,于是便会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包括说脏字,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一种“酷”的表现。在很多孩子看来,以匿名的形式去表达这种尝试,既满足了心理需要,又比较安全,不容易受到权威的指责。因此,他们便在上面尽情释放,畅所欲言。 广州市南方医院心理科主任洪军说,早恋、暗恋之类的话题,孩子们都会因为好奇私下讨论,但是贴吧容易使孩子过多关注这类问题,当孩子在世

25、界观和人生观上都接受了早恋这类东西,而在现实中又不能发泄出来,容易形成巨大反差,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性格扭曲。其实贴吧问题反映的主要是现今父母和孩子关系的问题。由于社会压力大,很多家长平时忙工作,对于孩子往往只是一味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漠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人在的精神上的关怀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无法在感情上得到父母和家庭的满足,就容易使孩子将注意力转向贴吧、网络游戏去寻找满足。但是,在孩子的眼睛里,在贴吧讨论的问题却属于“正常范围”。在越秀区读初二的小任在浏览了贴吧内容后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帖子里讨论的话题并不算出格,这些帖子上的问题他们同学平时也会私下里讨论,比如班上谁和

26、谁好了,谁在暗恋谁,以及谁长得比较好看之类的。不过这种用帖子表达出来的方式更新鲜,而且参与讨论的人也多了很多,一些不方便的话题也可以自由地在上面表达。 今年读六年级的小亮说,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在学校里又要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很多孩子把在贴吧发帖子看作是一种发泄渠道。而且,很多平时不敢骂的人在网络也敢骂了,“毕竟在这个吧里不会有人查出你是谁。”不过,他也承认,其实经常在贴吧发帖也很浪费时间,虽然大家平时在网上可以发泄一下自己平时的不满,但如果经常在上面肯定对学习不好。(1)下面对这篇新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来自广州某重点小学贴吧里一篇“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的帖子

27、引来了同学的不少口水,贴吧里泛滥的露骨字眼更引来了家长的担忧。B“爆粗”在新闻中指的是说粗话或辱骂同学及老师的言论等。使用这种不正当的方式在网上讨论问题,容易产生不良影响。C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都可以很自由地开贴吧,其内容又无一例外是一些暗恋故事、帅哥美女评选以及辱骂别人的言论,所以危害很大。D孩子却认为在贴吧讨论的问题属于“正常范围”,因为这些问题他们平时私下里也会讨论,只是用帖子表达起来更自由。E由于贴吧上都是匿名帖,所以即使上面的话说得很过分,用语狠得让人吃惊,大家也不知道该向谁追究责任,因此不会太当真。(2)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28、试简要分析“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这一标题的精彩之处。(6分)答: 。(3)贴吧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请根据新闻的内容分别概括家长、心理专家以及孩子们对这一现象所持的主要态度。(6分)答:家长: 心理专家: 孩子们: (4)这则新闻报道以后,有读者认为在贴吧上“爆粗”的行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代表什么,因此“不要太紧张”,甚至还有人说,现在的网络就像公共厕所,什么脏东西都可以往里面发泄,小孩子有不平时,利用网络这件利器,敲敲键盘,排解郁闷,也应该算是“90后”孩子的成长方式吧。对此,请结合新闻内容谈谈你的主要观点,并稍作分析,要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8分)答: 。第II卷

29、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水河县“烂尾城”被曝光之后,县新区开发部门对上级的指示置若罔闻,对媒体的报道讳莫如深,对群众的批评置之不理。 B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新的新台阶。 C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坐而论道,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D他的音质很好,只是师出无名,如果有名师指点,在这次歌手大奖赛上肯定能取得好的名次,将来也会有很好的前途。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消费者从不懂得何为权益到勇于维权,从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到形成有序的

30、消费环境,监管、营销、消费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B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C今年五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作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D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崭新尝试,提高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存有不少争议。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刊载钓鱼诸岛。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

31、 , 。 , ,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太平洋黒潮流经这里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A B C D16. 请介绍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画面内容: 。画面寓意: 。17.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少于50字。(5分)郑州惠济区菜农韩洪刚承包的60亩萝卜喜获丰收,然而由于销路不好,每斤只卖到四五分钱,他决定将自己的萝卜免费送给市民吃。此事一经媒体

32、播出,60亩地的20万公斤萝卜就被抢购一空,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市民不文明的采摘行为,使韩洪刚的其它蔬菜遭了秧:他套种在萝卜地里的70亩红薯被偷挖了三四万斤,地头种的两亩菠菜,也被拔得只剩三分之一。一些得到消息而一无所获的市民,还抱怨韩洪刚糊弄了他们,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炒作。对此,韩洪刚既觉得损失惨重,又觉得伤心委屈。答: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王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段材料蕴含的道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33、不少于800字。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与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C(“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属无中生有。)2.C(A是为了说明对第一文本不需要太多关注;B是为了强调“二者是有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D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层进式。)3.B(A“只有才”绝对;C错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范围不包含文学符码的载体”,原文强调“不需要太多关注。”D“不能表达相同的意义”错,属无中生有。)4. D(惕:警惕,谨慎小心)5C(说明自知之难的现象。是“自惕”的设想,非原因。

34、是“自惕”的表现,非原因)6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错,作者批评的是沅弟在银钱的支取与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洁,而不是批评他不节俭。) 7(1)凡是(或“大凡”)眼睛,都能看到千里之远,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3分。“凡”1分,“其”1分,大意1分。) (2)看这两个例证,那么沅弟脸色的严厉,恐怕也就像我与树堂不明白自己一样吧?(4分。“厉”“觉”“得无乎”各1分,大意1分。) (3)“谦”字存在于内心,(旁人)不可得知,它表现在外面的,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脸色,一是言语,一是书信,一是仆从属员。(3分,“中”“著”译对各一1分,大意1分。)8. 描绘了诗人被贬官后闲居无事,就到菜地农田种

35、菜除草,或到山中赏景高歌的情景,这是一种无人打扰,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9.认同。表面上看诗中写了诗人在为官时被官务所累,幸好乘被贬永州时可以过一种闲居山林,自由自在、无官一身轻日子,所以说是“不怨”。但“来往不逢人”却又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字里行间难免没有透露出忧郁之情,所以又是“有怨”的。10.(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3)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11.(1)CE(答C三分,答E2分,答B1分,答AD不得分。) (2)刻画人物性格:我的谎言越来越离谱,真是糊涂到了极点;推动情节发展:用夸张的手法写国王听得越来越吃惊,最后逃跑,结构上前后铺垫照应;突

36、出主题: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省,呼吁着美好的人性。(每对一点给两分,意思对即可。)(3)虚荣(爱面子);自以为是;盲目爱国 (每对一点给两分,意思对即可。) (4)结构上“前后呼应”(“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照应后文“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 “细节的魅力”(可赏析“我老婆一听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出人意料的结局(“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的可悲结局出于读者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12. (1)C E (C项中“无一例外”不符合实际,贴吧里也有

37、毕业留言等内容。E项中“大家不会太当真”不对,例如“丑女评选”就让新闻中的小莉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2)这一标题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爆粗”形成鲜明的比较,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3)家长:担心孩子学坏,禁止他上贴吧。心理专家:孩子常上贴吧发泄,易性格扭曲。孩子们:压力太大,上贴吧可以发泄不满。(4)提示:此题鼓励学生结合新闻内容大胆进行探究,只要学生能做到观点鲜明,中心明确,有理有据,适当结合新闻主要内容来分析就可以。例如:家长其实不必太紧张,应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家长平时忙于工作,而漠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孩子

38、无法在感情上得到父母和家庭的满足,就容易使孩子将注意力转向贴吧、网络游戏去寻找满足。因此家长应该冷静下来,多跟孩子沟通,排解孩子的心结,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13.B(A“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B“高原现象”原本指缺氧,现在也指知识和技能上过于陈旧,缺乏更新的 现象。C“坐而论道”原指坐在那里谈论国家大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D师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14.B(A语序不当,“消费者”调到“从”后面;C“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搭配不当;D句式混乱、杂糅)15.A16. 画面内容:画面中的三人分别代表工薪族、大款、下岗工人,他们的收入差距很大,却被搁置在同一个平台上,谋得工资收入一致的效果。(答出差别得1分,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得2分。意思对即可) 画面寓意:讽刺时下相关部门掩盖贫富差距事实,虚夸国民收入增加的做法。(辨明感情色彩“讽刺”得1分,答出寓意得2分。意思对即可)17. 这则事件反映出以下问题:部分市民素质低下,把不要钱的萝卜无可厚非,但得到别人的好处还贪心不足,顺手偷菜就是不光彩的行为了。韩洪刚经营蔬菜不善组织管理,要想使自己不吃亏、不受损,还得学点营销策略,提升自我。政府不关心菜农对菜贱伤农的现象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观点明确,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1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