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113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综析】本试卷是联考化学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本试卷考查到了化学与生活和环境、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有机物的基本反应类型和有机物的合成等;试题重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元素化合物知识、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原理的应用及化学实验的设计和评价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注重常见化学方法,应用化学思想,体现了学科的基本要求。可能用到的相对原

2、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文】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知识点】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D2 D1 D3【答案解析】D 解析:A.在海水中碘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股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二

3、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发生反应,股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正确;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源头上消除污染源,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涉及到了碘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二氧化硅的性质、能源的利用等,是化学与生活联系常见题型,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题文】2. 氢化铝钠(NaAlH4)是最有研究应用前景的络合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钠储放氢时发生反应:3NaAlH4Na3AlH6+2Al+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AlH4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每生成11. 2 L(标

4、准状况下)H2,转移NA个电子CNaAlH4中氢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有50%的氢被还原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B3【答案解析】B 解析:ANaAlH4中氢元素为-1价,故应含有铝离子、钠离子和-1价的氢离子,没有共价键,错误;B每生成11.2 L(标准状况下)H2,即0.5mol H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0)=1mol,转移NA个电子,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3molNaAlH4参加反应,生成3molH2,则反应中有50%的氢被氧化,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D错误。【思路点拨

5、】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电子转移的计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等,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题文】3.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NH4I的电子式:C. 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知识点】化学用语 E1 E3【答案解析】C 解析:A、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大,选项中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小,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 B、碘离子的电子式书写错误,NH4I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碘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B错误;C、元素的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离子

6、结构示意图与质量数无关,正确;D、原子符号ZAX,左下角Z代表质子数,左上角A代表质量数,故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题文】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2.8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1.4NAB.1 molCl2与足量Fe完全反应,转移3NA个电子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 NA个HCO3D.7.8g Na2O2中阴离子数为0.2NA【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A1【答案解析】A 解析:A、N2与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依据n= m/ M,计算物质的

7、量=2.8g/28g/mol=0.1mol,N2中含有电子数14,CO中含电子数14,当物质的量一定时所含电子数一定,正确;B、当氯气与铁反应时,氯气生成氯离子,故1 molCl2与足量Fe完全反应,转移2NA个电子,错误;C、在NaHCO3溶液中HCO3发生水解,故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HCO3小于0.1 NA个,错误;D、7.8gNa2O2含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过氧根离子阴离子数为0.1NA,故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题文】5.下列分类图表示的关系完全正确的是()【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B4 【答案解析】B 解析:A、离子反应中也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8、,错误;B、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还包括其他的反应类型,正确;C、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错误;D、化学反应类型不仅只包括四种反应类型,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纯净物的关系等,此类试题属于易错试题,难度不大。【题文】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80 pH= 10的溶液中:Na+ 、CH3CHO、Ag(NH3)2+ 、NO3 B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K+、Ca2+ 、Cl、NO3C与镁反应只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O3、Cl、H+、A13+D=1.0

9、10-12溶液中:C6H5O、K+、SO42、CH3COO【知识点】离子反应 B1【答案解析】B 解析:A在碱性溶液中,Ag(NH3)2+能把CH3CHO氧化为CH3COOH,故不能共存;B、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K+、Ca2+ 、Cl、NO3,这些离子之间不能反应,故可以大量共存,正确;C、此组离子NO3、Cl、H+、A13+可以共存,但是假如金属镁后不能产生氢气,错误;D、=1.010-12的溶液中显示酸性,弱酸跟离子不能存在,C6H5O、CH3COO不能存在,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侧重于前提条件下离子之间的反应的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相关

10、离子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题文】7.下列所述事实与化学(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A. 能说明非金属性Cl C: 2HCl+CaCO3 = CaCl2+CO2+H2OB. 能说明氧化性H2O2 Fe3+: 2Fe2+H2O2+2H+ = 2Fe3+2H2OC.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稀溶液),能说明稀硫酸与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CH3COO+H2O CH3COOH+OH【知识点】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中和热,弱电解质的电离 B1 F2 H1 B

11、3【答案解析】A 解析:A、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是通过比较非金属形成的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的强弱,在此反应中只能说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不能说明高氯酸的酸性与碳酸的酸性的强弱,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中和热,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题文】8.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几滴KSCN溶液,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

12、,但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易被氧化;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知识点】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检验 J2 【答案解析】C 解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高锰酸钾加入到溶液中也会使溶液变为浅红色,错误;C、铝加热生成氧化铝,由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则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故正确;D、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应为二氧化碳,该溶液中可能为HCO3-或CO3

13、2-,故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离子的检验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难度不大。【题文】9. “暖冰”是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某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 的FeCl2溶液,则溶液呈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暖冰A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该条件下H2燃烧

14、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知识点】氢键的应用 N3【答案解析】B 解析: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否则20时,水分子不能瞬间凝固形成冰,正确;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的物质,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C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H2燃烧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正确;D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该物质可能是双氧水,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判断、

15、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等知识点,难度中等,注意暖冰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固体,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题文】10.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A.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 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 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 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J4【答案解析】D 解析:A、氯气能与碱液反应,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是错误的;B、NH4Cl晶体加热易分解,故不能用蒸干NH4Cl饱和

16、溶液制备NH4Cl晶体,错误;C盐酸易挥发,不能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用通过饱和碳酸氢钠除杂,或用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故C错误;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物质的分离、制备以及收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把握。【题文】11.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Mg(NO2)2、NO2、O2 BMgO、NO2、O2 CMg3N2、O2 DMgO、NO2、N2【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 B3【答案解析】

17、D 解析: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硝酸镁部分分解,可能Mg(NO3)2、NO2、O2,故A不符合;B、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可以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故B不符合;C、氮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变化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可以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故C不符合;D、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情况,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D符合。【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的分析判断,主要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题文】12.“类推”是一种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8、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GeH4SiH4CH4;则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也应为:H2SeH2SH2OB. 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C.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单质,工业上也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备铝单质D. 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沉淀产生,则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也无沉淀产生【知识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E2 【答案解析】B 解析:A.在A族元素氢化物中,H2O分子间还形成了氢键,故H2O的熔、沸点是最高的,错误;B. 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第

19、2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与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HClH2SPH3相同,正确;C.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单质, 氯化铝形成的物质是共价化合物,不能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备铝单质,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错误;D. 在Ba(NO3)2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特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题文】13.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ab

20、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H0a+bc B. H0a+bcC. Hc D. H0a+bc【知识点】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 G5 【答案解析】C 解析:由图象可知,降低温度,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的,则H0,降低压强,Z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说明压强减小,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系数和增加的方向进行的,所以有a+b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题文】1

21、4.如图装置中,在U形管底部盛有CCl4,分别在U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食盐水和稀硫酸溶液,并使a、b两处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C. 点溶液中有c(Cl)c(CH3COO)D. 点后因离子数目减少使电导率略降低【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H1【答案解析】C 解析:A醋酸为弱电解质,点溶液c(H+)0.2 mol/L,故A错误;B酸碱中和反应放热,点溶液的温度一定比点的低,故B错误;C.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和醋酸铵,其中NH4+和CH3COO发生微弱水解,则点溶液中

22、c(NH4+)c(Cl)c(CH3COO),故C正确;D点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致电导率降低,故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难度较大,明确溶液的电导率有离子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题文】16.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在过程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C从能量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从

23、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知识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D2 J2 【答案解析】D 解析:A、要先除SO42-离子,然后再除Ca2+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然后过滤即可,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或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错误;B、由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得将MgCl26H2O灼烧即得

24、不到无水MgCl2,错误;C从能量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错误;D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了盐的性质、除杂的方法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等知识点,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的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够除去前面所进入的过量试剂,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及难点。二、非选择题(共52分)【题文】17.(17分)Na、Cu、Al、O、C、H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Al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Cu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2)用“”或“”填空:第一电离能离子半

25、径沸点Na_AlO2_Na+CH4_H2O(3)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 (g)CH4(g) 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物 质CH4CO2COH2体积分数0.10.10.40.4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反应CO2(g)CH4(g)2CO(g)2H2(g

26、) 的H=_(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5)利用高温电解技术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反应方程式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知识点】元素电离能,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反应的书写 G5 F4 F2 N1【答案解析】(1)三(1分) A (1分) 3d104s1 (

27、2分)(2) 、 (各1分)(3)64 mol2L-2 (单位不要求)(2分) +247.3 kJmol1 (2分)(4)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2分)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2分)(5)CO2 + 2e- = CO+O2- (2分) 解析:(2)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第一电离能NaAl;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其离子半径:O2-Na+水分子中含有氢键,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故沸点:CH4H2O。(3) CO2(g) + CH4(g) 2CO(g) + 2H2(g)起始(mol) 6 6

28、0 0反应(mol) xx 2x 2x平衡(mol)6-x 6-x2x2x由CH4的体积分数为0.1,则(6X)/(12+2X)=0.1,解得X=4,所以K= C2(CO)C2(H2)/ C(CO2)C(CH4)= (2222)/ 0.50.5=64。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CO(g)+H2O(g)=CO2(g)+H2(g)H=2.8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2-2得,CO2(g)+CH4(g)2CO(g)+2H2(g)H=-890.3kJmol-1+

29、2.8kJmol-12+566.0kJmol-12=+247.3kJmol-1(4)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所以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故答案: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增大反应压强、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反应压强、增大CO2的浓度。(5)二氧化碳在a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同时生成氧离子,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O2-【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元素电离能,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反应的书写等知识点,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知识的综合性较

30、强。【题文】18.(13分)6-羰基庚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1)反应的条件是 ,CD的反应类型是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能被催化氧化成酮 b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Ni催化下1mol E最多可与2molH2加成 d. G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3)E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三种结构中含有、且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 、 、 。(5)已知“Diels-Alder反应”为:催化剂 。物质D与呋喃()也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1、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 L7【答案解析】(1)NaOH的醇溶液、加热(2分) 消去反应(1分) 羟基(1分) (2)c (2分) (3)+NaOH+2Cu(OH)2+Cu2O+3H2O(2分)(4)以下任意三种:、 (3分)(5) (2分) 解析:由合成流程图可知,AB为消去反应,B为CH2=,BC为与水的加成反应,CD为消去反应,结合信息可知,DE发生氧化反应,且E与新制Cu(OH)2反应,则E为,EG发生氧化反应,BF为与HBr发生的加成反应,FD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1)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则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2)a因C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

32、H,则C不能被催化氧化成酮,故b错误;b因D中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 c因E中含C=O和醛基,则在Ni催化下1molG最多只能与2molH2加成,故c正确;d由G的结构可知,羧基可以与-OH发生取代反应,羰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3)E中含有醛基,可以被新制Cu(OH)2氧化,故与新制Cu(OH)2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2Cu(OH)2+Cu2O+3H2O(4)G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且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5)由信息可知,物质D与呋喃的反应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合成,注意利用合成流程图中物质的结构及官能团的变化来分

33、析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解答的难点,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题文】19.(8分)SO2、NO是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吸收SO2 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1)装置中生成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3)装置中,电解槽的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从装置中获得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 、过滤、洗涤等。【知识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

34、理 D3 J5 F4 【答案解析】(1)SO2 + OH= HSO3 (2分)(2)HSO3 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32+H+,加入CaCl2溶液后,Ca2+SO32= 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2分)(3)Ce3+ - e = Ce4+ (2分)(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分)解析:(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氢氧化钠之间发生反应:SO2+OH-=HSO3-,NO和氢氧化钠之间不会反应。(2)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大于水解,HSO3-SO32-+H+,溶液显示酸性,加入CaCl2溶液后,Ca2+SO32-=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

35、)增大。(3)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SO3-+4H+4e-=S2O32-+3H2O,阳极电极反应为:Ce3+-e-Ce4+(4)从装置中获得粗产品NH4NO3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故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含氮元素、含硫元素物质的性质知识及其综合应用,电化学电极反应的书写,注意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关键,难度中等。【题文】20.(14分)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提示 : 无色气体B遇空气显红棕色)(

36、1)甲方案中常用 做指示剂。若需配制80 mL0.001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50 mL烧杯胶头滴管天平80 mL容量瓶100 mL容量瓶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请写出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定容的操作 (2)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Mn2+,请写出乙方案的离子方程式 (3)若取样品ag,按乙方案进行测定,准确量取12.00mL0.0005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过量)与溶液A反应。反应后溶液用0.001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紫色刚好褪去;重复上

37、述实验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mL.则1kg样品中 NaNO2的质量为_mg.(4) 若乙方案中使用的(NH4)2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测定出的NaNO2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5)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方案更佳,原因是 。 【知识点】探究物质的组成及测量物质的含量 J4 【答案解析】(1)淀粉溶液(2分) C (2分)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平视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为止。(2分) (2) 2MnO4+5NO2+6H+ = 5 NO3 + 2Mn2+ +3H2O (2分)(3)690

38、a (2分) (4)偏低(2分) (5)乙,没有污染性气体排放 (2分) 解析:(1)在甲方案中生成了碘单质,故可以用淀粉做指示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秤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称取固体时需要用到天平,稀释浓硫酸时需要用到烧杯和玻璃棒,转移溶液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定容时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定容的操作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平视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为止。(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变化为+2价锰离子,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化为+5价,依据

39、化合价变化升降相同和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MnO4-+5NO2-+6H+=2 Mn2+5NO3-+3H2O(3)依据反应过程和离子方程式得到 MnO4- + 5Fe2+ + 8H+=Mn2+5Fe3+4H2O, 1 5210-6mol0.0010mol/L0.01L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0.012.00L0.0005mol/L-210-6mol=410-6mol; 2MnO4-+5NO2-+6H+=2 Mn2+5NO3-+3H2O; 25410-6mol 10-5molag样品含 NaNO2的质量为69g/mol10-5mol=6.910-4g;1000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6.9104mol1000g /ag=690/ amg;(4)若乙方案中使用的(NH4)2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NH4)2Fe(SO4)2中的Fe2+会被氧化为Fe3+,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减少,使(NH4)2Fe(SO4)2使用量增多,在计算时导致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减少,使测定出的NaNO2含量偏低。(5)经分析可以得到方案乙中没有污染性气体排放,方案更佳。【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反应流程的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滴定实验过程分析计算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