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186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8.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0页
第70页 / 共7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1页
第71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2解决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3水土流失(1)概念: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2)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原因表现自然原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农业生产造成的森林和草原破坏;不合理

2、的土地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四、水土流失的治理1主要措施措施具体做法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草粮带状间作、轮作等2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1)综合治理的意义:便于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2)综合治理的原则:生物措施和

3、工程措施紧密结合。教材外案例领悟好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温馨提示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因素)。(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温馨提示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

4、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2)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5、。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1)分布:(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2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

6、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

7、(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三、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地球之肾”湿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类型(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4湿地的功能功能美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鸟类的乐园”5洞庭湖湿地的

8、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温馨提示(二)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2表现3案例洞庭湖萎缩(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2)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三)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2具体措施(洞庭湖区)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措施

9、,洞庭湖变“大”了。温馨提示湿地保护的两大原则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点(一)水土流失高考怎么考典例(2015浙江高考)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如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1)(3)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影响降水量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ABC 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

10、植被稀疏降水量大全年风大土质疏松冻融作用强A BC D(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导致自然植被破坏,使本来就疏松的土质更加疏松,一旦遭遇暴雨,水土流失就很严重,故选D。陡坡耕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貌类型,也不可能影响该区域的降水量,故排除A、B、C。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很多:如地形坡度大,使地表径流加快,会加剧土壤侵蚀;植被稀疏,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黄土高原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距海洋较远,且夏季风受到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因而降水量并不大;全年风大与水土流失关系小;冻

11、融作用主要发生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故选A。第(3)题,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应从多方面分析,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修筑梯田等。答案(1)D(2)A(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陡坡耕地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命题落脚点考查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试题评价(1)材料源于“本”:本试题以黄土高原为命题背景考查水土流失这一生态环境问题,正是教材案例的浓缩,这正体现了“知识源于教材”这一理念。(2)命题立意“新”:本试题的考查,围绕我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展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具体行动中,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是

12、“学”与“用”的完美结合。(3)设问方式“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切口小,立足于陡坡耕地,避免传统考查方式的千篇一律;二是第(3)题是(1)(2)题的归纳和整合,层次性强,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真实体现。类题怎么答一、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

13、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文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二、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

14、作、提高复种指数等。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2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考点(二)荒漠化高考怎么考典例(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

15、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

16、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图示区域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对铁路及列车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命题落脚点考查沙尘暴的成因、危害及防治试题评价(1)区域并不“陌生”:乍一看图,有点茫然,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海拔在4 500 m以上”“青藏铁路”即可准确判定为青藏高原地区。然后调用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即可。(2)设问拒绝“平庸”:大部分试题设问都是平铺直叙,毫无新意,第(2)题中对“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的设问让人耳目一新,将地理知识用活,让地理的实用感提升。类题怎么答

17、一、荒漠化的2大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林地、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二、荒漠化的5大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

18、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考点(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高考怎么考典例(2016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

19、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第(2)题,该问属于开放性

20、试题,注意先要明确观点,理由与观点要一致。若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及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回答,若不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后给当地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角度回答。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其他答案合理均可)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内格罗河的

21、水文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命题落脚点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试题评价(1)情景中见真实:游客乘船溯流而上,两岸植被繁茂,在河流交汇处,两条河河水黑黄分明,景色令人震撼。美的真实,如身临其境,使考生紧张的心情得到瞬间的平静。(2)设问中见精巧:当考生看到“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布朗库河泥沙含量大”时,脑海中便会快速分析其成因。但设问中话锋一转,要求分析内格罗河泥沙含量少的原因,设问精巧可见一斑。(3)观点中见利弊:本题第(2)问为一开放性设问,只要观点和理由相匹配即可得分。但细细品味,本题实质体现的是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无论开发还是保护,都会存在利弊,这就从深层次要求我们要做到合理开发与保护并存,

22、从而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 类题怎么答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考点常常结合区域图考查森林生态效益的分析,关键在于理解森林在不同地区的生态作用,并因地制宜。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存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地区作用森林破坏的危害全球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减少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于干旱地势起伏大的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淤塞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土地沙化城市净

23、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城市环境污染加剧沿海地区(红树林)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海岸侵袭加剧、海岸线退缩、土地减少考点(四)湿地的保护高考怎么考典例(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24、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第(1)题,艾比湖的面积缩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诸多要素发生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A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C。第(2)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

25、,C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错误。答案(1)C(2)B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艾比湖面积缩小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命题落脚点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试题评价(1)材料信息丰富:本题两个设问都可在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抓住关键点,便可准确答题。材料中“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湖面缩小,芦苇大量枯萎”便是第(1)题的答题关键点。第(2)题中采取的措施要与原因相结合,即抓住材料中湖面减小的原因新增大量耕地、灌渠。(2)时代气息浓厚:近几十年来新增耕地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而现在退耕还湖,既是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促进粮食产量增加的内在体现,又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在要求。顺应了时代

26、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类题怎么答一、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二、湿地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

27、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因素类型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三、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3采取工程措

28、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四、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湖泊作为一项重要的湿地资源,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图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A正东B东北C西南 D东南2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29、是()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解析:1.C2.B第1题,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西南方向退缩最严重。第2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岱海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岱海属于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岱海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

30、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35题。3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4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5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解析:3.C4.C5.A第3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故需人工进行修复。

31、第4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第5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解析:6.B7.C第6题,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地降水不足100 mm),

32、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第7题,地降水超过400 mm,可以考虑种植需水量较大的树木,两地降水偏少,种草比较适宜;仅考虑降水条件,地降水最少,位于沙漠内部,种草也难有成效。(2018黑龙江六校联考)2016年8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洱海水源地遭到多处采石场破坏的新闻。读洱海流域采石场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8洱海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其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的原因主要有()高山环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得洱海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稀少湖泊对当地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森林起了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气候的垂直差异不明显A BC D9受近年来该地区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的影响,两河段河流特

33、征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大,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小B河段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C河段河流结冰期变长,河段河流结冰期变短D河段径流只参与了内陆循环,河段径流只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解析:8.D9.B第8题,洱海处于横断山区,东西两侧虽有山脉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气流,但非封闭区域,来自海洋的气流仍可通过河谷进入洱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错;由“银苍玉洱”和山峰海拔等信息可知,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明显,错。第9题,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增多,入湖河水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湖泊中,因而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河段和河段

34、河流年径流量大致相当,只是受洱海调节后,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于河段;河段处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皆参与了内陆循环和海陆间循环。(2018豫北名校联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1011题。10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11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A BC D解析:10.D11.A第10题,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5、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栽种比农作物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林,破坏了原始植被。第11题,一般情况下,随坡角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当坡角大到一定限度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较小,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二、非选择题12(2018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科学考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的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

36、缓的平面。材料二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 8005 800 m的高山流石滩上(高山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 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3至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8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藏雪莲药用价值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某药企采用优质藏雪莲,经过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制药技术制药,产品畅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危险。(1)根据材料一分析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某药企利用藏

37、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解析:第(1)题,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河流下切侵蚀,最终形成嵌入式蛇曲。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从原料、技术、市场等方面具体分析即可。第(3)题,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一是繁殖困难,生长速度慢,数量少;二是过度采挖。保护措施主要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等方面考虑。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蛇曲。(2)

38、藏雪莲生长于高海拔地区,无污染,原料优质;距离原料产地较近;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采用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广阔。(3)原因: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增加产量。13(2018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

39、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解析:第(1)题,明确黄泛平原由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第(2)题,注意红薯生长习性:“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沙地本身就疏松,同时起垄地势较高而利于排水、不易涝。第(3)题,红薯“喜温”与当地冬季寒冷不符,故冬季不能种植而地表裸露;起垄必然翻动土地,在春季大风下会加剧风沙活动。“冬小麦红薯”模式解决了冬春季地表裸露问题,故能抑制风沙。答案:

40、(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第二讲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1水系: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俄亥俄河上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2气候特点:流域内降水丰富。3

41、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4矿产: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等矿产资源。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治理前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治理基础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治理治理目标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治理后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快三、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干流为重点;减少洪水灾害;实行梯级开发。2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把发展林业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4把保护环境与

42、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四、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教材外案例领悟好长江流域(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4)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2自然资源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1)上游:以重庆为中心。(2)

43、中游:以武汉为中心。(3)下游:以上海为中心。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上游地区(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3)三峡工程(4)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破坏。(5)整治重点及措施:重点:生态环境建设。措施2中游地区(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2)开发重点(3)存在问题:洪涝灾害。(4)整治重点及措施: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措施3下游地区(1)优势(2)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3)

44、整治重点及措施: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流域综合开发”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考点(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高考怎么考典例(2014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解析海河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份,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降水的年内和年际变化比较

45、大,旱涝灾害多发。图示中海河流域西部多山,处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高,水流速度快,少雨季节径流量小,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流域内东部是平原,地势低平,水流较缓,排水不畅,加之各支流在天津附近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故应在下游开挖人工河道,用于排水泄洪。答案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海河流域的气候、地形特点及治理旱涝灾害措

46、施实施的自然原因命题落脚点流域开发的自然环境特征试题评价(1)围绕主干知识考查:流域自然环境特征是流域考查的必考内容,常考常新,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工程措施又主要针对流域优势与存在问题展开,不同流域的同类措施有助于考查考生灵活迁移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2)围绕不同角度展开:海河流域不同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工程建设的修建方式不同。利于考生不同问题思维模式的考查。 类题怎么答一、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

47、性表现去分析,如下图所示:二、河流水能资源的分析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来说,水量越大,径流量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来说,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三、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考点(二)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高考怎么考典例(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

48、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如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解析第(1

49、)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第(2)题,罗讷河流域面积广,跨越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第(3)题,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答案(1)改善航运条件防洪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

50、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罗讷河整治措施、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及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命题落脚点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整治试题评价(1)设问方式“创新”:本题第(1)问一改以往简答式设问,通过表格式呈现设问内容,选择式填空,切口小,降低了试题难度,规范了答题思路,可谓是高考试题的一次创新。(

51、2)辩证分析“精妙”:第(1)问中的“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是完全对立的,且第(3)问要求分析“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做到:时代不同,应对措施不同甚至相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3)探究意义“深远”:“国立罗讷河公司”的成立和我国实施的“河长制”不谋而合。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公布,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由此可见,

52、该题探究意义之深远,时代气息之浓烈。 类题怎么答一、河流综合治理思路1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答题思路常用答题用语治理原则治理措施上游调洪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分洪、蓄洪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泄洪、束水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治理措施治理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二、河流水利设施建设的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首

53、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又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如图所示:2实例分析以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为例(1)积极的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2)消极的影响: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2016年3月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湄公河三角洲遭受了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

54、低。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湄公河河口附近城市胡志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题。1受此次旱灾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有()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水污染 D土地盐碱化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的有()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整条流域内多建水库,促进水能的梯级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各国明确界线,各自统管开发A BC D解析:1.D2.B第1题,旱灾使湄公河三角洲灌溉面积加大,该地区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在地表积累,出现土地盐碱化,D项对;水土流失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区,A项错;土地荒漠化

55、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项错;下游水量减少,会使水质下降,但不会导致水污染,C项错。第2题,河流的综合开发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区不适合梯级开发;河流开发应协调河流上中下游关系,各国应加强协作,合理开发,错误。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全长540 km,流域面积20 197 km2。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疏勒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成果显著。如图为疏勒河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防洪和发电 B发电和灌溉C航运和灌溉 D航运和养殖4推测疏勒河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A流域盐碱化程度减轻 B河流下游的草

56、原增加C流域内的降水量大增 D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解析:3.B4.D第3题,疏勒河属于内流河,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无需防洪,而河西走廊为该地区重要商品粮基地,故灌溉是图示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该河流域落差大,不适合发展航运,通过梯级开发,在灌溉的同时开发了水能。故选B项。第4题,疏勒河流域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流量减少,该流域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土地盐碱化会加剧,A项错。河流水量减少,水源缺乏,草原面积减少,B项错。水量减少,水汽减少,使气候趋于干旱,C项错。流域综合开发有利于加大资源利用力度,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D项对。(2018银川重点中学一模)英加水电站是刚果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读英加水电站

57、位置图,回答56题。5与英加水电站发电量无关的是()A刚果河流域降水丰富B电站所在地集水面积广C刚果河流域经济发达D电站所在地地势落差大6有关英加水电站建设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会淹没水电站上游部分地区B截断鱼类洄游路线C触动地壳而诱发地质灾害D促进下游航运发展解析:5.C6.D第5题,英加水电站位于刚果河流域,该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地处峡谷,集水面积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6题,建造水坝不利于下游航运发展;会淹没水电站上游部分地区;会截断鱼类洄游路线;易触动地壳,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18济宁一模)如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

58、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79题。7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 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寒流流经8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 D防海水入侵9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泥沙沉积量减少 B泥沙沉积量增加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7.B8.D9.A第7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而且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而夏季西风相对冬季较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第8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海水入侵的,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判断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是夏季

59、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第9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时,会减少海水对河流流水的顶托作用,则不利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河段泥沙沉积量会减少。该河段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较好。(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 km,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如图为曹娥江建上浦闸前后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

60、总体变化是()A河床高程上升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C河道纵比降减缓 D河道纵比降渐升11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防洪 B御咸蓄淡C促进水产养殖 D保障饮水水源解析:10.C11.B第10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在建上浦闸后,从上浦闸到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河床平均高程上升,从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至河口,河床平均高程下降,与建闸前相比,河道纵比降减缓。第11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下游是肥沃的曹娥江河口平原(浙江省重要的农业区),由于河床高程较低,受海水潮汐的影响严重,河水盐度较高,严重影响下游的农田灌溉。修建上浦闸后可以有效防御海水入侵,起到御咸蓄淡的作用,同

61、时也可以有效地引水来灌溉下游肥沃的平原农田。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罗讷河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干流以里昂和阿维尼翁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洪水发生在夏季,中游洪水发生在春季,下游洪水发生在秋季。罗讷河生活着大量的鲑鱼(溯河洄游鱼类),两岸约有200万人,农业发达。自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采用低坝进行多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因能源政策调整和环保理念变化,终止使用该河流上的电站,使这些电站和低坝“退役”并逐步被拆除。(1)简述罗讷河下游洪水没有发生在春、夏季,而多发生在秋季的原因。(2)与高坝相比,罗讷河流域修建低坝有哪些优

62、势?(3)推测法国政府拆坝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信息,从不同河段水源补给的季节变化来分析罗讷河下游洪水没有发生在春、夏季,而多发生在秋季的原因。第(2)题,从移民、淹地、工程量、溃坝威胁、生态影响等角度来分析罗讷河流域修建低坝的优势。第(3)题,结合文字材料,从泥沙淤积、废坝的安全隐患、鲑鱼洄游、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修复需要等角度分析罗讷河拆坝的原因。答案:(1)中、上游地区因日内瓦湖等湖泊和低坝的调节作用,减弱了春、夏季的洪水,中、上游来水量季节变化小;下游地区受秋季降水偏多影响,导致洪水多发生在秋季。(2)减少(或无需)移民;农田淹没少;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也少;对生态和

63、景观的影响小;溃坝等威胁性小;工程量小,投资少等。(3)泥沙淤积,大坝的综合效益下降;废弃旧坝威胁当地和大坝下游人员和财产安全;为鲑鱼溯河洄游提供条件,保护鲑鱼的生存环境,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法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导致水电比重下降;环保理念变化,罗讷河的整治逐渐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中心。13(2018海南五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清江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流经多个高山峡谷,自然落差达1 430 m,在宜都市汇入长江。清江全长约423 km,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 415 mm,并且集中在夏季,多暴雨。与

64、长江其他支流相比,清江含沙量较小。材料二清江干流恩施以下河段分三级开发,建成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三大水利枢纽。高坝洲库区形成以养殖大型匙吻鲟为重点的规模化养殖区。如图为清江流域图。(1)分析与长江其他支流相比,清江含沙量较小的原因。(2)分析清江流域选择梯级开发的原因。(3)分析高坝洲水利枢纽建成后,水域环境适宜水产养殖的原因。(4)宜昌市政府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取缔清江高坝洲库区约3.4万口网箱。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分析渔民不愿意拆除网箱的原因。问题:为顺利拆除网箱,政府部门应怎样做渔民的工作?解析:第(1)题,原因主要从植被和河流补给等方面分析。第(2)

65、题,先分析水能开发的条件,即流量、落差等;再分析梯级开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减少水库淹没区、减少移民数量等。第(3)题,主要从高坝洲水利枢纽的建成改变了水域面积、水流速度等方面分析。第(4)题,如果选择问题,主要从网箱投资、渔民收入等方面分析;如果选择问题,主要从宣传库区养殖危害、发放补贴、将养殖户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分析。答案:(1)植被覆盖率高;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下渗,河流中地下水补给量占比大。(2)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多峡谷,易建坝;梯级开发可减少水库淹没区及移民数量。(其他回答合理即可)(3)高坝洲水利枢纽建成后,形成面积较大的水库,为规模化养殖大型鱼类提供了空间;水流

66、速度变慢,有利于网箱固定,提高了养殖的安全性;泥沙含量减少,水质优良。(4)问题:网箱建设投资大;养殖是渔民的主要谋生手段和收入来源。或问题:宣传库区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政府给拆除网箱的渔民一定的补贴;对渔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积极帮扶养殖户就业;将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东北地区自然环境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自然条件(1)地貌格局呈半环状(3)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1农业生产条件(1

67、)自然资源优势(2)社会经济条件2农业布局的变化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问题原因耕地破坏生产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土地林、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毁林、毁草开荒及林区过度砍伐、草地过度放牧湿地环境破坏开垦沼泽地水土流失严重长时间大规模开发,黑土流失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程度较低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3)合理解决东北地

68、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教材外案例领悟好美国的农业生产(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2)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4)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温馨提示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

69、、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划分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序号农业带(区)序号农业带(区)乳畜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玉米带混合农业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4.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2有益尝试(1)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

70、、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2)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区域农业发展”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考点(一)种植业高考怎么考典例(2016全国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

71、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解析第(1)题,从题目材料中“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可知,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故选项B正确。第(2)题,根据题目材料可知,庄园经济“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可使现代茶庄园产品更多,效益更高,故选项C正确;因庄园经济是依托知名品牌发展起来的,因此“品牌更多”不是突出优势,故选项A错误;现代茶庄园生产优质产品,产品价格较高,故选项B错误;现代茶庄园是集约化、

72、生态化经营,往往投入更多,故选项D错误。答案(1)B(2)C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试题评价(1)材料信息广: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经营组织模式”,说明农业资源是关键;“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得到市场认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是正确解答第(1)题的基础,体现了高考对考生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考查。(2)命题立意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传统茶园的产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相关产业链,符合我国现阶段转方式、调结构的国家发展政策;庄园的生态化建设、旅游和文化的综合开发,则切合了

73、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由此可见,该试题立足我国现实国情,体现我国发展理念,命题立意之深显而易见。 类题怎么答一、种植业生产条件评价1自然条件(1)气候: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热带雨林气候

74、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2)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3)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条件距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分析的思路发展方向具体内容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

75、宜,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创造优良的生

76、态环境考点(二)养殖业高考怎么考典例(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如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题目

77、所给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大盐湖为高盐水域,适合卤虫生存;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湖水营养物质丰富。第(2)题,题目文字材料给出了本题答案,一方面,20世纪5070年代,卤虫需低温运输,运输难度大且运费高;另一方面,当时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狭小。第(3)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从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产量减少、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和近海水产养殖业技术不断提高等方面分析;由“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难得出大盐湖卤虫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第(4)题,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取决于个人观点,

78、注意选取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且理由充分即可。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大盐湖卤虫产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试题评价(1)背景之真

79、实:美国大盐湖,卤虫丰富,成群的候鸟在湖面上飞来飞去。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已崭露头角,80年代后,规模不断扩大。一幅农业蓬勃发展的景象,美的真实,如临其境。(2)设问之精巧:本题四个设问,分别从“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变化及影响、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展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类试题的分析思路完全吻合。(3)思维之严谨:高盐水域是卤虫的生存条件,材料中已说明大盐湖为内陆盐湖;藻类是卤虫的生长条件,如何获取该信息呢?阅读图,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可联想到河水中含有大量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水,富含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生长。由此可见,准确提取图文信息、知识灵活迁移应用是答题的关键,

80、对考生思维的严谨性要求较高。 类题怎么答一、我国农耕区养殖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1)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养殖业类型、品种多样化。(2)陆地上河湖众多,有陆地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2社会经济条件(1)劳动力丰富。(2)农耕业的种植业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料。(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4)国家政策的支持。(5)养殖业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二、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优越条件1自然条件(1)水域条件优越,陆地河湖面积广大,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和大陆架水域广阔。(2)纬度跨度大,水产养殖品种多。(3)入海河流多,海洋水产养殖饵料丰富。2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稠密、城市多,消费市场广阔。(2)交

81、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较高。(3)水产捕捞、加工技术较高。三、我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1个体家庭经营为主,农户分散养殖,生产规模小。2劳动力素质较低,养殖水平差异大,且提高难度大。3养殖业质量监督管理难度大,农产品质量难有保证,产量不稳。4信息渠道不畅通,养殖信息和产品销售信息缺乏及时更新。四、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养殖人员的就业和管理水平。2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从根源上提高养殖业的质量。3政策引导,推广家庭农业经营,构建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4加强质量监管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监管监控体系。5树立品牌形象,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考点(三)畜牧业高考怎么考典

82、例(2011全国卷节选)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 km2,平均海拔2 300 m,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解析甲区域位于祁连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处于南下气流迎风坡,降水多,有冰雪融水灌溉,利于牧草生长。甲区域位于农耕区和畜牧区的过渡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而其周围地区则由于自然、人为原因不适宜种植牧草,畜牧战马,因此甲区域在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

83、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试题评价(1)历地结合:中国上下五千年,而图中军马场有三千多年历史,可见其地位之重要。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一直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

84、地,这是历史知识。而分析其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考查的是地理知识。历地结合,命题设置不可谓不高。(2)古今结合:军马场,已随历史远去,分析军马场形成的自然条件从何入手?考生完全可以进行情景迁移(军马场类似于现代大牧场),用大牧场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去思考,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此可见,高考对考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类题怎么答一、我国畜牧业的地区分布和差异类型草场(饲料)生产对象生产方式分布地位牧区畜牧业内蒙古牧区草原草场三河马、三河牛放牧北方的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牧民生活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地新疆牧区山地草场细毛羊青海牧区高寒草场

85、牦牛西藏牧区高寒草场农耕区畜牧业作物秸秆、加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牲畜(猪、牛、羊)家禽(鸡、鸭、鹅)饲养东部农耕区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城乡居民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二、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有利因素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不利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载畜量低;草场沙化、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白灾”时常发生;鼠灾、蝗灾严重;草场保护和管理粗放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2018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

86、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完成12题。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 D增大昼夜温差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地表植被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温度防止果树烂根A BC D解析:1.C2.B第1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第2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则错误。故B正确。(2018河南百校联盟联考)

87、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35题。3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4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5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C土壤 D水分解析:3.C4.D5.D第3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

88、4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5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图1为库布齐沙漠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表示某集团在对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库布齐模式。读图完成68题。6库布齐沙漠地区气候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乱砍滥伐,植被

89、稀少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7图示地区种植甘草、苁蓉的优势条件是()A水源充足B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C地势平坦 D科技水平高8库布齐模式的优点有()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产业链长,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为协调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A BC D解析:6.D7.B8.B第6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库布齐沙漠地处我国西北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东部地形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第7题,由上题可知,图示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小,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第8题,读图可知,甘草、苁蓉种植促进了中药材

90、种植业(属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生物制药、生物制油产业(属第二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可排除。高原夏菜是夏季利用西北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的优质蔬菜。甘肃省兰州市海拔在1 5003 300 m,其生产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的高原夏菜,夏菜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据此完成911题。9兰州高原夏菜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A热量丰富B光照充足C生长期长 D气温年较差大10兰州高原夏菜主要供应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可能是()A东南沿海农业用地少,蔬菜产量低B高原夏菜品种多样,市场占有率高C南方夏季灾害多发,蔬菜供应短缺D高速运输发展迅速,运输成本降低11兰州高原夏菜发展

91、中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夏菜可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市场距离远,信息闭塞B流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C技术含量低,生产分散D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解析:9.B10.C11.A第9题,兰州夏菜品质优良主要是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夏菜生产集中在海拔在1 5003 300 m的高原,夏季气候温凉,生长期较短。第10题,夏季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多发,蔬菜产量低、品质不高,兰州高原夏菜弥补了东南沿海的蔬菜供应缺口。第11题,兰州远离销售市场,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影响夏菜销售。因此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夏菜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二、非选择题12(2018山东重点中学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

92、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玫瑰精油是制造高级香水的主要原料,大约4 000 kg玫瑰花出1 kg玫瑰精油,玫瑰精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称。全球品质最好的玫瑰花来自保加利亚的“玫瑰谷”。玫瑰谷是一东西长130 km、南北宽15 km、海拔约350 m的狭长地带。玫瑰谷北边是高出谷地1 600 m的巴尔干山脉,西南边山地有很多缺口。在我国有两个玫瑰谷:一是北京门头沟玫瑰谷,二是海南三亚玫瑰谷。材料二玫瑰喜冷怕热、爱阳又忌阳、开花期忌阳,喜水足肥丰、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玫瑰生长期和开花期均需足够的水。每年2月正当玫瑰发芽时,玫瑰谷里气候温和;56月正值玫瑰开花时,雨水充足,多云天气较多,几无烈日,空气湿度较大

93、,常有露水,这种天气既延长了开花期,又抑制了花中油质和易挥发成分的散失,这对于提高玫瑰精油的产量和质量非常关键。(1)分析黑海保加利亚沿岸海区冬季波涛汹涌的原因。(2)试分析保加利亚玫瑰谷盛产优质玫瑰的有利条件。(3)三亚玫瑰精油的品质明显不及保加利亚,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4)北京玫瑰精油的消费量很大,有人建议在北京门头沟扩大玫瑰花的种植规模,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阐明理由。解析:第(1)题,黑海西北部是辽阔的欧洲大陆,冬季形成高气压,东南部是干旱炎热的阿拉伯沙漠地区,冬季形成相对的低气压,河谷地形的狭管效应加剧了偏北风的风势。第(2)题,有利条件应主要从玫瑰的生长习性入手,结合气

94、候、地形、光照、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应主要从玫瑰的生长习性、三亚与保加利亚主要自然环境的差异方面分析。第(4)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若认为合理,应主要围绕经济效益去思考;若认为不合理,应围绕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去思考。答案:(1)黑海西北部是辽阔的欧洲大陆,冬季温度低,形成高气压,而黑海是一个辽阔的内陆海,其东南部是干旱炎热的阿拉伯沙漠地区,冬季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低气压,两地气压差异大,形成强烈的偏北风,黑海西北侧山脉之间发育有几条大河,河谷地形的狭管效应加剧了偏北风的风势,造成黑海保加利亚沿岸海区冬季波涛汹涌。(2)玫瑰谷地处中纬度,北部的巴尔干山脉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寒

95、风,山谷地带气候温和;巴尔干山脉南坡光照强;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排水条件好;玫瑰发芽时,地中海的暖湿气流顺着南部山地缺口进入山谷;玫瑰开花时,雨水充足,谷地内多云天气较多,几无烈日,光照弱,空气湿度较大,晚上气温降低,常有露水,花期长。(3)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季节变化大。(4)合理。理由:接近市场,可降低运费;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或不合理。理由:种植玫瑰需占用大量耕地,大城市周围耕地面积狭小;种植玫瑰需水量较大,扩大种植规模可能会与城市争水。)13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若羌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

96、。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74 195.05万元,其中红枣产业实现产值260 437.53万元。材料二枣树的生长习性:喜温树种;生长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喜光性强,需年日照时数在2 000小时以上;耐旱,年降水量不足100 mm也能正常生长发育;抗风力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抗盐碱、耐瘠薄。(1)结合若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红枣的生长习性,分析若羌地区适合枣树生长的气候方面的区位优势。(2)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仅以干果和

97、鲜果划分销售类型来看,简述两大产区各自适合的主要销售类型及原因。(3)若羌地区把枣树作为主要的防护林树种、退耕还林的经济林和城镇绿化的景观林。请你说说枣树的生态环境意义。解析:第(1)题,影响农业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照、气温(高低、日较差、年较差)、降水等,注意结合材料中红枣的习性回答。第(2)题,注意干果需要晾晒加工,但是具有易于运输的优点;而鲜果不易保存,对交通、保鲜和市场距离有较高要求。结合两地距离市场远近、晾晒的气候条件可回答。第(3)题,结合森林的生态意义回答。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闭塞,云量少,光照条件好;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年变化大,红枣耐寒、耐高温,抗大风能力

98、强,成活率高;从4月到10月,该地区气温高,适宜红枣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结果率高;该地气温的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品质好;该地区年降水量稀少,红枣的耐旱能力强,成活率高。(2)西北地区以干果销售为主。西北干燥,蒸发量大,自然晾干制作成本低;距离东部主要销售市场远,保存、运输时间长,鲜果运输成本高,利润低。中东部地区以鲜果销售为主。中东部人口多,销售量大,保存、销售和运输的时间短,品质好;中东部地区湿润,烘烤环节成本高。(3)防风固沙,保护绿洲,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区位分析资源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水资源丰富交

99、通水陆交通便利: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以及人工运河市场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是主要市场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1)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2)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需求量下降。(3)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改造传统工业。(2)发展新兴产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4大力开展环

100、境保护。温馨提示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限制传统工业的发展,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教材外案例领悟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能源结构与分类1结构我国能源以A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2分类特点类型可再生能源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可以再生,但开发利用超过其再生能力,会造成资源破坏甚至枯竭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二)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温馨提示我国

101、部分能源的开发条件新能源开发条件(资源优势)太阳能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太阳能资源风能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沿海地区夏季风风力强,利于风能开发水能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热能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多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温馨提示变输

102、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四)能源的综合利用(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三废”污染。2保护与治理措施(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2)调整产业结构: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说明:在分析“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相关问题时,常用到的术语有:能源

103、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能源资源的开发”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考点(一)区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高考怎么考典例(2014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年份200520082012GDP/亿元1 4002 2204 00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386114821448115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

104、重/%827972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解析第(1)题,由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及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知,大庆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大,而且采掘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从表中不同年份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即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采掘业占工业总

105、产值比重逐渐降低,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第(2)题,由材料可知,与大庆相比,玉门石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经济已经衰退。第(3)题,大庆区位较玉门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于玉门;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所以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我国大庆、玉门工业基地的现状、面临的问题

106、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命题落脚点考查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试题评价(1)主线清晰,设问严谨:本题遵循“现状特征分析问题分析可持续发展分析”这一主线来进行命制,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既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又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可见高考试题命制的严谨性。(2)梯度合理,探究深邃: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庆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中对企业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生产方式等)收到一定的效果;第二,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相关可持续发展的举措,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探究之深邃、时代感之强可见一斑,也从侧面反映出高考对“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学科特色的关注

107、。 类题怎么答一、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二、资源型工业区的发展过程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区域,产业结构往往以工业占据绝对地位,形成以区域优势矿产资源为中心的工业部门,区域经济兴起迅速,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地位的下降,该类型区域的发展即会陷入困境。发展历程往往为“繁荣衰落振兴”三个阶段。如鲁尔区的发展(如图所示):三、资源型工业区发展中的

108、问题及对策1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经济结构单一;(2)资源枯竭;(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用地紧张、交通拥挤。2应对措施(1)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3)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考点(二)区域新能源的综合开发高考怎么考典例(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

109、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解析第(1)题,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第(2)题,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第(3)题,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答案(1)与煤炭相比,

110、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风能资源的优势和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命题落脚点考查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试题评价(1)命题视角符合常规:本题分别从“开发风能的优势”“风电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风电场建设的不利区位条件”展开设问,属于常规设问

111、方式,有利于考生准确理清答题思路,快速准确作答。(2)命题背景切合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5年10月,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计划。高考在这一背景下进行试题命制,体现了其前瞻性和地理学科“有用性”的特点。 类题怎么答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2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3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

112、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4科学技术水平。二、太阳能、风能等电站建设的答题模板构建角度术语模板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如典例中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风力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多荒滩、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如典例中瓜州地区周围多戈壁、沙漠,地形平坦,地价低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如典例中瓜州位于西北地区,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需长距离输电,成本高科技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资金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如典

113、例中瓜州地区,风电成本高,而当地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A石家庄B桂林C拉萨 D鞍山2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利用区位优势,

114、建设特色中小城镇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 BC D解析:1.D2.A第1题,由题干中“荷兰病”的定义可知,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四个城市中只有钢铁城鞍山符合。第2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2018石家庄二中测试)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了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的煤炭就属于高铝煤炭。如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丰富 B

115、科技发达C原料、能源充足 D交通便利4图示产业链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主要优点有()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A BC D解析:3.C4.D第3题,电解铝厂是动力导向型企业,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可知,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原料、能源充足。第4题,读图可知,当地对铝材进行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火力发电需大量水资源,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部分废弃物被重新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以采矿业为主转变为以加工业为主,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2018天津模拟)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116、。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6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解析:5.B6.A第5题,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距冬季风源地近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第6题,注意生态意义,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

117、化工业为主。读图完成78题。7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煤、气、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A BC D8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BC D解析:7.C8.D第7题,图中显示榆林市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说法错误。第8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读云南省20132015年接纳风电规划表(单位:万千瓦),完成911题。年份2013年

118、2014年2015年风电可发电量54.0101.6173.2枯水年46.0100.41 618.7平水年41.089.3155.4丰水年39.376.481.69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A气候变化强风资源增多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10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1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有助于()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解决枯木季节水能不足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解析:9.B10.D11.C第9题,20132015年风力发电在枯水年发电量增长最大

119、,平水年次之,丰水年最少;而相应年份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河流流量,进而会影响水能发电量,当水电不足时,风电量就会增加,因此云南20132015年风电增加说明了水电发电量减少,故选B项。第10题,云南的水电、风电搭配有此消彼长的特点,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水电发电较多;而冬季降水最少,水力发电最少,风力发电最多。故选D项。第11题,风电属于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开采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同时煤炭中含硫矿较多,燃烧时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产生,污染大气;因此用风水互补要比火水互补的环境费用要低,进而会减少工业的生产成本。二、非选

120、择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库拉索岛原为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主岛,面积约444 km2,人口约15万。岛上气候干燥,水源靠海水淡化。库拉索岛是理想的炼油地点,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出口总值的95%,粮食、工业品主要依赖进口。库拉索岛1956年成为自由贸易区,威廉斯塔德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首府威廉斯塔德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旅游业、服务业以及与航运相关的商贸业对于岛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如图示意库拉索岛位置。(1)分析库拉索岛成为理想的炼油地点的条件。(2)简述库拉索岛发展炼油业的积极影响。(3)请为库拉索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库拉索岛成为理想的炼油地点的

121、条件可从原料(石油)、港口、交通位置、市场距离、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回答。第(2)题,可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回答。第(3)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从调整经济结构、延长产业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科技投入、解决生态问题等方面加以回答。答案:(1)临近委内瑞拉等主要石油开采国和出口国,原料来源丰富;拥有可供大型油轮停靠的天然良港;是巴拿马运河航线上的交通枢纽;靠近美国巨大消费市场;荷兰的资金、技术支持。(2)促进当地与炼油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完善。(3)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

122、金融业等,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延长石油工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和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淡水需求。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请填出E、F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3)与20世纪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解析:第(1)题,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市场、水源等角度分析,结合该地资源和能源分布可以很顺利地提炼出答案。第(2

123、)题,该产业属于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分析其意义要从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入手。第(3)题,分析该地环境问题及原因时应结合该地地理特征,图示是晋、陕、内蒙的交界处,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突出。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生产、生活活动可分析出环境问题的成因。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

124、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第五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2)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2城市化(1)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2)本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3)内涵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江苏省概况(1)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2)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

125、状(1)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较高,进程明显加快。(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4)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5)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2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1)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

126、有了稳固的基础。(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教材外案例领悟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表现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外迁工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2有利的地理条件(1)良好的区位。(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问题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127、全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2城市化进程(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

128、正在下降。(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2问题与对策问题对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高考怎么考典例(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如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如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

129、,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解析第(1)题,从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从深圳区位示意图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是靠近香港。

130、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以上海为依托,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大。第(3)题,对比分析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天津港口都有一定距离,其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快速交通及信息网络技术。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产业结构状况、三大新区的区位条件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试题评价(1)时代气息浓厚: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先后成立三大新区。本题分别以三大新区成立的背景、区位条

131、件为切入点进行命题,高考试题命制的时代感之强可见一斑。(2)学科特色鲜明:“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命题素材源于生活,知识理论源于教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用结合,特色鲜明。类题怎么答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分析方法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二、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

132、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三、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工业化、城市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

133、路。四、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合理布局能源资源丰富区区域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教育发达地区高新科技工业劳动力密集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区金属冶炼天然气丰富区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区际协作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处于发展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业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该国

134、属发达国家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ABC D2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 BC D解析:1.B2.B第1题,从图中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第三阶段下降),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错误,排除A、C;该国处于第三阶段后工业化时期,属于发达国家,正确;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提高,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正确。故选B项。第2题,该国为发达国家,阶段城市化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发展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故选B项。长江三角洲地

135、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34题。3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4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解析:3.B4.A第3题,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分布不平衡,南北低、中部高;中部

136、地区东西高、中间低。第4题,从图2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据此完成57题。5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是因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沿海地区,水源充足起步晚,规划较好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A BC D6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A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B特色农业发展迅速C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D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7山水城市是许多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山水指自然环境,城市指人工环

137、境,建设山水城市的目的是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居环境。关于广州要建成山水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A山水城市的一般意义是指城市要与自然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B山水城市的提出,具有生态学、城市气候学、美学、环境科学的意义C现在广州城内的建筑建得过密,居住、交通也过于拥挤,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D广州建立山水城市只要政府规划就可以执行,与建筑商无关解析:5.C6.C7.D第5题,海口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便于城市的绿化和美化,加上城市化起步较晚,规划较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相对较少。第6题,苏州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第7题,城市建设规划再好,

138、各建设单位不认真贯彻落实,只能是“纸上谈兵”。(2018石家庄二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89题。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

139、0052.350.870.52200120131.510.660.08200620101.102.131.35201120130.880.211.318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9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解析:8.A9.B第8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

140、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第9题,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2018长春七校联考)下面图甲为我国东部沿海某省19902015年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省1990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从1990年至2015年,该省()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产值降低B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

141、比重超过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的产值一直高于第二产业11下列关于该省城市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20052015年城市化速度快于19952005年B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C逆城市化现象普遍D目前已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解析:10.C11.B第10题,图甲反映的是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并不能反映产值的变化,排除A、D项。19952015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990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B项错误,C项正确。第11题,读图乙可知,20052015年该省城市化率增长速度慢于19952005年。目前,该省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并

142、未进入成熟阶段(后期阶段),我国尚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9902015年,该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二、非选择题12(2018银川重点中学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陶瓷产业能耗高,产出相对较低。潮州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却无法很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塑造区域品牌。由于潮州早期缺乏对土地的统一规划,企业布局出现“小而全”“遍地开花”的现象。(1)描述潮州陶瓷企业的分布特点。(2)分析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陶瓷产业的发展对潮州市的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

143、示意图可以从分布范围与沿交通线分布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主要从大气污染、资源浪费、用地紧张、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分析。第(3)题,工业化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答案:(1)潮州市的西南部陶瓷企业分布较为集中,东北部也有部分分布;主要沿交通线分布。(2)陶瓷烧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会排放大量废气,故可能遇到能源供应不足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区域缺少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可能遇到竞争力不足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可能遇到能源与原材料的浪费问题;用地紧张,占用大量耕地,可能遇到土地浪费问题;世界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等。(3)陶瓷工业的发展可大幅度提高潮州市的工

144、业化水平,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该地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扩张使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城市规模扩大。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建设长江经济带让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2014年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历史性进入了“三二一”时代。如图为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群分布图。(1)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及其社会经济优势。(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成渝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3)保证生态安全是

145、建设长江经济带首要问题。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长江三角洲市场、交通信息、政策、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判断其应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第(2)题,从资源、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角度概述成渝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第(3)题,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水源地、生态屏障,为此应在保护植被、湿地和防治水污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答案:(1)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优势: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2)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廉;市场广阔;政府支持。(3)保护天然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湿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