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它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在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在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在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 (2)目标: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 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了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冲击了封建礼教,如“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实质上就是提倡男女平等。 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的社会无法
2、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调动其积极性,所以无法实现。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化为泡影。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产生的根源 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深受双重压迫,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阶级根源:农民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
3、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资政新篇 1856年,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1)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因此,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2)社会根源 天国政权当时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扭转形势。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资本主义有了具体的了解和接触,为其思想提供了基础。 (3)评价 革命
4、性:集中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 空想性:一方面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作用,缺乏实行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另一方面迫于军事斗争紧张的形势,也无法实施。 难点剖析 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主张,不仅否定了现存的统治秩序,不仅打乱了清朝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从理论上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君臣等级道德理论,对封建统治而言,可谓“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达到数千年反封建的高峰。它借用西方宗教组织群众,彻底否定传统思想道德;它借满汉矛盾反清。这些说明它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组织反封建活动,必然会限制和削弱反封建的功绩。 要点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