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34.50KB ,
资源ID:1008004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80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人民版配套练习:必修二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人民版配套练习:必修二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1、单独成册1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解析:选B。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的集体经营,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A项不是解决当时的问题的措施,故A项错误;B项解决的是改革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故B项正确;C项是农村改革内容,但不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故C项错误;我国农村改革只是改革土地的经营方式,仍保持土地公有制,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2“生产队由

2、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D。由“签订合同”“多劳多得”可判断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土地改革”是改变土地所有制,不是生产分配关系。“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会出现“多劳多得”现象,故B、C两项错误。3(2016温州模拟)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A

3、BC D解析:选D。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1980年9月,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故D项符合题意。4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

4、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解析:选B。解答此题主要是要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结合1979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况分析判断。据1979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的数据,可以判断农村增幅高于城镇,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了显著成效,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D项片面地理解了材料。5(2011高考浙江卷)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

5、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解析:选D。“证券”“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邓小平的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要进行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D项正确。这段话并未涉及改革的重心转移、防“左”和反“右”以及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故A、B、C三项错误。6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图片显示出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是在1984年,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6、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A、C、D三项分别发生在1980年、1990年、2001年,均与题干所要求的时间不符。7(2016浙江省高考抽测)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解析:选D。“改社建乡、政社分开”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配套措施,与题干时间“建国三十五年来”(即1984年)不符,故

7、A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中共十四大以后才提出,21世纪初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建国三十五年”是1984年,当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国企改革,故D项正确。8(2016嘉兴测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两者的目的分别是改善国际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

8、经济发展的作用“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A BC D解析:选D。“对外开放”“对内开放”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并不是为了改善国际关系,故错误,正确;对内的开放有利于对外的开放,而对外的开放可以学习先进的理念,更有利于对内的开放,因此二者相互促进,故正确;“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都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9(2016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表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元)年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国228 600189 740241 344239 903740 0483 873 352中国

9、GDP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对上表内容理解正确的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居于世界重要地位鸦片战争前中国已开始工业化进程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A BC D解析:选D。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故错误,故D项符合题意。10(2015福建质检)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取消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

10、析:选C。“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是为了使农民掌握生产和分配自主权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11(2016皖南八校联考)观察下图解放后市场米价衔接数据图,分析造成90年代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解析:选A。从90年代以来大米价格来看,出现反复的价格波动,联系这一时期的经济形势表明其受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大米价格的波动

11、无关,故C项错误;科技兴农有助于农业产量增加,难以说明材料中价格的反复波动,故D项错误。12(2016浙江省高考抽测)为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某历史学习小组选取了以下四个重要话题,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厂长(经理)负责制开始推行A BC D解析:选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是在1980年,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是1985年开始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在1992年,厂长(经理)负责制开始推行是在1984年。故C项正确,1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

12、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 000万人”。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理清了人们对姓“社”姓“资”问题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3、制,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故选A项。14(2016杭州一模)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9%;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注:当时印度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为24%)。(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材料二(18世纪的清朝)不仅西南以及东北得到大开发,中部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在1819世纪,中国东部由于居于东亚贸易圈的

14、内核,所以日本的铜,美洲的银,东南亚的粮食、木材、锡、香料、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国、美国的皮毛,都流向中国东部来了。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输入的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国。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材料三到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在17001820年间发展的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

15、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解析:(1)据材料一“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9%”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可知中国经济在17001820年间发展速度快,据材料一“提高到32.9%”、“提高到了26.6%”和“当时印度GDP为24%”还可知1820年中国的GDP超过欧洲,跃居世界第一位。(2)本小问据材料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可知具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据材料二“中国东部

16、由于居于东亚贸易圈的内核”可知中国东部是东亚贸易圈的核心,据材料二“日本的铜,美洲的银,东南亚的粮食、木材、锡、香料、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国、美国的皮毛,都流向中国东部来了”和“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输入的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国”可知对外贸易相对发达,商业繁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局的稳定和中国人民的勤劳工作等。(3)本小问抓住时间限定词“1978年到1995年”,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而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逐步确立。答案:(1)特点:经济发展速度快;1820年中国的GDP超过欧洲,跃居世界第一位。(2)原因:统一的国内市场;中国东部是东亚贸易圈的核心;政局相对稳定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对外贸易相对发达、商业繁荣等。(言之成理即可)(3)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言之有理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