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129.50KB ,
资源ID:100940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94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一)历史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3 小题,共 86 分)1、1957 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 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反映了作者()A. 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 B. 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C. 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 D. 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2、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

2、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君权至上的后果C.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3、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时具有依附性和发展性,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结合的,原因是外国资本、国家资本、国内私人资本可以形成“联盟”,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上升,依赖性会越来越低,直到过渡到独立的发展阶段。该观点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D.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4、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

3、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此现象本质上反映出A. 皇权专制强化 B. 内阁权力削弱 C. 国家决策混乱 D. 宰相权力弱化5、1957 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A. 建立福利制度,提高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民生B. 建立公有制经济,实行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D. 推动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

4、有股票6、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商周政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 部落血缘色彩增多 B. 国家政权的强化C. 财产地域观念淡化 D. 等级制度的瓦解7、有学者说,“从结构上来说,当今世界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分散。”此观点实际上说明了A. 经济全球化受到了严重的阻挠B. 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更加激烈C. 区域经济集团不利于各国团结D.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日益加强8、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

5、因为( )A. 能够消除地方割据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9、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出出A.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10、“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上述文字出自()A. 光绪帝变法诏书B. 孙中山民报发刊

6、词C. 宣统帝退位诏书D. 陈独秀敬告青年11、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布,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也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力图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保护英国的民族工业C. 控制机器的销售赚起巨额利润 D. 维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13、皇权是对

7、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 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A. 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 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C. 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D. 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14、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为平定南方,遣 50 万秦军进发岭南,因山岭阻隔军粮,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始皇下令“以卒凿渠,而通粮道”,毕四年之功凿成灵渠,竭全国之兵,胜岭南越族,设岭 南三郡。这表明灵渠的开凿A. 为秦军攻占岭南

8、提供了粮道 B. 加速了秦朝巩固国家统一进程C. 有利于两流域经济文化交流 D. 便利了往后两千余年南北交流1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16、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 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度 B. 义务教育制度 C. 社会主义制度 D. 无产阶级专政17、下图是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A. 严厉惩罚报复侵权行为B. 利用同态复仇打击侵权行为

9、C. 维护私权鼓励正当防卫 D. 运用习惯旧俗保护私有财产项目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布(亿米)38350532粮(万吨)16392195051918、下表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和分别是哪一 年 ( )A. 1912 年;1919 年B. 1952 年;1957 年C. 1949 年;1952 年D. 1978 年;1984 年19、1923 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 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

10、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20、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8921894 年18951913 年商办设厂数53463资本(千元)4 69790801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1986资本(千元)16 19629 469A.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 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 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21、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

11、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A. 淞沪会战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22、下图反映了我国部分年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单位:万吨),其中 19581960 年的产量变化是由于A.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 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D.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23、史记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记载描述的是秦朝治理A. 北方地区 B. 岭南地区 C. 西南夷地区D. 百越地区24、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

12、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里,我们将构筑欧洲友爱关系, 共建欧罗巴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融合”,其根本原因是 A. 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B. 对抗苏联的需要C. 科技与生产发展的推动D. 摆脱美国的控制25、1940 年 10 月 1 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该纲要说明( )A. 日本强

13、化中日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B. 日本要有步骤地在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C. 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D. 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26、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 12049 年一书指出,公元 11839 年是“辉煌时代”,中国以技术成就农业经济的辉煌,但也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这里的“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 阱”的含义是中国古代农业A.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B.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C. 是高技术下的低效率生产D. 是简单协作的循环再生产27、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

14、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 法”。这些政策和认识A. 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 B. 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C. 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D. 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28、据报道:到 2000 年 12 月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 112 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 1996 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 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 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 4.2%和 1.9%。引发这一现象的因素有()20 世纪 80 年代,新经济的出现充分利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力求获取最大量“和平红利”采取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政

15、策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干预A. B. C. D. 29、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 平民的民主B. 贵族的民主C. 奴隶主的民主 D. 国民的民主30、美国在 1787 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手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 者们希望A. 立法决策更加审慎严谨 B. 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C. 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D. 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31、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A. 秦

16、朝丞相B. 汉朝刺史C. 元朝御史台 D. 明朝提刑按察司32、有学者指出:秦以后的官是皇帝的“雇员”,俸禄取自国家税收。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则成为一种职业。这体现了官僚政治( )A. 取代世卿世禄制是历史的进步B. 一定程度上防止皇帝个人专断C. 有效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 极大提高官吏的个人政治素养33、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 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必须人人

17、参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 强调依法治国 D. 政治自由有限34、至公元前 221 年,秦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秦灭六国的主要条件有( )秦国实力的强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A. B. C. D. 35、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A. 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B. 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 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 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6、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丞相王绾及群臣的建

18、议纯粹出于守旧情绪B. “地远”论实际上是一种现实困境C. 朝议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D. 丞相权力大,左右着皇帝决策37、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 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38、2010 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 20 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

19、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39、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 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 3278463 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A. 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B. 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C. 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40、“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 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C. 暴露皇帝的过失D. 挽回不良的影响41. 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是A. “大跃进”开始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 经历三年经济困难 D. 中美关系改善42. 张之洞(1837 年-1909 年),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他不可能经历的是A. 中国被迫开始五口通商

21、 B. 北洋舰队的兴衰C. 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3. 先秦时期反对儒家“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学派是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阴阳家44、问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 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2、44题第一小问上传441题)(2)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4题第二小问上传442题)(3) 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5080 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列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根本原因何在?90 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何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 90 年代初,也进入了“关键期”,但中国及时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有何表现?(44题第三小问上传443题)(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突破有何共同之处?历史答案和解析1.【答

23、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误,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可以体现出价值规律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B。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君主专制的理解,旨在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中国从秦朝至清朝都实行君主专制,A“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B正确;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C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表述不符合史实,排

24、除。故选B。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材料“外国资本、国家资本、国内私人资本可以形成联盟”说明经济全球化是材料所反映现象出现的直接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应选A项;B项表述时间不符;CD项与材料主题无关。故选A。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代内阁,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A.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宦官的权势是由皇帝赋予的,其代皇权行事,权势巨大,这实质上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故A正确。B.内阁重臣讨好宦官实质上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大,不是内阁权力的削弱,故排

25、除B。C.根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此项结论,故排除C。D.明代中期早已废除宰相制度,谈不上宰相权力弱化,故排除D。故选A。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的信息,可知,资本实现了社会化,企业职工也拥有了股票,D项符合题意,正确;福利制度与“人民资本主义”不符,排除A;B项“公有制经济”的说法本身错误,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排除;C项说法过于笼统,揭示不了“人民资本主义”的内涵,排除。故

26、选D。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地域代替了血缘,地域观念强化,血缘观念弱化,故排除A项。B.依据材料信息,商代政治由“外服异姓方国居多”到“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商代的内外服制度下,外服异姓方国虽臣服于商王,但这种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而西周统治者通过大量分封同姓子弟和功臣,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职的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有利于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强化国家政权,故B项正确。C

27、.分封制使得地域观念不是淡化,而是得到强化,故排除C项。D.由商到周,等级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故选B。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多极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并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力量的分散体现了世界多个政治中心的兴起,这也是多个经济中心兴起的结果,而多个政治中心体现了多极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选D。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度的历史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下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

28、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A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19世纪60年代”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故D项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是错误的,可以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可以排除;题干反映的是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受国际市场的需要,江浙地区“乡农卖丝争赴市”、“家家置纺车”,故选A。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

29、“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可知,该文字应出自于宣统帝退位诏书,故C符合题意;ABD均“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无关。故选C。1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可知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族谱编修、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均不符合史实,故选B。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

3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时间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迫切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产生了。再结合“机器不宜进中国”、“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可得出A正确,BCD不是主要目的。故选A。13.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政治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运用能力。唐朝中书省是负责起草诏令,故A错误;唐朝门下省负责“封驳”,宋朝的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故B正确;汉朝的内朝是皇帝削弱外朝的工具,故C错误;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元朝的行中书省权力较大,故D错误。

31、故选B。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统一全国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为平定南方,遣50万秦军进发岭南”、“竭全国之兵,胜岭南越族,设岭南三郡”,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秦朝的全国统一大业,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B项“巩固国家统一”与题干“胜岭南越族,设岭南三郡”不符,题干提及的是秦朝的全国统一大业,而非“巩固统一”,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及其影响,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指任人唯贤、唯才是

32、举,这与注重血缘的宗法制无关。B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王族,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王位的继承体现出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的特点,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家谱注重血缘关系的传承,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A.抓住题干信息“新政治制度”,直接选举制在巴黎公社之前就出现了,不属于“新”的范围,故不选A。B.义务教育制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没有体现,故不选B。C.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是

33、苏俄,故不选C。D.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此“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十二铜表法依据夜间、白昼窃贼行为,清晰地界定了被窃者正当防卫权利,即维护私权鼓励正当防卫,C正确;A项中的“惩罚报复”材料无法体现;正当防卫不等同“同态复仇”,排除B;D项中“运用习惯旧俗”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18.【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1912年和1919年是近代时期,近代国民经济以自

34、然经济为主体,民族资本主义以轻工业为主,不会出现材料中钢和煤炭巨幅增长的现象,故A项错误;1953年开始新中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故B项正确;1949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各领域都有所发展,但不会出现煤钢发展速度过快的现象,故C项错误;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农业取得飞速发展,与材料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1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分别对应

35、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材料讲的是孙中山有继承本国思想的,有学习欧洲思想的,也有自己独创的。进一步可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继承的,民权主义是学习欧洲学说的,民生主义是自己独创的。综上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A。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图表信息,在1895年至1913年,国内经济发展有突出表现,商办企业的发展表明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分析其主观原因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对沉重的财政负担,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

36、的限制,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是不利于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直接排除;B项与图表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是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符合题干“主要原因”要求。故选C。2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面临严重威胁”、“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使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等地已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崩溃,C项正确;淞沪会战后最终上海失守,不是受到威胁,排除A项;B项平津

37、战役是在华北地区,地理位置不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南京受到威胁,而不是解放军占领南京,因而不会是渡江战役,排除D项。故选C。2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20世纪5070年代间,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发生于1953年,BC两项均发生于1956年,与设问要求“19581960年的产量变化是由于”不符,故排除;图片中19581960年期间,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渐趋下降的现象应为开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所致。故选D。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治理西南夷的相关

38、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首都咸阳经四川与云南东部的联系,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故C符合题;ABD三项与史实和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2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逐步走向“融合”的原因,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

39、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欧共体的成立,欧洲人走向联合的原因是,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经济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故C正确;A是历史原因;BD是现实原因。故选C。2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的时间“1940年”判断是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内阁制定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占领区分别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目的是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以战养

40、战,C正确;AD抹杀了日本侵华的本质,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有步骤”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C。2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AB两项的表述均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动态均衡”,故排除;D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高水平”,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公元11839年.中国.农业经济.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始终局限在铁犁牛耕的范围内,没有出现质的飞跃,效率较低,即是高技术下的低效率生产的史实。故选C。2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考查对基础知识的

41、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可知宋代政府制订了固定的商税,以及保护盐、茶商人的利益,可以看出政府保护商业的政策,故D项正确;A项理解错误,材料是经济政策,和政治无关;B项错误,保护商业不能造成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故排除;C项错误,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故排除。故选D。 2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的特点及原因,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新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是在经济全球化

42、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据此排除两项。排除ABD。故选C。2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

43、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性。3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参议院“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手里冷一冷。”的信息,证明美国制定立法非常审慎,双重把关,立法决策更加审慎严谨,故A项正确;美国三权分立,国会享有立法权,参众两院不存在分权制衡,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参众两院制定立法的流程,不能体现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可知参众两院院共享立法权,故D项错误。故选A。3

44、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刺史就是“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故B正确; A项丞相,位高权重,C是元朝中央监察机构,也是位高权重,D是地方省级监察机构,ACD项都有固定治所,故ACD都不符合条件,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刺史制度的内容特点回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监察制度作为君主专制加强的一重要表现,了解古代监察制度演变过程及表现,认识古代监察制度难以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根源是君主专制。32.【答案】C【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秦朝的官吏制度是历史进步这一特点。 B材料中的官吏制度不会威胁到君主专制。

45、 C官员不再是世袭的,而是由政府雇佣的,这就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力的维护了中央集权制度。 D材料中的措施不一定能提高官吏的个人政治素养。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前朝强化君主专制,要求学生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秦朝政治制度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33.【答案】D【解析】“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表明在古代雅典政治自由有限,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6、 故选:D。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直接民主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34.【答案】C【解析】为秦灭六国提供了军事力量,为秦灭六国提供了人心的支持,为灭六国提供了君主的能力,为秦灭六国提供了民族思想的融合,以上均是秦灭六国的条件。 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秦灭六国,侧重于考查的是其成功的原因。本题考查对秦灭六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西周实行

47、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不管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还是先代贵族,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因此D项正确;AC项明显不符合分封商代贵族的目的,排除;B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故选 D。36.【答案】B【解析】A、丞相王绾依据“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的现实,提出了分封制的建议,“纯粹出于守旧情绪”不符合题意,故错误;B、“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反映出秦朝需要采取措施镇慑地方,这是一种现实困境,故正确;C、朝议能减少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不能避免,故错误;D、材料没有涉及丞相权力大,左右着皇帝决策,故错误;故选B本题以史记中关于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讨论为切入点,

48、考查了对郡县制度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将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的政治制度中37.【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反映了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附件,攫取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的史实。排除均与此表述不符的BCD三项,故选A。3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要求具备解读表格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9、解答】B.秦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后代就如何发挥地方行政分层决策在中央集权体制中的作用出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所以不断的调整地方行政建制,故B正确。AC.两项所述并未从题干中体现出来,故AC错误。D.本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错误。故选B。3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的闭关政策,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清政府对外国商船征收重税,其原因在于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正确;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国产品主要是自给自足;C项错误,此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尚未产生;D项不符合材料,材料体现了对外国商船征收重税,没有体现政府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故选A。40.

5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罪己诏”、“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示皇帝发布的“罪己诏”,在本质上服务于加强君主专制,这是发布罪己诏的真实意图,A符合题意,正确;B实际上是A的体现,排除;C属于表象,明显与题意背离,排除;D没有A核心和根本,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八大召开于1956年,这一时期,三大改造

51、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确立,故B项符合题干要求。ACD三项时间都晚于1956年,可排除。故选B。4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材料信息“1837年1909年”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被迫开始五口通商,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A;北洋舰队的兴衰与洋务运动相关,排除B;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故选C。4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墨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提出“非命”与“兼爱”等内容,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说,以

52、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4.【答案】(1)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5080年代改革失败根本原因:缺乏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旧体制,只在旧体制内做修补。90年代改革失败根本原因: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中国表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共同之处: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缺一不可。【解析】(1)本

53、问考查“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可以依据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来分析归纳。这场大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自由放任模式的消极影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很明显,只要依据这个弊端的表现来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即可。(2)本问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决第一小问只要明确罗斯福改革的实质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回答第二小问要明确这种变化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标志着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即可。(3)本问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关于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需要从改革的内容入手分析。关于中国改革的表现,需要注意题干的时间,要求回答的是90年代的变化,所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本问考查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本问需要对前三问的答案进行整理与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中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加市场的模式,美国的国家干预经济也是如此,这二者的相同点即是这个内容。有关于启示问题,需要从上述材料内容有成有败的经验与教训入手分析归纳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