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3.41KB ,
资源ID:10090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90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上语文教学片段及赏析5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_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片段及赏析5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_人教版.docx

1、三年级上语文教学片段及赏析-5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人教版(2019)【设想是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生:有桃花、李花生:应该有水仙花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生:没有。因为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教师点得恰倒好处,让学生在思辨中拨云见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认识,这是为师之责。】师:好,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生:有桂花。师:可能有桂花吗

2、?读读诗句想一想。生:没有,桂花是在秋天开的,诗中描写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师:你怎么知道?生:可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看出。【再次凸现了老师的点化之功。】师:可以想见,诗中写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生:(私下小声说)可以出去看看学校的花坛吗?师:当然啦,也可以仔细观察学校的桃李林,对照着来理解这首诗。学生听这么说一说,便来劲了。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五个学习大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室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级小书库去查

3、找,一组外出观察,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组织各个小组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第二节课伊始,由各组挑选代表交流本小组学习的收获。生:(汇报学习收获)师:大家学得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生:诗中说花不仅多,而且美,作者为什么还要“独自寻”呢?只要一出门,不就看到了这些花吗?【多有质量的问题,只有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体现。】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先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资料”的投影)生: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写的。历经安史之乱的成都一片荒凉,到处是战争的

4、创伤。像诗中所写的景象少见的,所以作者要寻找。生:历经战争的杜甫心情十分苦闷,需要找到一种安慰,所以就独自出门去赏花了。师:说得很好!那我们来配乐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喜悦,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生:(读)【对学生提的问题解决巧妙,教师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接着,学生继续质疑,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作答。课尾,教师提议全班同学选一篇或写一篇关于花的文章,在语文活动课的“赞花”会上朗诵,以满足学生“言未尽”、“意未穷”的学习需要。这个教例是对新课堂的一种探索性尝试,它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了自我发展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1、自我发展的新课堂是谁的?当学生发问“诗中所写的花是什么花?”时,

5、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而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思路来组织教学。先让学生想象诗中写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过配画、改写、找资料和实地观察等形式组织学生体会“花满蹊”的图画;然后,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弄清“花”背后的诗意。整个课堂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是演“教案剧”难以达到的。当然,教为学服务,并不是教附属或从属于学。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也就没有进一步探寻这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就地解决”,而不由学生把学习牵引到无意义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学生如果询问杜甫的生平情况,教师没有直接介绍,提供资料让学生去看。学生说有水仙花、桂花,教师点拨引导,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