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6 ,大小:1.65MB ,
资源ID:101123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112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岳麓版文档:模块二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岳麓版文档:模块二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宏观理清时序时序要清线索要明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一: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二: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

2、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四: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第13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2)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

3、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所有制。从春秋战国时起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4)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知能强化课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概念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

4、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2表现(1)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主要家畜: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2)从耒耜到曲辕犁: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精耕细作:春秋战国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秦汉以后,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唐代,出现了曲辕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灌溉技术:灌溉工具有翻车、筒车等。(3)水

5、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大禹治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古代农学著作中包含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3影响(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2)中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史学者说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铁产生影响的方式是大家所熟悉的。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

6、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1)形成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特点: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

7、耕女织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能力差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3)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3庄园经济土地来源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

8、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史学者说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三、土地制度从“国有

9、”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内容:土地国有;国王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2)瓦解: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成私田。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封地为私产,加上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3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

10、的分化。(3)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结果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1)王田制(王莽时期):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2)屯田制(曹魏时

11、期):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3)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封建政府曾颁布均田制。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

12、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史学者说明朝初期的生产关系移民屯田是明朝前期垦荒政策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朝多次采取措施,将农民从人多地少的狭乡(地狭人稠)组织起来,大批迁徙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进行屯田,这种屯田成为“民屯”,以别于军户的“军屯”。明太祖还强制命令农民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小块空隙土地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张岂之中国历史四、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

13、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2赋税制度(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2)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3)租调制:东汉末年,曹操进驻冀州后试行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

14、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4)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这样,即保证

15、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5)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6)“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

16、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3演变规

17、律(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4认识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

18、名为“黄宗羲定律”)。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由北方到南方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重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3)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19、。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3过程特征南移的表现魏晋以前:基础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魏晋南北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隋唐五代:开始南移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两宋:最终完成“苏

20、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明清:地位巩固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4影响城市交通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人才教育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21、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主题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22、”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选B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信息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南北发展不平衡性缩小,这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故选B项。材料没有提到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也不能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更不能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解析:选A由题目中“东吴”“南朝”可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无关。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C项错误。D项只是表现,并非原因。思维升华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以

24、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经济形态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1)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农业技术的进步、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等。命题者通常结合文献资料、历史传说、社会现象等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备考时应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3东晋南朝时期,

25、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解析:选C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小家庭大量出现,从根源上来说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故C项正确;D项只是题干反映出的历史表象,排除。4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与山林。”这体现出()A

26、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C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可知,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有着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未体现道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D项表述错误。5学者韩养民认为,秦统一六国后,原来六国贵族的后裔成为豪强地主,到西汉中期以后,汉政权培植起来的地方大姓也逐渐加入进来。该说法能够成为一家之言的制度因素在于()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分封制B宗法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C井田制与土地私有制并存D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并发展解

27、析:选D结合题意可知,此题探究的是秦汉时期豪强地主阶层逐步形成并不断壮大这一社会现象的制度因素。此时中国社会转型基本完成,井田制崩溃、分封制瓦解,宗法制虽然存在但再也不是维护统治的唯一纽带,而王位世袭制早在夏朝就已确立,据此排除A、B、C三项;豪强地主之所以成为一股社会势力,主要得益于他们“地主”的身份,该身份的制度保障是地主土地所有制,D项正确。思维升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反映。这就要求考生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要把握这一原理,从经济角度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或实质(例如第3题)。第4题,中国人对静谧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有关;欧洲诗歌中

28、常见牧野与山林则跟庄园经济盛行有关。另外还要注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小农经济下,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事实上,由于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以及封建政府沉重的赋税,农民的生活是非常凄苦的。如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6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田”

29、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反映出“田”本身是有价格的,说明当时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故D项正确。井田制逐步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并非西周,A项错误。材料中诸侯觐见周天子,并献上觐璋,说明周天子的权力受到尊重,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B、C两项错误。7(2018福建漳州八校联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社会现实B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解析:选D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

30、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故B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春秋时期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而增加社会劳动力,发展农业,征发兵役,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思维升华众所周知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周王所有,这是从国家整体而言的,相对而言,当时,土地并非稀缺资源,很多相对落后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并不明确,随着水利和交通的发展,许多荒芜的土地的价值开始上升,这些土地实际上是私有的,是可以买卖的(如第6题)。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战乱频发,瘟疫时发,生产力低下,所以,人口一直是社

31、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第7题,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更要深刻认识小农经济条件下统治者制定法令制度保障人口增长的主观动机。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思考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口在数量上和区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教你读史史料一中不同区域人口数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趋势,可结合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提示趋势: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呈现“南增北减”。原因: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

32、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史料二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身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思考史料二认为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内环境,而且更受制于外环境的影响。史料二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

33、你如何认识史料二的观点?教你读史史料二可据省略号分层,第一层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环境;第二层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外环境;材料最后一层为归纳总结性内容,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提示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认识:我国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早期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知能强化课天工物华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主要部门(1)金属冶炼:青铜冶铸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被称为“青铜时代”钢铁冶炼产生: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燃料: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

34、铁,明朝流行(2)丝棉纺织: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棉纺织业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棉纺织先进技术,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3)陶瓷制造:制陶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制瓷东汉晚期人们烧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时期人们成功烧制出白瓷;元代开始出现彩瓷2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影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

35、管理,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特点:产品主要是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分工细密,从征役制发展到雇募制。(3)私营手工业: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唐宋以来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中叶以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特点: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史学者说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

36、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3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条件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4官营手工业及“匠户”的演变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西汉政府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东西织室、齐郡设“三服

37、官”(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需要)唐代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担官方的工役明中期后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 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清朝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5政府管理的措施(1)西周:工商食官,西周时期的手工业者和商贾由官府统一,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

38、和贸易。也有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官来吃饭。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2)秦汉以后,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制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入籍匠户世代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工匠中有许多是由官奴婢转成的,特别是织室、绣房中的女工,其实依然是女奴。6手工业的外传及影响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誉称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洲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1我

39、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

40、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聚焦主题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佃客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盐铁专卖制

41、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解析:选B材料虽然提到了豪强地主庄园冶铁、制盐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庄园在官家经营之外,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手工业,出现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现象,这说明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D项夸大材料内涵,排除。2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

42、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水平最高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解析:选A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需要,而民营手工业从事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利润,其与市场联系更紧密,故其发展较快,甚至在许多行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思维升华以上两题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手工业类型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手工业生产各具特点,故命题人往往依据不同时代社会经济的具体表现,设置不同材料来考查古代手工业的时代特点。复习备考时需注意梳理不同时期三种类型手工业的发展特点(如汉代田庄手工业、明清私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等)及其产

43、生发展的时间。(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和监督手工业生产。(2)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在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3)此后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鼎足而立的三种经营形态。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3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上述记载()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解析:选B材料表明工匠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以为生计,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

44、点,故选B项。A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在“家族之间”,D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均可排除。4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锦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解析:选C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行会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意在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利于部

45、门间联系,故C项正确,D项错误。思维升华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封闭性中国古代手工业“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体现了其封闭性特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创造主体是一些富有经验、心灵手巧的工匠,而这些工匠存在自身的弱点与缺陷,如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他们的技术大都来自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摸索和经验,这本身就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2)我国历史上工匠技术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无疑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3)唐宋以来行会(行会指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一种手工业的同业团体兴起,由同一行业的工人组成,订有行

46、规,调解行会内部纠纷,对外办理交涉。行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行会后期的规定,不只限制了自由竞争,限制了从业人员数量,限制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也限制了新生产工具的应用。)的出现与发展,为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又添一道枷锁。以上三个方面共同导致了手工业技术具有显著的封闭性特征。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5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能够说明当时()A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B官吏生活比较腐败C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丝织业比较发达解析:选D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织素”“

47、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可知当时丝织业比较发达,D项正确。这些记载只与刘兰芝的个人遭遇有关,并不能反映所有妇女的社会地位,据此排除A项;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汉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业,C项说法错误,排除。6(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解析:选A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

48、用磁石的吸附功能,减少釉水中含有的铁屑,即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方的青瓷,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叙述白瓷的烧制过程,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D项错误。思维升华以上两题关乎两大热点: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冶金、纺织、制瓷等领域创造了极高的成就,解题时需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把握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铁业的分布状况及成就;二是“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瓷器、茶叶是古代中西贸易中三大主要商品,在复习备考中要尤为关注。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考过什么20102017

49、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考点卷别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全国卷2016汉代庄园经济;2015小农经济;2015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2015经济重心南移2017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全国卷2017经济重心南移; 2016宋代土地政策调整; 2015唐宋经济重心南移;2013宋代“不抑兼并”全国卷2017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7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2016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全国卷2012抑制土地兼并 2010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考情分析新课标全国卷对农业的考查,偏重于古代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状况,这也是复习备考的核心所在。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注重从经济文明演进的角度

50、考查农业发展的影响;注重从农户角色的变化角度考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新课标全国卷在重视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拓展挖掘教材之外的知识,以补充完善古代史的知识体系。如以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为载体,考查教材未涉及的知识点汉代庄园经济。再如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查明末“用工荒”的原因,将社会热点融入历史问题的考查之中,润物细无声,非常巧妙。怎样考的1(2017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

51、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选C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2(2017全国卷)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

52、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解析:选C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项;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项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解读材料。3(2017全国卷)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解析:

53、选A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项。4.(2016全国卷)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

54、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5(2016全国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

55、依附关系强化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6(2016全国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

56、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D项。7(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57、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均排除。8(2015全国卷)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

58、.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9(2015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

59、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10(2015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

60、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11(2013全国卷)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选D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1、,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错误;宋代流民问题严重大多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与“不抑兼并”的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项错误;“不抑兼并”的政策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故D项符合题意。12(2012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选C材料表明汉武

62、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田宅逾制”的情况,并迁豪族到长安附近居住以加强管理,防止地方土地兼并过于严重,故答案为C。规律总结 本讲内容涉及考点多,选材丰富多样。但整体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描述社会现象来探究原因和影响,考查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如第1、4、5、6、9、10、11、12题;二是以文献记载为依托,注重考查中国农业发展成果,如第2、7题;三是以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对史籍年表体裁的传承,如第3、8题;四是以考古遗存创设情境,考查史料实证能力,如第4题。试题以历史核心素养考查立意,将价值观引领、热点渗透、学术成果运用融于题中,暗合新考纲特别提出的“立

63、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明确了四层考查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和四方面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还可能怎样考学术立意: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中以农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和家族制度、农业政策思想、辩证法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论述深刻,而且对当代有诸多警醒和借鉴。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管理思想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既要做好政府的宏观管理,又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促进人地关系协调,保持生态平衡,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呼应热点:试题不刻意回避热点,而且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立足知

64、识和能力考核为目标设计问题、组织答案,命题注重正确引导考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古代农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人口变动、生活变迁及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等,可与现代经济发展呈现的热点问题相联系。命题者还热衷于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新成果转换成为高考试题,备考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热点预测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解析:选B铁犁牛耕技

65、术虽然代表生产力的提高,但只是耕作效率的提高,不一定能够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重农政策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小农生产体现为小块土地的耕作,但如果没有精耕细作,仍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D项错误。2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有助于国家培养人才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地方有效管理解析:选D王国问题指的是西汉时

66、期地方的诸侯割据一方,威胁到中央的统治,田庄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田庄兴办教育,并未说明为国家培养人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田庄的描述,特别是“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不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田庄有自家的宾客附徒,可以“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对地方的影响极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D项正确。3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农业生产力的革新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C粮食产量

67、大幅提高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解析:选C“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故C项正确;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手工业领域,而不是农业领域,故D项错误;A、B两项均不是主要影响。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中现象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

68、要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并非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故D项错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解析:选D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

69、C项错误;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D项正确。2(2018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富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徭役者也。”中国古代“富民”()A富民没有特权,只是平民B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C是“四民”中的“士”阶层D像官僚阶层那样拥有免税权解析:选A“(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可知古代的富民没有什么特权,故A项正确;“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只能说和其他人一起承担赋役,故B项错误

70、;“士”是指读书人或有一定社会地位(做官)的人,故C项错误;“夫所谓富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徭役者也”说明没有免税权,故D项错误。3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解析:选C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地主田庄的家庭事务安排,意在说明田庄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基本都是自己生产,可以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

71、均未体现。4(2018衡水联考)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地区时间淮南区浙西区浙东区宣歙区总计唐前期8129029唐后期173326783A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解析:选B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体现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兴建水利工程,说明农业并未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反映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未说明江南地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5下图为

72、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和人均田亩数量的变化,不是耕地面积的减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可能是高产作物的引进等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中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步减弱的,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基本是铁犁牛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6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

73、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 )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B“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处于第三位,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的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7“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

74、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解析:选C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并不是假冒官营产品本身,故A项错误;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是为了促进自身保证产品质量,也从而提高自身知名度,故C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8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B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C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D中国瓷器

75、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解析:选D单纯依靠题干材料无法看出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的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在强调中国瓷器融入了欧式元素,而不是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动力,故B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了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可以看出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故D项正确。9(2018洛阳统考)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76、)A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B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合并征收银两”“取消人头税”可知明清赋税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A项正确。10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解析:选A根据“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知短期雇工并未被政府列为雇工,而是以平民论处,这说明雇主与

77、短期雇工间可以实现自由雇佣,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11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解析:选C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雇佣关系,因此不能推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匠户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说明手工业生

78、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变化,故D项错误。12乾隆以后,一些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 )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解析:选A“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可知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农业生

79、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农民交租的形态,故C项错误;清代国家政策为重农抑商,与材料经济形态不符合,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

80、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15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

81、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民生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结答案。答案:(1)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

82、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陕西临潼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铁戟2件铁剑1把铁匕首1件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铁铤铜镞80件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 751件,其中兵器1 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

83、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12分)解析:从材料“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和“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可总结观点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和“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论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

84、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示例二观点: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国开始使用铁器以及冶铁术的发明年代。秦代铁兵器在秦军兵器中所占比例小,汉初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中的铁兵器占墓葬总兵器比例不足10%,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使用犁壁

85、,西汉的高炉炼钢和炒钢技术,表明西汉中期我国铁器使用范围和冶铁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总结:铁器开始使用年代、冶铁术的发明年代和进入铁器时代的年代,这三者是有区别的。西汉中期,我国铁农具、铁兵器日益增多,冶铁技术也明显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第14讲中国古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2)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

86、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3)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业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5)“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知能强化课“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原始商业原始社会末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

87、为,产生了原始商业商周时期商朝出现专职商人和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丰富,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隋唐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宋元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朝出现新高峰,广泛流通纸币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白银广泛使用;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二、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2由杂乱形状

88、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诸侯国各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营,这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

89、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频繁,货币流通额增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市的位置、时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1)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

90、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2)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政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都城长安城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1)城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2)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以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最著名2城市发展(1)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南方:临安、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史学者说明朝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

91、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四、对外贸易1表现(1)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外贸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由政府特许的“十

92、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1)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3)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3古代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

93、港口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3)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中国古代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4)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史学者说明朝对外交流明朝初期的皇帝并没有急于赶走在中国居住的大量外国人,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受到严密监管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从事贸易活动,在那

94、里他们用珍珠、宝石、香料、棉织品以及玳瑁壳、兽皮之类的异国产品,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产品,明朝初期还展示了宋朝时期建立的强大的中国海军,允许中国的商人参与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海外贸易。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一、古代商业的发展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1)变化规律: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经营领域的变化:

95、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2)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货币种类丰富:宋朝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

96、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都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二、古代城市的发展1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宋元:逐步放松。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

97、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影响古代中国都城选址的因素经济因素古代都城一般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物产较为富饶的地区,以利于都城的物资供应,这是影响古代都城选址的主要因素。古都长安、南京、杭州、洛阳、开封都具有上述优势政治因素古代都城选址多考虑“居中”原则,从中国古代多朝都城来看,长安、洛阳、北京等,都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区,这样有利于确保国家统治政权的集中,同时又能辐射全国军事因素都城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中心,其军事地位决定了国家的安危,这显然是明成祖选址北京考虑的主要因素历史因素一些都城曾长期处于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从而被视为正统王朝安置国本之地3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城市功

98、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聚焦主题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

99、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解析:选C题干中该官员奏折的大致含义是:岭南乡村,隔一天就会有集市,被称为“墟市”,请皇帝您降旨,让他们到城市里去进行交易;而宋太宗回答得很干脆:你这就是在扰民,不要去改变这种情况。“间日”是隔一天的意思,而A项强调的是“每天”,故排除A项;乡村市场的繁荣是材料所述的现象,不是反映的实质,故排除B项;君臣之间的一问一答,看似简单,实质上蕴含了两种不同的管理经济的手段,即大臣想要“严管”,遭太宗反对,即太宗走的是“宽松”路线,故选择C项;本题与“坊市制”无关,故排除D项。2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会聚于城镇,促

100、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饭馆、酒馆、娱乐服务业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选B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增加,这是与该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故选B项。江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影响,A项错误;据材料内容无法推断出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明清时期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呈现分立态势。思维升华宋元明清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从宋元到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为发达时期,高考对其考查相对较

101、为集中。上述两题从不同侧面考查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隐性考查这一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宋代至明清发生了三次商业革命分别指的是:(1)第一次宋代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如第1题);出现全国性的著名城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第二次明清(前期)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如第2题);出现商帮。(3)第三次商业革命是指晚清出现的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二、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3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

102、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解析:选B材料信息“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说明民间私发纸币出现弊端,故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交子”由民间富商首先发行,D项错误。4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 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 098 285锭,每人合13 1

103、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选C材料反映纸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这种状况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扩大贫富差距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削弱了政权统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错误。5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

104、认可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解析:选A中国古代纸币未成为主要货币,除官方滥发纸币失去民心等直接原因外,更有深层次的因素,那就是明清社会趋向封闭保守,经济活跃性衰退,对货币流通量需求减少,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思维升华与纸币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纸币这一历史知识,教材仅提到:北宋“交子”产生,是我国最早的纸币。因为纸币的产生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所以,这一知识点备受命题者青睐,比如上述三题分别考查了宋、元、明清纸币发行状况及影响。(1)纸币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纸币的功能一是促进国家商品流通,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是纸币作为统一国家市场的基本形式的工具;三是纸币为彰显国家政

105、权的合法性的存在。古代中国纸币的发行的现实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确实起到上述功能,二是纸币发行成为掠夺社会财富的手段,其作用必然削弱其政权的发展基础。(2)古代纸币难以通行原因:发行纸币的目的应该定位于方便市场流通、活跃和完善金融市场,而不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或者临时用来聚财敛财的工具。所以,发行程序应当极为严格,发行额度应当科学计算,没有计划和节制的滥发其实是把纸币变成了一种面向整个社会的强迫性公债,必然使其失去信誉,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元明两朝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最终以恢复实物货币告终。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他国家,城

106、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解析:选C明清时期小农经济虽然占主导地位,但已受到手工业、商业的较大冲击,对于人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江南纺织业部门中,对于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大都市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对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7史

107、料记载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有的“先儒后贾”,有的“先贾后儒”,有的“亦贾亦儒”。这表明当时徽州地区()A重农抑商政策破产B官商勾结现象严重C社会结构发生变动D商人社会地位下降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先儒后贾”“先贾后儒”“亦贾亦儒”等信息,可得出这些商人兼有士人身份,打破了士农工商分立的阶层限制,即出现了士商结合的新群体,故选C项。材料内容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排除A项。商人兼有士人身份不等于官商勾结,故排除B项。新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排除D项。思维升华市镇经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市镇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热点。第6题则是以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热点切入考查明清时期市镇

108、发展的影响。(1)分类:明清时期大量涌现的市镇基本上可分三类:手工业市镇、商业市镇、交通市镇。(2)影响:市镇经济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市镇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生联系的媒介;市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进程;市镇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产生冲击。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四、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8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

109、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B理学的形成,满足了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解析:选C由“开封市民”可知其直接推动因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农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理学的形成,抑制了市民的欲望,B项错误;宋朝坊市制的突破,夜市的出现,是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市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与西方的影响无关,D项错误。9“从宋代直到20世纪,尽管有了长途贸易和意义重大的城市化过程,却不存在政治上活跃的商人阶级。”造成这一状况的政策原因在于()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当时社会生

110、产力水平相对较低C士人阶层对商业的鄙视和排斥D历代政府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D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知,宋代以来商业发展已达到一定高度,而商人却没有参与到国家政权中。A、B两项与此无直接联系,排除;C、D两项都属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居主导地位,符合题意,排除C项,答案为D项。10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C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解析:选C材料中

111、徽州之所以出现“田少而值昂”的情形,是因为徽商固守“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价值观念,将大量金钱用来购置土地,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必然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C项正确。A项是徽州土地价格上涨的原因,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D项错误。思维升华原因型选择题解题技法原因型选择题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直接

112、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如第8题)。在分析原因类试题时还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如第9题,虽然政治层面的问题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但设问中有明显的限定词“政策”,故审清设问再分析原因是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厘清题干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如第10题,要求分析的是“果”,而不是“因”。因此,备考时明确这种因果、主次、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更是关键一步。五、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唐宋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的例证思考(1)根据图1、图2分析,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

113、治理念?(2)图2与图1相比,在城市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1)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2)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削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知能强化课“以末敛财,以本守之”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1)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的问题。(2)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巩固封建统治。2表现(1)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

114、工商业发展。(2)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政策。(3)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3措施(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4松动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如商人参加科举,宋代的榜下“捉婿”之风等。5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

115、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学者说“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重农则商业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康晶晶、张增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再析以西汉为例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响“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

116、官民私自下海;不许片板下海三、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史学者说清代

117、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于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虽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之前,中国的君主和官、绅、商都不会觉察到其中的毛病。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四、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1)农业:当时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加上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异常活跃。(4)城市:工商业市镇兴起。(5)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6)明清盛世的综合

118、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2资本主义萌芽(1)标志:明中叶以后,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2)特点: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3)地位:只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4)迟滞因素: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明清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官府“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3近代前夜的危机(1)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2

119、)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西方工业文明巨大飞跃。(3)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聚焦主题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1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解析:选C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

120、位低下,故A、B两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出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项错误。2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这一现象说明()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解析:选B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趋于消失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工商业阶层在宋代、明代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

121、高,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B项正确;题中提到的是对商人地位贬低的松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直存在抑商现象,故D项错误。思维升华辩证看待重农抑商政策以上两题考查古代商业政策的灵活执行,突破了学生的固化思维,应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具体分析就是“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和社会意识“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分析:(1)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

122、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首先,“抑商”主要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而非不加区别的绝对抑制,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展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其次,“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对内以重税、关卡、官营、矿禁等手段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对外以“海禁”等政策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二、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3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

123、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解析:选A材料“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海禁”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是有条件的限制。虽然明朝实施“海禁”,但明朝商品经济是繁荣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就是最好明证。故A项正确。4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颁布法令,规定在政府允许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进口税和出口税,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A标志着古代海禁政策终结B加速了世界白银流向中国C促进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D促进了中国经济质的飞跃解析:选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567年大明王朝采取了开放海禁

124、的政策,但海禁政策并未终结,故排除A项;开放海禁政策,促进了中国商品向世界的销售,结合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贸易经济联系加强时期,中国经济水平世界最高,经济总量最大,中外贸易中国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答案为B项;暂时性的开关很快被严厉的闭关政策取代,中国未融入世界市场,经济未有质的变化,排除C、D两项。5福建的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A消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解析:选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福建人靠海洋获利生存,海禁导致民众贫困转而变为

125、盗贼。由此可知谭纶主张放弃海禁,从根源上清除闽人为盗现象,故选B项。思维升华废弛多变的明朝“海禁”以上三题表明明代并不是一直实行“海禁”政策,而是废弛多变,具体总结如下:(1)洪武年间:为防沿海敌对势力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2)明永乐年间:虽有郑和下西洋,但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后随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3)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海禁”与闭关锁国,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同时使中

126、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从而落后于世界潮流。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思考依据史料一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教你读史史料一意在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提示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史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

127、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思考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教你读史史料二分两层意思。第一句为一层,着眼于消灭反明势力;第二、三句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提示明廷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考过什么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考点卷别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

128、”和“海禁”政策全国卷2017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等级秩序的冲击2014清代海禁前的对外贸易;2013我国自古对海洋利用的史实和相关政策全国卷2017春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2015明朝迁都促进贸易发展; 2014宋代交子的功能;2013明朝长途贸易全国卷全国卷2012明代后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011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使用; 2010明宝钞考情分析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两大方面,属于高频考点。从考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怎样考的1

129、(2017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选B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2(2017全国卷)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

130、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选A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3(2015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

131、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4(2014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

132、A据材料中的“私为券”“不能偿所负”可知,交子并非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而是一种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证券,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交子引发了民间的商业纠纷,B项错误;交子的产生和使用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错误。5(2014全国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选A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

133、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故A项最符合题意。6(2013全国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选D本题考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材料看,南方和北方的商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7(2012全国卷)明后

134、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8(2011全国卷)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

135、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地图信息可知,黄河流域主要使用绢、帛作为货币,这说明南北朝时期该地战争频繁,人们对国家的货币不信任,于是使用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即国家发行的货币,这说明人们对国家比较信任,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社会稳定,D项正确。隋朝时期,经济重心尚在北方,还没有完成向南方的转移,A项不正确;B项与地图的信息无关;C项在地图中没有体现。9(2010全国卷)下面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

136、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上表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解析:选A本题考查明代货币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片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只有A项符合题目材料的内容。规律总结本讲的高考试题素养立意的趋向明显,如第1题,从明朝饮食器具使用的变化上考查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第2题通过对地图的识读考查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

137、第3题通过政治中心转移角度考查政治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7题从社会阶层变动角度考查经济发展的影响;第8题通过引用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判断当时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第9题运用土地买卖契约使用通货类别考查明朝货币的发展。 还可能怎样考学术立意: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唐宋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要组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不仅有适应自然经济的一面,也有适应商品货币经济的一面。它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具有规范市场经济的作用;二是具有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启发借鉴作用;三是具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发借鉴作用。

138、呼应热点: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与实践,既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弘扬,又为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并在完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中,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使之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反思国家行为体在构建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和意义,对建设新世纪促进文明沟通和经济发展“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热点预测1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A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解析:选B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经

139、济得到了发展,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抑制了工商业发展,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秦国和其他诸侯国有正常的交往,故C项错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完成了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2“明朝中期以后,以省、府甚至以州、县为单位的同业行会,与日俱增地普遍设立在京师与各地的商业中心。”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A手工业分工的日益细密B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C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活跃D水陆交通业的不断发展解析:选C根据材料“以省、府甚至以州、县为单位的同业行会普遍设立在京师与各地的商业中心”反映了地域性商人群体日趋活跃,广泛分布于京师及各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故C项正确。3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

140、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解析:选B明清时期出现了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可知清朝的商品经济要比宋代更为繁荣,故A项错误;乾隆时期,宋代货币依然在台湾广为流通,说明两岸交往尚不密切,故B项正确;台湾被收复之后,海峡两岸的货币体系必然是一致的,故C项错误;宋代以后台湾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无法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4白银资本载:“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

141、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这表明东南沿海( )A农业经济转型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C经济地位上升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600年”可以判断是明朝,根据材料中“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说明丝绸业的发达导致经济作物种植增多,土地使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以农促商的理念D“工商

142、皆本”的主张解析:选B题目中体现的是国家在农业与商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体现了管仲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B项正确。2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文景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时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说明文景时期商业的发展( )A强化了政府的抑商政策B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解析:选B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可知,文景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出现日益松弛而非强化的迹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可知,商业的兴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有关政府财政

143、收入的阐述,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奠基时期,故D项错误。3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咸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解析:选A在孝惠、高后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商贾子孙后代仍不能充任官吏,而到了汉武帝,大商贾获得了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资格,故A项正确。4(2018辽宁重点高中联考)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

144、业区的“市”内,而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A农业的发展B理学的形成C坊市制的变化D手工业的进步解析:选C市、坊分布在城市,故不能体现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伦理道德,自身修养,与材料中案件多发于坊市无关,故B项错误;宋代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故“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故C项正确;手工业发展不能体现唐朝与宋代坊市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5(2018南京调研)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区

145、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解析:选D“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未提及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故A项错误,D项正确;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与材料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不符,故B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税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6(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世,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A长途贩运比较发达B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C福建丝织业发展快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福建同安县市场上充满苏杭等

146、外地的绸缎,可知当时商品长途贩运发达,商品可以运销各地,故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出同安县有各种商品,不能说明其是福建的商贸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杭等地丝绸在同安县销售,不能反映出福建丝织业发展快,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同安县有外地的商品,不能说明当时的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故D项错误。7(2018黄石调研)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量说明()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

147、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解析:选A集市主要产生在城乡结合地带,是农民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地方集市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南北交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方集市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8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

148、商大贾势力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解析:选C“与民争利”不能准确反映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不同时期盐业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实现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便于国家管理,故B项错误;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政策有所调整,但究其本质,统治者都是为了管控经济秩序,安定国计民生,指导思想一脉相承,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增加成本的信息,故D项错误。9据载,“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唐律定为徙罪,明律改为杖罪,明中叶之后实际流于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法律的调节作用日趋弱化C国家对人身控制的不断加强D个性解

149、放思潮的逐步发展解析:选A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是法律的弱化,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国家对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是强调个性解放,故D项错误。10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C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D揭示了“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解析:选D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尽管西汉时桑弘羊提出农商并

150、重,但并未推广,所以到宋代仍有很多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说明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封建社会“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故D项正确。11乾隆认为:“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于是下旨:“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这一措施( )A使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B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C彻底解决了粮价上涨问题D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松动解析:选B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表明了政府放松了对“贩米”的监管和控制,有利于解决粮价上涨问题,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关,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重农抑商政策并未

151、松动,故D项错误。12清雍正元年规定各省赴海贸易商船必须在大桅上截一半“各照省份油饰”,江南用青油漆饰,浙江用白油漆饰,福建用绿油漆饰,广东用红油漆饰,然后须经查验无误,方得放行。这说明()A朝贡贸易的仪式十分烦琐B政府限制商民赴海外贸易C各省对外贸易产品差异较大D当时全面开放沿海对外贸易解析:选B从材料看,各省进行对外贸易时需要在船的大桅上装饰一定颜色的油饰,据此推断此举可能是方便辨认各省的船只,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是官方统一的朝贡贸易,更不能说明这是仪式,辨认各省船只,再经查验,有管理的意图,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方得放行”,可知并不是禁止商船去海外,而是加强管理,再根据材料中的油饰和查验,

152、可知属于限制商民赴海外贸易,故选B项。油饰并不是对外贸易的产品,材料也没有反映其他对外贸易产品,故排除C项。材料中只涉及几个东南的省份,而且开放程度上也是有限制的,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材料二

153、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

154、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15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

155、、二,从丝绸之路的范围、交易的内容和交往的对象上比较概括归纳“变化”所在。结合材料二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分别概括其影响。第(2)问,对于汉唐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联系汉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一般来说从政治、政策、开明程度、经济水平与商人的贡献展开叙述即可。答案:(1)变化: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影响: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增加国家

156、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2)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需要四大要素: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二是技术推动;三是充分的商品化经济;四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自己的土壤。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据材料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论证上述观点。

157、(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其他观点均可,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可以认为该观点正确,也可以认为该观点错误,最重要的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果认为该观点不正确,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论述中国在当时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如果认为该观点正确则重点论述中国在这些方面具备的条件。答案:示例一观点:材料观点不正确。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充分。手工工场没有成为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商业资

158、本转向购置田产,资金不足。思想观念落后,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人丧失进取精神。综上所述,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条件。示例二观点:材料观点正确。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流动。发达的农业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手工业生产规模宏大,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发达;一定的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充足的货币条件;海外市场的拓展,表明中国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工商皆本”新思想产生,商人社会地位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明

159、清时期中国已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没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单元提能纵引横联贯通主干知识一个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变;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三大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

160、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针对训练1(2018贵州联考)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解析:选A从图表可知,铁制农具包括犁铧、锸、铲、锄等,表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A项正确;从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

161、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中不能得出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也无法得知这些铁制农具的来源,更无法得出铁器是否已经得到全面推广,故B、C、D三项错误。二、中国古代各时期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针

162、对训练2(2018贵州联考)一首描述嘉陵江水磨作坊的宋诗写道:“激水为硙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虚无人。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宋诗这一描述表明此时()A生产中人力的作用渐弱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纺织业分布于江河附近D手工业已使用自动化技术解析:选D材料仅仅体现的是水磨作坊一个领域人力的变化,未体现其他生产领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宋诗描写的水磨作坊是磨面的,不是纺织业,故C项错误;“麦入面出虚无人”是对水磨作坊自动化技术的描写,故D项正确。一、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中国西方经济

163、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政治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思想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针对训练3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C坚持维护国家安全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选D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是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清朝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故B项错误;

164、从“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可知,清政府防止外国人进入广州是防止其在广州长期生活,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采取措施限制与外国的交往程度,故D项正确。二、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和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比较宋元明清西方表现宋元: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特

165、点发展水平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市场范围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影响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针对训练4(2018河北“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

166、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他们似乎在这个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据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材料二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

167、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

168、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两国社会转型影响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内容对比分析概括。第(2)问,结合所学,从两国经济、阶级、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同:商业发达;都具有自治功能;慈善事业发展。异:双林镇: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高;国内市场大;商帮、会馆的推动作用大;社会阶层变化大;士绅占据主导地位。威尼斯:社会阶层固定单一;国外市场大;金融业发达;独立自治;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2)原因中国: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士绅化的商人成为封建王朝强化社会治理的力量,维护了封建统治,商人没有转化为资产阶级;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169、产生和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和壮大;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扩展,形成了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主观题第1题专题研究常考题点及答题规范命题热点要知晓本单元从哪些角度考怎样考考什么必备哪些知识新史观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社会史是一种运用新方法、从新角度对历史加以解释的史学研究范式。明清社会史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人口、家庭、宗族、社会结构等领域纵向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方面的演变以及历史启示中国古代手工业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方面的演变以及历史启示中国古代商业的演变以及历史启示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历史启示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生产结构、经营方

170、式、土地制度的表现和演变古代手工业技术发展、经营方式及其演变古代商业在贸易、货币、商人群体、城市等方面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新热点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新成果有些学者提倡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史,强调计量研究和经济分析,力图使中国经济史更加精密化。另一些学者把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引入经济史研究,注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提倡社会史与经济史的结合。对工商业史的总体研究则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工商业的特点,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历代封建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控制和工商业的强大,以及由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

171、响;二是中国古代的行会制度,这方面研究,又往往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横向考查通史基础上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通史基础上中国古代经济与政治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春秋战国、明清时期等阶段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表现及历史启示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明清时期等阶段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表现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对历代经济的影响规范答题领悟好典例(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

172、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

173、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答题示范(一)审准题目答题限定语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定准时空“清中期”不偏离主题,扣准答题语“原因及其影响”不漏答题点)答题提示语说明(“原因”要从社会局势、经济发展、农作物产量等方面说明;“影响”要从利弊两方面说明)(二)析清材料1原因关键语句获取

174、信息“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社会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赋税制度的改革“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农业技术的进步“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高产作物的引进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增加2影响关键语句获取信息人口从1.8亿增加到4亿之众人口膨胀“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田地贵少,寸土为金”地少价高,人地关系紧张“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土地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社会矛盾尖锐(三)联准教材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统一稳定;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高产作物的引进。教材所述内

175、容较为分散,充分调动知识并整合知识是关键。(四)形成答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一)审准题目答题限定语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概括“主张”是前提,正确的“主张”概括是“评价”的必要条件)答题提示语概括(语言精练、正确无误);评价(要从辩证的角度多方面评价)(二)析清材料关键语句获取信息“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向西北、东北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有利于缓解人口压力,但可能会加剧环境问题“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发展近代企业,吸收劳动力可以缓解人口压力,该主张

176、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条件不具备“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加剧了人地关系紧张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晚婚与节育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忽视人口增长的红利(三)联准教材历史教材基本没有对这一内容的阐释,看到问题似乎是无从下手,但稍加思考,你会发现本题跨学科的特色,地理教材中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相当丰富,汲取地理常识回答此问,则会给你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四)形成答案 满分指导第(1)问高分答案与满分答案对比高分答案采样满分答案领悟原因:国家的统一与稳定;税收制度的变革;农业技术的进步;外来高产作物的引进推广;开垦荒地,

177、耕地面积增加。影响: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土地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第(2)问高分答案与满分答案对比高分答案采样满分答案领悟主张:向西北、东北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近代企业,吸收劳动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晚婚与节育。评价:向人口较少的地区进行迁移一定程度上都能够缓解人口压力的问题,但是可能会加剧环境问题;发展实业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条件不具备;开垦荒地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加剧人地关

178、系紧张;晚婚与节育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忽视人口增长的红利。近代学者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主要有向人口较少的地区进行迁移;兴办实业,发展经济;实行晚婚晚育等。他们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缓解人口压力的问题,人口迁移只是暂时缓解,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兴办实业能够有效解决人口问题,但投资大,见效慢;晚婚晚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人口压力问题,但长久来看也会造成劳动力减少、老龄化程度提高等新的社会问题。阅卷者说该题材料易懂,分层明确,阅读和解题的障碍不大。同时该题又呼应了当前社会开放二胎、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热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第(1)

179、问,通过对材料一的概括与解读,能够得出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高分答案”中的原因部分材料信息提炼与满分答案几乎一致,但“农业技术的进步”表述不如“精耕细作”概括性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出现了地价上扬、饥民遍地的问题,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同时,由于西南山区、牧区广泛的林地和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加剧了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影响”部分“高分答案”与满分答案并无二致。近代以来,针对我国的人口膨胀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解决之道。通过对材料二的概括与解读,能够得出“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等答案要点。在此基础

180、上,第(2)问进一步要求考生对上述主张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既可以作总体评价,也可以就某个具体的观点进行评价。如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但这一问需要有辩证思维和时政意识,丢分的可能是对思想主张不能一分为二的评价,对当前“人口红利”时政语言积累不到位。总之,准确全面解读材料提炼信息是得高分的关键,新史观下准确迁移所学是得满分的关键。三、主观题第2题专题研究从两大命题趋势看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从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来看,社会转型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

181、题,这个问题投射到历史研究领域是一个自然过程,因为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历史研究者在运用转型这个概念讨论近代社会变迁的时候,大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走出中世纪,走出传统社会,走向近代化。中国史学界借用“社会转型”的概念来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变迁时,往往与传统的古史分期或者封建社会的阶段性划分(如唐宋变革)等研究相嫁接。“社会转型”不仅发生在先秦或者明清,而且也发生在汉唐、唐宋时期。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来看,“一带一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肩负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融通欧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以其连接的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光耀

182、人类文明的史册。如今,中国以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诚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也符合全球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一、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社会转型问题,现实对历史的投影热点解读命题视角相关论据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历史学界借鉴了发展社会学家“社会转型”问题的用语,首先讨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问题,进而拓展到用以描述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动、制度或社会结构的变迁,比如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唐宋变革、明清社会的变迁等问题先秦时期的社会转型春秋

183、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经济结构的变化、百家争鸣汉唐时期的社会转型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繁荣唐宋时期的社会转型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学的兴起等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明清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步思想等热点押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方学者对18世纪中国评价的分歧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一种观点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以江南最为典型)由于人口压力而导致资源紧张,只能依靠不断地增加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由此而得出了“没有发展的增长”的著名论断。另一种观点以彭慕兰为代表,他认为在18世纪(含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上,

184、西方不仅没有任何明显的内生优势,而且在许多方面要落后于中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才开始“大分流”,此后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使土地的制约解除和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蒸汽为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摘编自仲伟民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评论材料中关于前近代中国研究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评析类题型。首先,从材料中归纳出一个观点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其次结合史实多角度来进行论证,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最后要适当进行总结。题目中“前近代”即近代前夕。材料中有关观

185、点有三个:明清时期是“没有发展的增长”;18世纪西方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中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开始“大分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理由较充分的一个观点论述即可。参考答案示例1(请尝试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角度自主解答) 观点:我同意明清时期“没有发展的增长”论断。理由:明清时期社会长期稳定,人口增长迅速,土地等资源日益紧张;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经济虽有发展,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新增粮食大多被新增人口消耗,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积累。示例2(观摩领悟) 观点:我不认同明清时期“没有发展的增长”论断。理由: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反封建的

186、民主思想出现;中国开始出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示例3(观摩领悟) 观点:我认为18世纪西方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中国。理由:18世纪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综合国力强盛;以传统科技为代表的文化发达,领先世界。示例4(观摩领悟) 观点:我认为18世纪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理由: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英法美初步确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方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中国实行文化专制,西方启蒙运动发展到顶峰;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示例5(观摩领悟) 观点:我同意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开始“大分流”。理由:

187、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依然在封建大道上徘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殖民地的开拓扩大了资本主义活动范围,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向大西洋两侧扩展;西方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蓬勃发展,近代社会逐步建立。二、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热点解读命题视角相关论据“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发扬丝绸之路的文化传统,增进我国同亚、非、欧国家的友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入挖掘史料,揭示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并将东西方交流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变迁汉代、唐代和宋元时期丝

188、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历代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和管理古代丝绸之路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热点押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汉朝唐朝两宋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管理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先后在广州、泉州

189、、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货物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2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解析阅读材料,归纳材料中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

190、能增强;政府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同时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上述信息分别作出阐释说明。参考答案示例(观摩领悟) 信息1: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说明: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信息2: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说明:汉、唐、宋三朝都有朝贡贸易,如汉有外国使者“进献”,唐朝对朝贡使团的限制,宋朝官营贸易。宋代市舶司专司货物税,外贸以私营为主,商品种类多有生活用品。这些说明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了。从原因上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

191、策;宋朝偏安东南,财政开支大,因此重视海外贸易,通过商业税解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解析:选C氾胜之书等各种著作对农业生产的记载都强调了“因时制宜”,从本质上说明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2(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在中

192、国地理基础一书中说:“给华北平原带来灾难的同样因素也推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尽管南面的土地已遭受灾害,对炙热沙漠上的人来说仍是有吸引力的。”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自然灾害导致社会动荡B地理之手推动民族迁徙C民族冲突不可避免D文明演进呼唤社会和谐解析:选B“给华北平原带来灾难的同样因素也推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可知材料说的是灾难推动了民族的迁徙,故A项错误;“给华北平原带来灾难的同样因素也推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尽管南面的土地已遭受灾害,对炙热沙漠上的人来说仍是有吸引力的”可得出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促使中国人口的迁徙,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描述了因为环境变化不得不向

193、好的环境迁徙,没有涉及社会和谐的问题,故D项错误。3(2018滨州调研)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永佃制中土地所有权始终归地主,但佃农取得了土地经营权,故A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使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涉及了缴纳地租,

194、没有赋税征收种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4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 )A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B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D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解析:选D在西周,“工商食官”并非私营工商业,故A项错误;“工商食官”的经营目的是为政府和王室服务,并非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抑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可知,“工商食官”政策之下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故D项正确。5考工记中

195、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解析:选D材料中制车有着严格的尺寸,说明采用标准化生产,“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6(2018岳阳质检)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

196、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解析:选D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然后出卖获取利润的做法,与私商争利,压缩了商人的经营空间,因而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故D项正确。7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鹘风影响,喜欢穿回鹘服装,出现了“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C民族融合出现

197、高潮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解析:选A材料“波斯锦”“胡式锦”“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鹘风影响,喜欢穿回鹘服装回鹘衣装回鹘马”说明唐代中后期思想开放,受少数民族和国外影响,生活趋向多元,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服饰衣料的交流,故D项错误。8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 )A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B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C瓷

198、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D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解析:选D材料反映工匠制作瓷器时需要十分精心,才能烧制成功,故D项正确。9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解析:选D据材料“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可知在明朝农业领域出现了雇佣关系,反映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项正确。10(2018湖北六校联考)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

199、时提出“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解析:选C“内卷化”理论是学者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在宋代已完成,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转型指的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故B项错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产生于江南地区的部分手工业行业中(如丝织业),力量弱小,发展极其缓慢,故C项正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

200、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故D项错误。11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A政府对市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B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C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D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解析:选D通过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可知,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D项正确。12嘉靖时期,唐枢在复胡梅林论处王直中提到:“

201、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然人情安于睹记之便,内外传袭,以为生理之常。”这说明明朝的海禁政策( )A大大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几乎根本没有被实际执行过C严重阻碍了中外的经济交流D直接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解析:选B材料未涉及税收和政府财政收入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以为生理之常”,明代海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官府蒙蔽公法,而且从情理上认为通商是“生理之常”,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自来不绝相沿数十百年”,说明海禁并未实际阻止中外的经济交流,故C项

202、错误;根据材料“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以为生理之常”可知,官府与商贩私下达成某种默契,并未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铰钱作

203、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

204、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编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1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钱荒却十分严重”“由于携带不方便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北宋政府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发展,推动了政府货币改革,纸币便于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

205、料二中“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与“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对比分析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可知,当时都同时存在多种货币,“交子”一开始在四川地区使用,而白银也是在南方流通,因此都具有地域性,并且都是由民间使用,后来得到官府的认可。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

206、间货币影响较大。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战国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秦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西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魏晋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明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

207、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清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了商业中心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论题,据材料“部分朝代移民情况”“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等得出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论证,根据材料中各朝代的移民情况归纳总结,如秦汉时期以行政

208、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魏晋时期民众自发移民,官府因势利导,都拓展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管理,对于政权的巩固、边防力量的加强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移民广泛分布,政府实行屯田等措施,促进了边远地区农业、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最后总结即可。答案:示例论题: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阐述:秦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魏晋时期民众自发移民,官府因势利导,都拓展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管理,对于政权的巩固、边防力量的加强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移民广泛分布,政府实行屯田等经济手段鼓励农业、商业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综上,移民活动,尤其是内地至边疆的移民,扩大了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