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语文说课-6爬天都峰人教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爬天都峰。下面我就教材方面、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方面对这篇课文作一个初步的教学构想。一、说教材对教材的理解爬天都峰雀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
2、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对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说教法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教学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
3、,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从读中理解,画中理解,演中体会,议中体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教师通过“导、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说学法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一)、揭题,设疑激趣。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2
4、、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挂图。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天都峰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3)请两个同学板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
5、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采用了简笔画辅助理解,从字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又从画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围中,完成了字画转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添了课堂里的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时,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体验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情趣。】(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5)小结,悟理。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2、学习35自然段。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
6、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1)课件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2)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学生分组讨论。(3)教师小结: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抓住关键语句,感觉人物形象。特别是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那些关键语句的理解,是学懂课文的关键,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文中“我”和老爷爷
7、对话中的两个“也”字,细细揣摩,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人物的形象自然也就丰满了。】(4)分角色朗读。读出两个人之间互相羡慕、佩服的语气。【通过演读,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内化活用文本语言,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共鸣,达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3、学习第67自然段。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3)拓展,启发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爬上峰顶,“我
8、”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4)指导朗读。【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体验;而适当的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教学当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学习如登山,我们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凭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才能攀上知识的高峰。(四)布置
9、作业。把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好词好句,学以致用,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说板书【大家都知道板书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设计本课板书时,我以学生板演的天都峰简笔画为背景,在山体上板书了“高”、“陡”两字以彰显天都峰的险峻。随着山势,在山脚、山腰和山顶由下到上分别板书了“(仰)望”、“奋力”、“终于”,以体现爬山前、爬山时、登顶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落,使文路、教路、学路融为一体。在金字塔形的山底下,用红色字体板书“汲取力量”四字,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总之板书力求体现师生双边活动,做到图文并,充分发挥板书应有的效用。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