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3月考试卷总分历史科考试时间:2016年3月17日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2、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
2、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美国必须支持这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其中的“武装分子”指A、希腊和土耳其的金融资产阶级 B、社会主义苏联和其他各国共产党C、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 D、欧洲的法西斯势力3、“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4、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
3、指。A、苏联的威胁 B、美国经济滞涨C、第三世界崛起 D、西欧和日本同美国的经济竞争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 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 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6、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住联合国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从美国搬走。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准备退出联合国 美国不承担任何国际义务 联合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受到挑战A、B、 C、 D、7、2005 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
4、不”,这表明A、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8、“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而成为农业始祖的是A、共工 B、有巢氏 C、神农氏 D、黄帝9、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幅图,其中图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10、诗经小雅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直接反映了A、生产技术的进步 B、土地公有制瓦解C、出现了土地私有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11、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源是A、贵族、官
5、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1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是秦国李冰的次子,因与父亲一起修筑某项重大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该水利工程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井渠13、“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 80 章)描绘的是A、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 B、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C、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 D、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14、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以生产青瓷闻名的是A、越窑 B、邢窑 C、景德
6、镇 D、均窑15、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 人面彩陶壶 邢窑白瓷长颈瓶 粉彩开光花尊请判断这位收藏家最有可能生活的时代是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6、“官哥汝定钧,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仅次于官窑,排在第二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最高水平C、宋代手工工场生产发达 D、瓷都景德镇瓷器开始大量出口1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18、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7、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19、右边的漫画反映了明清商帮的一些特点。下列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商帮是明清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B、明清商帮是由政府官员子弟组成的商人群体C、明清商帮是颠覆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D、明清商帮依附官府垄断市场聚敛大量财富20、从唐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21、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
8、)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22、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3、清初,朝廷规定沿海居民内迁,“片帆不得下海”。这反映了清政府实施A、奖励农耕 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工商官营政策2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
9、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C、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25、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旨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不能反映当时A、工匠技术水平高 B、出现劳动力市场C、实行计时工资 D、存在失业现象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有3小题,其中26小题20分, 27小题14分,28小题16分,共50分26、(20分)在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美苏两国始终是主角,美苏关系影响着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
10、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顿演说” 材料二 关于二战后两极世界的特点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新教材新学案材料三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漫画)材料四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代表社会主义的镰刀锤子红旗开始徐徐下降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
11、宫上空。 苏联国旗 俄罗斯联邦国旗材料五: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请回答:(1)丘吉尔的这个演说意图何在?这个演说的发表对美苏关系有什么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别采取哪些遏制措施?(6分)(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在美苏较量中最能体现战略优势在美国的事件是什么?(2分)(4)材料四中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苏联的解体对世界格局
12、产生什么影响?(4分)(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期间,出现了哪些因素冲击着战后两极格局?(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
13、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 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4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之机不织则腹祰, 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材料二 醒世恒言叙述
14、: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一个玉器铺,更富裕了。材料三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舼(注即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有关部门) 防其出入。 一一明朝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四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撩望,违者死无赦。 一一台湾外纪卷十二请回答:(1) 概括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实质。(4分
15、)(2) 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反映的社会现象 ?(4分)(3) 根据材料三、四, 分析明清“海禁”的不同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禁”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翔安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历史3月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BBDBDCCDCBAAAD16171819202122232425成绩BDADAABCC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26、(20分)(1)主张英美结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止苏联,对抗共产主义(2分)。揭开美
16、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2分)(2)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6分) (3)古巴导弹危机。(2分)(4)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苏联完全解体(2分);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2分)(5)社会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发展壮大(4分)。27、(14分) (1) 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分)(2) 农工商皆本(2分);重农仰商。(2分)(3) 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你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2分)。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
17、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是落后的(2)。(4)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2分);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2分)。28、(16分)(1) 现象: 手工工场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2分) 实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2) 富人经营商业或兴办于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2分);但赚了钱又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3) 原因: 明: 防止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威胁明朝统治(2分)。清: 防止沿海人民和台湾郑成功反清势力联合,威胁清朝统治。(2分)影响: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2分);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