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77KB ,
资源ID:100908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90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0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含解析)统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0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含解析)统编版.docx

1、课时规范练10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选择题1.(2021山东日照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2.(2021广东茂名二模)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以“中国虽与英夷息兵通商,为和好究不足恃”为由,建议清政府“必须自为防备,方无后患庶有事可资辅助”,并要求互派公使;同时建议清政府

2、“派官赴伊国,学习修船铸炮水战兵法,万一将来英夷再有滋事,不难制胜”,均被清政府一口回绝。这表明()A.清廷对外依然昏聩懵懂B.英法矛盾尖锐不可调和C.法国企图干预中国内政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3.(2021广东珠海模拟)在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英使璞鼎查向清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允准其他各国来五口通商,英国“断不阻止”。维多利亚女王在将南京条约送达国会的咨文内更明确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同样的权利,要给予一切工业的国家享受。”上述主张旨在()A.促成列强共治中国局面B.实践自由主义经济理论C.实现殖民利益的最大化D.敦促清廷扩大开放范围4.(2021山东济南三模)有学者认为,经过这场战争,北京

3、的官员就这样创立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新秩序,而滞留在长城以外热河的朝廷则怀恨在心。随着新条约的履行,热河和北京之间的观点分歧不断扩大。这场战争导致()A.中国与西方列强矛盾加剧B.晚清政治局势日趋动荡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晚清中央权力基本下移5.(2021广东梅州月考)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6.(2021山东德州期末)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始终不敢明确支援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斗争,1883年初,才派没有番号的军队去援助黑

4、旗军,正规军驻守镇南关外凉山一带,表示只求保境,不和法国决裂。材料描述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情景B.中法战争爆发前的情景C.中法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情景D.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景7.(2021广东名校联盟联考)1860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的中英谈判中慨叹:“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奕),已属不成事体。”奕自己也对其从“岂肯与异类为伍”到“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耿耿于怀。上述现象反映出清政府()A.推行洋务运动的必要性B.依据当时局势与时俱进C.形成了近代平等的外交D.竭力维护传统纲常礼教8.(2021山东淄博二模)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

5、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A.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局面B.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统治工具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9.(2021广东深圳月考)1898年,清政府官员建议修筑由天津经山东德州到江苏镇江的铁路,得到了清政府批准,但德国强烈反对,并称如果中国政府一定要在山东境内修建铁路,就必须交给德国公司承建。可见,德国的主要动机是()A.独占山东市场B.巩固势力范围C.加大商品倾销D.减少资本输出10.(2021广东深圳月考)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允许各地督抚及统兵大员就地“筹饷”以解燃眉之急

6、。各省督抚及统兵大员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督粮道、盐法道四大财税机构之外私自建立起金融管理机构,如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金局,湖北巡抚胡林翼在武汉设立总粮台,曾国藩派人在所辖地区设立厘卡。这反映了()A.清王朝中央政府权力的下移B.地方官府不谙近代贸易体制C.“中体西用”观念受到了推崇D.洋务派控制了地方财政大权11.(2021北京海淀二模)1899年,英国与清政府达成一项照会,不将长江流域让与他国。其后英国又与俄国在分铁路利权上达成协议:一、英国在扬子江一带承办铁路之事,俄不阻隔;二、俄在长江以北承办铁路一事,英不阻隔。这反映了()A.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主权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

7、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D.列强在华利益之间的矛盾12.(2021山东临沂二模)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谕旨”,声称“与其敬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表明了()A.清政府不再“敬且图存”,想与列强一决雌雄B.列强的暴行激怒了清政府C.清政府不容列强干涉其内政的本能行动D.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对列强主张坚决抵抗13.(2021广东梅州期末)这场战争让中国人遭受到了近代以来最为强烈的情感刺激,深深刺痛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陈旭麓先生评论:“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材料中的战争()A.促发了自然经济逐渐瓦解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开

8、启了中国近代改革的历程D.导致了清末新政的推行14.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政府15.(2021浙江杭州二模)“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出自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最大影响是()A.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陆B.

9、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清政府因大量割地赔款而不堪重负二、非选择题16.(2021北京昌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李鸿章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竟,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吕思勉先生认为:“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七十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摘编自李鸿章筹

10、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中“未有之变局”,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7.(2021广东佛山月考)甲午战争期间,申报作为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报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为朝鲜必当与日本力争,断不可稍有退让。”“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李新军甲午战争前夕的舆论材料二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告战役报道黄海战役当日击沉倭船四艘,受伤糜烂者三艘;倭船败北后,由我船带回旅顺口赶紧修理。辽东战役连胜倭奴电信云

11、:“自本月十五至二十三日,九连城、摩天岭、大连湾、旅顺口诸处水陆各军日与倭奴交战,连获大胜,击毙倭奴无数。”材料三申报关于甲午战争消息的来源构成消息来源分类自采事件当事人讲述、官府线人情报、朝廷谕旨、社会舆论。公开征求来自国内与国外,其中国外最多的是日本。转载(翻译)转载国内同行报纸和国外报纸,其中中国香港与日本报纸是转载消息两大重要来源。摘编自曾庆雪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失实报道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夕申报对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历史与现实原因。(2)根据材料二中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报道,可以确定的史实有哪些?哪些属于失实报道?根据材料三分析失实报道出现的原因。(

12、3)对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态度与报道,应该如何评价?课时规范练10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1.D解析:材料“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D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B项;战斗的意志影响战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排除C项。2.A解析:法国人的建议较为中肯,但清政府予以全部拒绝,说明清政府对国际局势和近代外交仍然昏聩懵懂,故选A项。3.C解析: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具体体现,但没有反映出英国发动殖民战争的根本目的,故排除

13、B项,C项正确;共治中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为缓和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而提出的方案,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英国敦促清政府扩大开放范围,故D项错误。4.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场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项正确。5.B解析: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项。6.B解析:从材料时间看,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1883年初,处于中法战争爆发前,B项正确。7.D解析:根据材料中咸丰皇帝和奕的言行可知,二者都还持有“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仍在竭力维护传统纲常礼教,尚未形成近代平等的外交观念,故选D项,排除C项;A、B

14、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8.D解析:“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即勒索巨额赔款,允许外商在华设厂制造,因此该“新约”为马关条约,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故选D项。9.B解析:甲午战后,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反对中国政府在山东境内修铁路,并且要求如果一定要修,只能是德国公司承建,其主要目的是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B项正确;当时的德国并不能独占山东市场,排除A项;甲午战后,主要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D两项。10.A解析:材料说明晩清地方督抚私自设立地方金融机构,这一做法意味着清朝中央集权遇到了挑战,中央政府权力出现了下移趋势,A项正确;材料

15、研究的是地方政府私设金融机构,没有反映地方官府不谙近代贸易体制,排除B项;C项说法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1.B解析:材料中,英俄互相承认在华势力范围,实际上是瓜分中国的表现,B项正确。当时,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瓜分狂潮,没有反映中外经济关系,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在华争夺中的相互妥协,而不是矛盾,D项错误。12.C解析:从清政府宣战的时间看,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才正式宣战,但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清政府无力应对八国联军的进攻。从最后的结局看,清政府并没有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清政府实际上是一种本能性的、非理性的行为,C项正确。13

16、.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战争是近代侵华战争中首次给予中国以精神上的重击,因为日本曾是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追随者,所以败于日本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甲午战争后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B项;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始于鸦片战争,排除A项;开启中国近代改革历程的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导致清末新政推行的是统治危机的加深和革命形势的高涨,排除D项。14.A解析:根据材料“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督抚仍然受制于中央,故选A项;根据材料“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中央权力大于地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内容,排除

17、C项;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没有将材料内容完全反映出来,排除D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永不叙用”可知,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项。16.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变局。阐述:中国从夏商周以来,是农耕文明的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流地位。鸦片战争后,出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所未有的变局。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影响。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1

18、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工业经济传入中国,冲击了自然经济并使之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使用机器大生产,开始了由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鸦片战争后,随着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民众经历了数次思想启蒙,民主、自由、平等、法制观念渐入人心。这些可谓是中国旷古未有之变局。总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工业文明转变,这是中国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17.参考答案:(1)态度:主张对日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战争。历史原因:传统“天朝上国”观念,轻视日本。现实原因: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国力有所增强;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认识不足。(2)史实:中日在黄海、辽东确实发生了战争。失实报道:在黄海海战和辽东战役中,中国获胜。原因:战争消息来源众多,真假难辨;清政府封锁消息,报道较少;报纸编辑的政治立场或主观意图;消息多来自外界或社会舆论,权威性不高。(3)评价:反映了国人希望国家走向强盛的爱国热情;但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民众;给后世的历史研究带来一定的干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