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桥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A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说法错误,所以B不正确,材料无从体现供需关系问题,所以C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在罗斯福新政时开创的,所以D不正确,依据材料“在少数企
2、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可以得出A项正确2.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答案】D考点:罗斯福新政背景。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胡佛“对经济的有限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A项措施不是对经济的干预。B项提高关税没有被罗斯福借鉴。C项不是干预措施。D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且被罗
3、斯福所借鉴,故选D项。3.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考点:罗斯福新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工程振兴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很显然工程振兴局就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思路:以工代赈,就是给你提供就业机会,来代替赈灾,避免不劳而获。所以本题答案是
4、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4.图1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图1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是在90年代以后,故排除B;二战后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黄金时期,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因素,故排除C、D。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经济普遍进入“滞胀”时期。所以应选A。5.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
5、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答案】B考点:社会保障制度。若选A,则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若选C,则不符合二战期间丘吉尔主张联苏的实际;由于二战,英国只是经济实力衰落,大国地位并没有衰落,D排除;B项是关于民众利益和民心向背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保守党惨败而工党获胜的主要原因。6.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
6、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答案】B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1921年,内战已经结束,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结束,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造成“严重的失败”。ACD均不符合1921年春天的苏俄国情,所以均不能选。7.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答案】D考点:新经济政策。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经济政策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符合材料中“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的措施,所以选D。苏联在工业化初期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指令制约,ABC说法不符合史实。C说法夸大了材料中措施的内容。8.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答案】C考点:工业化和农
8、业集体化。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内容。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C;选项A不符合材料的本意,如果是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认识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B和D的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差甚远,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
9、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然B、D不合题意要求。9.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考点:苏联的工业化。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斯大林这句话的意思是快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工业化,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A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应对内忧外患,故C项错误;此时,新经济政策已经废止,故D项错误。10.1952年
10、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答案】D考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34年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排除A;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9851991)采取了“加速发展战略”,排除B;材料并没有涉及世界农产品价格,排除C。材料讲的是1952年到1964年大概是在斯大林统治晚期和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政府收购农产品价格的变化,这是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所以答案选D。1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
11、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考点: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 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12.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A考点:
1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的信息,可知美国意图建立全球金融霸权,联系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故A项正确;BCD与题干“金融霸权”的信息不符,故排除。13.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答案】D考点:欧盟的扩大。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识记能力。本题的解决关键是图上欧盟的标志,依据这个可以排除ABC三项内容。AB两项内容在欧盟成立前有,所以时间不符合。北约是军事同盟,而欧盟是政
13、治经济联盟,所以排除C项。14.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答案】A考点:欧元。欧元的问世,使得欧盟成员国之间开始使用统一货币,这有利于欧盟成员国间形成统一的内部市场,但是欧元与贸易壁垒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会导致直接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变化,故选A,排除BC;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5.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
14、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答案】D考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片中反映的经济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而北美自由贸易区突出特征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16.图2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图2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答案】C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发展变化。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图表分析
15、能力。做此类题一要注意看时间,二要注意看数字或百分比的变化。也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在图表中都没有反映。 17.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答案】D考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难度
16、不大。根据漫画信息“真以为我不怕你哪!”和图片“WTO”,说明这一垄断企业受到了WTO的冲击。观察A、B、C、D四项内容,比较一下,只有D项说法比较科学。18.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答案】B考点:经济全球化。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
17、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择B项。A和C只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信息;D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19.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答案】D考点:全球化的影响。“都是同
18、一条船上的乘客”能体现A;“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体现的是B;“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能体现C;但是材料没有体现出D。20.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D考点:百家争鸣。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21.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
19、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答案】C考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存在,排除AB;西汉时期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把儒家思想融合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发展了新的儒学体系,并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通过选拔儒士为官员,在中央办太学,地方上有官府办学推广儒学,儒学从此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C项符合题意;朱熹适应时代的需要,把儒学发展为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D不选。2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0、答案】B考点:本题以一段材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 ,旨在 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礼” “刑”相为表里”可知材料强调将儒家 的“礼”和法家的“刑”相结合,排除 A 项,故 B 项正确;西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 位, C、D 两项表述错误2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21、答案】A考点:明清小说。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四书”是理学经典著作,从“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故A项正确;孔子权威地位动摇,科举制度弊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项错误;红楼梦反映的清代生活,故D项错误。2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叙述了:如果宰相
22、存在就能对君主进行劝谏。符合这一内容的为A项“限制君权”。B项“削弱相权”与材料中“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这一信息不符,故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而材料给出的是对君主进行“劝谏”,这并不意味着树立了人民主权,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故D项错误。2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
23、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A B C D 【答案】C考点: 四大发明。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说明还魂纸是将废纸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扩大了原料来源,“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降低了生产成本,正确。“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工序更为简单,错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还魂纸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错误。答案为C。26.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24、,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考点:四大发明。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27.“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25、,“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答案】C考点:宗法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回忆所学宗法制内容可知,分析选项: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关系,故排除A;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排除B;甲骨文中“ ”像宫室屋宇之形,则“”表示祖先牌位,故C项正确;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才建立皇帝制度的,与题干所在的时代不相符合,故排除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28.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
26、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 B C D【答案】D考点:书法。根据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A项为行书,B项为隶书,C项为小篆,D项为草书,只有D项符合“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标准。29.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答案】D考点: 中国古代的文学。综合归纳材料信息“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理想执着追求”“比兴手法”“南方楚文化”等,这些信息都指向屈原及其著作,离骚是屈原的著作,故只能选D项,排除A、B、C项30.清代有学
27、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士大夫、农、工、商贾”表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调
28、整工业的部分措施时间 项目 内容1933年8月5日 第一条 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 第二条 规定了生产规模和价格 第七条 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 1935年7月5日 雇员有组织集体谈判的权利 1938年6月25日 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 一一摘编自黄安年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专题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
29、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
30、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特点。 (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 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4分)(3)你对材料三中威尔斯的观点有何评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美 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4分)(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2分)【答案】考点:苏俄和美国的经济体制调整。(1)依据材料中的每项
31、内容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同时要结合教材中关于罗斯福新政内容来归纳整理,如“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可得出政府增加了投入,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等。(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的原因在于原来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带来的严重后果,生产遭到破坏,工农暴动频繁等。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大的区别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3)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认识明显的没有看清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4)计划和市场的认识要从计划和市场二者都是经济手段,本身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等角度进行分析。
32、 3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材料二 观察图片: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程颐 王守仁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近年来,韩国的影视剧大量涌入中国,风靡一时,形成所谓“韩流”。一些青少年摹仿韩剧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成为“哈韩”一族。而从部分韩国影视剧中,我们却能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韩国的影响。高丽大学韩国民俗大观指出:“至今
33、,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韩国人所具备的纯韩国人式的性格、思考方式、行为规范仍以此为准绳,儒教至今仍深深扎根于我们社会的基层。阅读后,请回答:从材料一的四幅图片中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8分)根据材料二图片中人物的生活时代和思想主张,把下列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好。(5分)人物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王守仁时代或朝代春秋战国西汉明朝主要的思想主张“仁”和“礼”,“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心学更新理学,自我修身以“致良知”,知行合一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未被统治者重视而在汉代却取得独尊地位?(5分)根据材料三概括
34、李贽的观点,李贽的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材料四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对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2分)【答案】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学对世界文化也具有重大影响;山东曲阜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8分,任意答出四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宋(1分) 仁政、民贵君轻。(2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弱肉强食,在纷争的局面中,统治者需要的是能迅速促使政权强大的方略,而儒家的思想不适应统治者争霸和国
35、家统一的需要,因而不被重视。(2分)西汉汉武帝时,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3分) 李贽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并开始动摇。(2分) 历史上中国儒家思想(儒学)对韩国(或答东亚国家)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至今这些国家的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仍然可以看到中国儒学的影子。(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儒家思想包含的传统美德仍具有现实意义。如仁爱之心、尊老爱幼、关爱生命、孝顺父母、体谅别人、尊重他人等美德。(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
36、利”、“诚信为本”)(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考点:(1)材料一的四幅图片主要是涉及到孔子和儒家文化和曲阜作为主要的儒家文化的代表地这些内容,可以从孔子的地位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曲阜的三孔旅游区等角度进行分析。(2)此题是填空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和主张需要十分熟练的记忆。(3)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未被重视和在西汉时期被重视的主要原因要从当时的环境进行分析。儒家思想强调统一、仁爱等思想不符合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潮流。但是在西汉时期已经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儒家文化维护专制统治的内容在加上董仲舒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了文化领域里的主流。(4)从材料“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可以看出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作为是非的标准,这反映了传统的儒家教条受到怀疑。(5)从韩国的影视作品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在某些领域至今依然有明显的体现。(6)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