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会盟的过程中达成了部分一致。如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中的“毋忘宾旅”“毋遏籴”;公元前579年,晋楚会盟中的“交贽往来,道路无壅”;公元前562年,在齐、鲁、晋、宋等国会盟中的“毋蕴年”“毋壅利”。这反映出当时A. 各诸侯国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各诸侯国政府致力垄断商业经营活动C.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街衢正常交通D. 发展商业成为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答案】D【解析】【详解】根
2、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间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商贸活动的条款,这一系列的会盟措施,保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和繁荣,这也反映了发展商业成为当时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A;材料是发展商业,不是垄断商业活动,排除B;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故选D。2.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汉武帝时期的这些举措意在A. 维持市场物价的稳定B. 规范市场的经营秩序C. 打击假冒和伪
3、劣商品D. 保证政府的市场垄断【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体现的是汉朝的盐铁专营政策,其目的是保证政府的市场垄断,故D项正确;盐铁官营并不是维护市场稳定,排除A;材料的举措也不是规范市场的秩序,排除B;打击假冒和伪劣商品不符合盐铁官营的主要目的,排除C。故选D。3.唐朝社会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可以说明唐朝A. 官僚政治和平民政治兼顾B.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C. 政治制度中等级差异缩小D. 中央集权制度日渐体系化【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出身寒门的士大夫贵族成为唐代统治阶级的最底层。唐代的科举制可以选拔出身寒门之人进入统治阶层。据此推理,该图
4、中的信息能说明科举制可以扩大统治基础,故B项正确;图示中无法体现平民政治的信息,排除A;图示虽反映的是唐代社会不同等级,但并不能体现等级差异缩小,反而得以扩大,排除C;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图示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状况,也就无法得出中央集权的发展程度,排除D。故选B。4.续通鉴长篇记载:“艺祖养兵止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北宋这一做法A. 削弱相权以加强专制皇权B. 适应抵御外敌威胁的现状C. 造成军队战斗力较为低下D. 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让地方与中央
5、总兵力上保持平衡,在总体上保持了对局部的地方的优势有利于控制地方,D项正确;北宋的军事布局反映了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特点,加强中央禁军也是吸取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军制改革事关中央集权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抵御外敌的问题,排除B项;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是其他原因,与上述布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故选D。5.下图剖析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内部的社会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A.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B. 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与保守性C. 西方宗教传入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D. 中国各地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
6、带来的民族矛盾,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答案为A项;B项没有反映题干主旨,排除;近代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点睛】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中出现了新的因素,即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中国所带来的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此伏彼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6.洋务派人士陈虬在驰女足中认为,妇女缠足的最大危害,是造成妇女无法读书和参加生产劳动。而中国妇女占人口一半,“无故自弃其半于无用,欲求争雄于泰西,其可得乎?”该观点A. 强调洋务派较早提出戒缠足主张B. 将戒女足与救亡图存运动相结合C.
7、 表明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D. 为维新派废止缠足提供理论来源【答案】B【解析】【详解】由“无法读书和参加生产劳动”“欲求争雄于泰西,其可得乎”可知,陈虬认为女子缠足不利于生产和挽救民族危亡与民族富强,即将戒缠足提升到救亡与民族自强的高度,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陈虬个人观点,无法体现洋务派其他代表,其他派别的主张,不具有可比性,排除A;题干中的陈虬为洋务派,他主张维持原有的制度不变,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观点的主观猜想,并非材料本意,排除D。故选B。7.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
8、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A. 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B. 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C. 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D. 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观点是五四运动不能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应从中国遭受的侵略与民族自觉的角度评价,从“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8.下表是申报的部分纪事。据此可知,申报A. 支持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
9、争B. 是首家使用美国进口新式印报机的报刊C. 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 因积极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而停刊【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申报的发展历程和其对当时事件的报道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C项正确;从申报中的“匪”这一用字来看,不能说明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排除A;仅凭材料不能得出申报是首家使用美国进口新式印报机的报刊,排除B;D项与材料中“香港版出刊”不符,排除D。故选C。9.下表为1954年某学者对全国农户的抽样调查表。该表反映出当时A. 农业一定程度支持了工业建设B. 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尚不明显C. 一五计划推动家庭副业的发展D. 农
10、民生活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从农户农业收入不足以抵偿生活费用的支出以及消费主副食品数量可知,当时农业生产和消费水平仍较低,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消费水平低的原因是工业对农业的索求多,排除A;1954年农业合作化成效较为明显,只是从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家庭副业的发展程度,排除C项。故选D。10.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是中国汲取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的深刻教训,顺应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诉求,基于反对西方国家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实现国家统一之现实考虑。其内涵主要表现为“弃旧”“图新”。这一外交方针A. 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原则B. 掀起西方国家与中国的
11、建交热潮C. 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D. 奠定新中国对外关系基本格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是源于汲取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的深刻教训,顺应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的本质要求,维护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故A项正确;当时,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排除B;任何国家确立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该国的国家利益,且材料与强调国家间的平等地位无关,排除C;奠定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排除D项。故选A。11.1835年,议会将用于讨论政府议案的工作日增至每周3日。每逢“政府事务工作日”,执政党议员尽量到会,以保证政府提案稳
12、妥迅速地通过。这表明当时英国A. “议会至上”地位已丧失B. 内阁权力日益膨胀C. 内阁拥有了部分立法权D. 君主立宪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的“议会将用于讨论政府议案的工作日增至每周3日”“每逢政府事务工作日执政党议员尽量到会,以保证政府提案稳妥迅速地通过”等信息可知,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故B项正确;英国此时依然是议会至上,排除A;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并不能说明其拥有部分立法权,立法权归议会,排除C;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D。故选B。12.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人托马斯解决了含磷铁矿石的脱磷问题。1879年,莱茵钢铁厂和霍尔德尔联合会等德
13、国钢铁企业迫不及待地将这一专利引入德国,德国钢铁产量出现了猛进增长。这说明A. 科技革命影响力扩大B. 英国不重视科技革命C. 钢铁工业是新兴工业D. 德国注重科技的转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英国人的新技术发明被德国人快速引入钢铁工业中,助推德国钢工业的迅速发展。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重视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即科技的迅速转化,故D正确;科技革命发生于二战前后,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排除B;钢铁工业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已兴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并非属于新兴工业部门,排除C。故选。13.在著名的美国公共舆论研究所(盖洛甫)测验中,认为苏联会在二战
14、后与美国保持合作的人们由1944年4月的50%升至6月的53%,而相信英国会保持合作的百分比却出现了略微的下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已经降为二流国家B. 美国公众热切支持美苏合作C. 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较大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关系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二战胜利前夕美国民众更多倾向于希望美苏合作,而支持美英合作的概率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影响力突出,故C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项是对材料所述现象的变相重复而非原因,排除B;1944年的美、苏、英三国虽是反法西斯盟国,但这种同盟关系与美国公共舆论强调美苏合作的重要性上升及美英合作的重要性
15、下降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故选C。14.亚当斯密提倡“自由主义”,是让民众按自己的意愿花钱,属于“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实现经济增长。凯恩斯提倡“宏观调控”,是让政府花钱,属于“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也能保持经济增长。据此可推知A. 西方经济学应从市场向国家调节过渡B. 自由放任与宏观调控都是经济手段C. 凯恩斯主义是当今世界主流经济思想D. 自由放任与国家监管需要相互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对比了两种经济调节手段,认为他们都有其积极作用。B项表达与材料一致,故B正确;A项强调的是演变过程,而材料只是对比两种手段,不符合,排除A;凯恩斯主义70年代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取代,排除C;
16、题目主旨是对两种经济思想的对比没有涉及融合,排除D。故选B。15.19651983年,欧洲主要国家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法国从37. 5%增至50%,英国从35.3%增至58. 9%,意大利从32. 9%增至56. 6%,而荷兰增至63. 6%。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欧洲国家财政已人不敷出B. 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D. 英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下降【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19651983年欧洲主要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的情况看,这些国家已把半数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纳入国家直接支配体系内,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的结果,故C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欧洲国家财
17、政已入不敷出,排除A;材料论述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得出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单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英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下降,排除D。故选C。16.下表显示的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概况(%)。其中“滞胀”局面的出现说明A. 凯恩斯主义被过度使用B. 美国世界经济地位下降C. 国家宏观调控方式错误D. 美国经济发展趋于理性【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9491969年,美国GDP呈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在19701982年,美国GDP下降,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均大幅提升,这是因为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凯恩斯主义被过度
18、使用造成的,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排除B;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并不是错误,排除C;材料中体现不出美国经济发展趋于理性,排除D。故选A。17.二战后,德国曾规定:一旦失业,失业者可无偿领取两年的失业保障金。于是有人在失业后无偿领取了失业保障金而不积极再就业,直到失业快满两年的时候再随意找个工作,以便再重新失业领取第二个两年的失业保障金。可见,这种福利保障体制A. 缓和了社会矛盾B. 减轻了国家负担C. 影响了社会公平D. 缩小了贫富差距【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德国的福利保障制度会使不少懒惰的人为领取丰厚的失业保障金而钻空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民的危机和竞争意识。进而影
19、响社会前进的动力及创新精神,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故C正确;材料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阐述福利制度的,不是从缓和了社会矛盾和缩小了贫富差距论述的,排除A和D;福利制度明显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B。故选C。18.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大发展,使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1998年,美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占美国GDP的76. 7%,而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分别占美国GDP的1.4%和21. 9%。这反映了此时的美国A. 农业生产的衰退B. 向知识经济过渡C. 产业结构不合理D. 经济竞争力较强【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
20、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而知识、技术和信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生产要素,所以材料反映了美国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故B正确;仅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难以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衰退,A项错误;产业结构不合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不是说明经济竞争力的增强,排除D。故选B。19.下表反映的是1998年荷兰、英国与美国的就业结构。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B.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C. 企业科技水平要求提高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服务业就业比例高达70%以上,说明三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
21、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故D正确;“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是表格信息的直观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科技水平要求提高”属于二战后西方社会出现的“经营者革命”的背景与影响。排除B和C。故选D。20.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建立“福利国家”D.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眼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结合所学,AB
22、C三项在时间上与题目都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入新经济时代,故选D项。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经济时代21.下表反映的是1996年美国相关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 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B. 美国各产业之间协调有序发展C.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驱力D. 美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渐趋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非常高,这表明科技创新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高新技术对美国传统产业的影响,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主要产
23、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是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排除B;高新技术产业多属于第三产业,这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排除D。故选C。22.1919年4月,列宁提出:“使工资同工厂的总工作量相适应,使工资同铁路、水路运输等的运营额相适应。”据此可知,列宁当时A. 重视依靠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B. 肯定了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权的独立性C. 强调提高企业效益以便维护工农联盟D. 反思计划体制对社会经济的严重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使工资同工厂的总工作量相适应,使工资同铁路、水路运输等的运营额相适应”可知,列宁当时把物质激励与调动工人的生产积
24、极性联系在一起,肯定了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权的独立性,故B正确;此时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集中全国力量打败国内外敌人,排除A;材料未涉及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排除C;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28年后才逐步确立的。这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故选B。23.1920年10月,苏俄有人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只能从回忆录中知道什么是货币,而我们的孙子就只能根据历史教科书中的彩色画片,知道什么是货币了。”这说明A. 苏维埃政权崇尚简朴的生活作风B. 苏俄政府垄断全国资源,禁止货币流通C. 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苏俄的经济侵略D. 俄国参加一战使得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答案】B【解析
25、】【详解】材料表明,苏俄有人担心子孙未来会不认识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在该政策下,苏俄政府取消商品交换和禁止货币流通,以便国家集中大量的物力,财力打败国内外敌人,故B正确;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国内经济困难有关,不能体现“崇尚简朴的生活作风”,排除A;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军事侵略而非经济侵略,支持苏俄国内反动势力,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排除C;禁止货币流通与俄国参加一战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故选B。24.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邓尼金和高尔察克
26、,从而延长国内战争。”材料强调A. 余粮收集制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B. 苏维埃政权应对危机的措施无效C. 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攻击苏维埃D. 俄国的经济困难引发了农民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邓尼金和高尔察克”表明苏俄内战时期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工农联盟出现裂痕,故A正确;苏俄内战时期的余粮收集制是苏维埃政权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必要措施,虽然这一措施存在不足,但不能说其“无效”,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新政权出现危机,并未涉及国内外敌人的联合,排除C;材料信息体现了一种发展趋势,没有涉及经济困难引发农民起义的问题
27、,排除D。故选A。25.1921年8月,苏俄人民委员会改组粮食人民委员部,取消它所辖的商业体制,单独成立国内贸易入民委员部。10月,决定重建国家银行。苏俄人民委员会的上述举措A. 缓和了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B. 彰显了新经济政策的显著成就C. 有助于当时国内商品市场的活跃D. 不利于苏共对国家政权的掌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政权放宽了对商品和货币流通的政策限制,这有助于当时苏俄商品市场的活跃。故C正确;材料只提到苏俄政府在内部进行政策调整,没有涉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排除A;苏俄人民委员会的措施是为了贯彻新经济政策,不能体现“新经济政策的显著成就”,排除
28、B;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恢复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政权,这有利于苏共对国家政权的掌控,排除D。故选C。26.19211923年,苏俄(联)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电影,仅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就从10家增至50家,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俄(联)A. 经济恢复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B. 开始对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整合C. 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引发危机D. 重视市场机制以加速工业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苏俄(联)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电影”“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表明当时苏俄(联)休闲娱乐活动增多,这与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国民经济恢复
29、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国家开始整合文化教育事业,排除B;“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引发危机”是材料现象出现的背景,不是原因,排除C;当时苏俄(联)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使农,轻,重各产业协调发展,但“加速工业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A。27.1921年,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俄共(布)十大上指出,粮食税政策与地方商品流转会使大工业瓦解,建议用强制的办法迅速实现农业集体化,使苏俄经济快速进入新阶段。该经济学家的观点A. 表明新经济政策在俄共(布)党内存在分歧B. 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C. 主张苏俄以间接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D. 强调了农业对实现社会主义
30、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粮食税政策与地方商品流转会使大工业瓦解,建议用强制的办法迅速实现农业集体化”可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反对新经济政策,这说明俄共(布)党内仍未就是否实行新经济政策达成共识,故A正确;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反对粮食税、商品流通及主张用强制办法快速实现农业集体达化”的观点表明他仍主张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来发展苏俄经济,排除B;新经济政策就是苏俄以间接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措施,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反对新经济政策,说明他不主张“苏俄以间接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不利于俄国经济的发展,而非农业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排除D。
31、故选A。28.苏联某领导人认为,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的做法属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与苏维埃经济不相容的。为此,苏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 推行余粮收集制B. 采用固定粮食税政策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办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这是与苏维埃经济不相容的”可知,该苏联领导人反对新经济政策。为此,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以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故D正确;余粮收集制属于苏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采取的政策,排除A;固定的粮食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材料中是关于农业的措施,不是发展工业,
32、排除C。故选D。29.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在与反对派论战时指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50年到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据此可知,斯大林主张A. 优先发展重工业B. 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C.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D. 无产阶级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答案】A【解析】【详解】为了迅速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便在短期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故A正确;“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是指新经济政策,排除B;斯大林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农业要服务于工业化进程,排除C;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就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排除D。故选A。30.下面是1
33、930年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招贴画集体农庄不要神职人员和富农。该画表明当时苏联A. 依据行政手段实现农业集体化B. 集体化运动促进苏联农业发展C. 加强对农村劳动人口的计划管理D. 富农阻碍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的主要信息是“农业集体化的招贴画集体农庄不要神职人员和富农”,这说明集体农庄排斥富农阶层,认为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其坚持生产资料私有制,不利于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采取行政手段迫使农民参加集体农庄,排除A;集体化运动阻碍了苏联农业发展,排除B;漫画不是说明对农村劳动人口的计划管理,排除C。故选D。31.二战前,苏联约有四分之一的农
34、户不养奶牛。到1959年,几乎每个农户都养奶牛,城镇也饲养了350万头奶牛,全国牛奶产量明显增加。此外,家禽数量也大大增加。这一现象说明A. 苏联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B. 传统的经济体制受到了冲击C. 苏联工业化的目标尚未实现D. 苏联的改革具有一定盲目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9年”“几乎每个农户都养奶牛,城镇也饲养了350万头奶牛,全国牛奶产量明显增加。此外,家禽数量也大大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由赫鲁晓夫执政,赫鲁晓夫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体制,故B正确;材料不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A项;二战前,苏联通过两个“五年
35、计划”实现了工业化,排除C;赫鲁晓夫改革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的,排除D。故选B。32.下表反映是19701983年苏联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据表可知,此时苏联A.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C.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D. 国内经济发展困难【答案】B【解析】【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9701983年苏联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增加,这说明此阶段苏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渐加强,故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苏联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和国内经济发展困难,排除AD;19701983年,美苏争霸激烈,此时世界经济体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
36、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苏联不可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排除C。故选B。33.下表所示为1988年和1989年苏联改革大事记(部分)。据表可知,苏联改革A. 引发民族分离运动B. 侧重于政治领域C. 背离社会主义理论D. 使政局逐渐失控【答案】D【解析】【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戈尔巴乔夫通过放权推动苏联改革的深入发展,但国家权力的转移会动摇苏共执政的地位,引发苏联局势失控,故D正确;民族分离运动早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前就已存在,所以“引发”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材料信息仅涉及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不能体现“侧重”的说法,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理论,排除C。故选D。34.苏联“二
37、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 2%提高到18. 5%,重工业则由40. 1%降为14. 5%。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A. 实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 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 尝试调整发展失衡的轻重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知苏联“二五”计划意在尝试调整发展失衡的轻重工业,故D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排除A;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一五计划,排除B;1936年苏联新宪法
38、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C。故选D。35.下面是二战期间及战后苏联小麦生产的情况图。这可用来说明苏联A.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严重B.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C. 战后经济的修复性状态D. 国内经济改革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二战期间苏联的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19451953年苏联的小麦产量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了苏联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态势,故C正确;虽然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A;苏联长期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排除B;苏联的经济改革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排除D。故选C。36.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那种特殊的条件下,
39、这种模式和体制保证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战略任务。”这实际上强调了“这种模式”的A. 原则性和计划性B. 动员性和时效性C. 前瞻性和长期性D. 僵化性和顽固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战略任务”等可以判断戈尔巴乔夫评论的是斯大林模式,材料指出这种模式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出现的,并且成效明显,这显然是肯定了斯大林模式初期的特点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故B正确;材料和“计划性”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前瞻性”是指对未来的发展有预期,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虽然斯大林模式有“僵化性
40、和顽固性”的特点,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故选B。37.列宁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链条中,商业是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必须全力抓住的特殊和关键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可知,列宁意在说明A. 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苏俄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商业生产D. 苏俄在发展社会主义时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由于苏俄是建立在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完全禁止商品货币关系是不符合苏俄社会发展的
41、现实的,因而列宁强调“商业是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必须全力抓住的特殊和关键环节”,意在说明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苏俄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故A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新经济政策,排除B;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排除C;材料是说明新经济政策对于建设苏俄经济的作用,并不是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排除D。故选A。38.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国家干预影响个人生活B. 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C. 社会稳定刺激民众消费D.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联合【答案】A【解析】【详解】结
42、合题干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材料所述的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故A正确;B项属于外部原因,排除B;社会稳定刺激民众消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项中的欧洲一体化与材料所述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A。39.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 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B. 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C.
43、 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D. 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答案】B【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并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没有破除经济发展的桎梏,故A错误;材料“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说明赫鲁晓夫仍然受到传统公有制和计划体制观念的束缚,故B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也没有解决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的问题,故C错误;“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并不能体现强化国家对农业管理,故D错误。故选B。40.勃列日涅夫设立的“企业经济刺激基金”主要来自企业的利润提成,它除了包括生产发展基金之外,还包括物质鼓励基金、社会文化设施和住宅建设基金。这种做法A. 触动
44、了所有制结构B. 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C. 注重政治结构变革D. 强化了政府的经济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物质鼓励基金,社会文化设施和住宅建设基金”等可知,勃列日涅夫设立“企业经济刺激基金”,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是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策略,这一机制如果得到很好的实施,则能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不涉及公有制经济的变动问题,排除A;虽然勃列日涅夫设立的“企业经济刺激基金”包括“物质鼓励基金”奖金,但这不是政治结构的变革,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此做法强化了政府的经济作用。排除D。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41题15分,第42题13分,第43题1
45、2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斯福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他们更加依靠“税收和花销”。罗斯福的对手们认为他急于把社会主义引入美国,然而罗斯福认为他正在拯救资本主义和民主。罗斯福依靠由许多年轻聪明的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组成的“智囊团”来入主这些新成立的机构。罗斯福认为自己在从事一项“大胆的实验”,并坦率地承认他的一些想法不会生效,但是他让美国人相信“不朽的但丁告诉我们,热心人和冷血人的罪孽是不同的”。摘编自美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下)材料二 到1932年,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建成
46、了一批大型重化工业企业。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为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出口总量的50%,1929年美国所需的锰矿有一半以上是苏联进口的,还大量购买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斯大林认为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立的,因此与美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已成为苏朕的迫切任务。摘编自沈志华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能够顺利推行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苏贸易为例,简要说明世界性经济危机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关
47、系。【答案】(1)主要原因:新政的措施针对性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创建新政机构;经济基础雄厚;重视选用适合人才;具有推行新政的决心;注重宣传引导等。(2)关系:苏联抓住美国经济危机这一机遇引进美国的技术装备;扩大了出口市场,获得了建设资金;改善与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获取外援,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解析】【详解】(1)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一“罗斯福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可知创建新政机构;依据材料一“罗斯福依靠由许多年轻聪明的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组成的智囊团来入主这些新成立的机构”可知重视选用适合人才;依据材料一“罗斯福认为自己在从事一项大胆的实验”可知罗斯福具有推行新政的决
48、心;依据所学还可以从注重宣传引导、新政的措施针对性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以及美国经济基础雄厚等回答。(2)关系:依据材料二“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为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可知苏联抓住美国经济危机这一机遇引进美国的技术装备;依据材料二“1929年美国所需的锰矿有一半以上是苏联进口的,还大量购买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可知扩大了出口市场,获得了建设资金;依据材料二“与美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已成为苏朕的迫切任务”可知改善与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结合所学可知积极获取外援,加快了工业化建设。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9、材料一 二战后,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经济的伤疤。虽然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花了很大力气来搞农业,苏联农业由征税农业变为保护农业,然而农业问题仍未解决。据统计,19651980年苏联农业资本存量增加了160%,而产出仅增长2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受到上级过多干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苏联地域辽阔,交通运输非常落后,在广大农村尤为严重。而交通运输能力小和运费高的缺点,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程度。总之,生产效率低下和投资效益的每况愈下,使得二战后的苏联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摘编自余章松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农业危机问题探源材料二 赫鲁晓夫主要靠扩展规模来发展农业,勃列日涅夫时期农业
50、的进步则是集约化推行的结果,他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继承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公有制农业方针的同时,抛弃了他们关于初级农业机械化、建立国营机器拖拉机站政治部以及大规模开荒等特殊选择,代之以给予劳动者物质利益。结果农业单产比斯大林时期高了一倍多,比赫鲁晓夫时期高出60%。1980年,苏联谷物总产量突破1.8亿吨,明显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第二个农业大发展的纪录。摘编自沈志恩论勃列日涅夫的农业对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苏联农业危机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答案】(1)原因:集体农庄模式僵化,效
51、率过低,缺乏活力;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不均;苏联交通运输落后,致使苏联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太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特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行集约化经营;坚持给予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原则,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意义:苏联农业取得较大成就,粮食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推动了苏联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推动二战后苏联改革进程。【解析】【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受到上级过多干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可知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不均;依据材料“苏
52、联地域辽阔,交通运输非常落后,在广大农村尤为严重。而交通运输能力小和运费高的缺点”可知苏联交通运输落后,致使苏联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太低;结合所学从苏联集体农庄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对于农业影响回答其他答案。(2)特点:依据材料二“他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据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农业的进步则是集约化推行的结果”可知推行集约化经营;依据材料二“代之以给予劳动者物质利益”可知坚持给予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原则,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意义:依据材料二“结果农业单产比斯大林时期高了一倍多”可知苏联农业取得较大成就,粮食大幅度提高;依据材料“建立国营机器拖拉机站政治部以及大规模开荒等特殊选择
53、”可知推动了苏联农业现代化;依据材料二“明显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结合所学从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以及推动二战后苏联改革进程回答其他问题。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结合中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才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论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西汉“汉承秦制”出现封建
54、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明清的权力过于集中结果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结论:集权与分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首先依据材料“皇权集中,对地方不断打压”“权力集中,国家统一”“两宋中央集权”“重新集权”“权力分散”等信息从“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才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取观点;论述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进行综述,然后围绕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以及明清时期地方权力集中与分散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论。最后综合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