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82KB ,
资源ID:100616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61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联考化 学 题 卷相对原子质量:S32,H-1,O-16,N-14,C-12一、选择题:(50分)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B. C. D.2.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A.甲醇 B.汽油 C.柴油 D.重油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

2、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酸碱中和反应浓H2SO4稀释 固体NaOH溶于水H2在Cl2中燃烧食物腐败A B C D5.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6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

3、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7、在25 时, 0.1 molL1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它们的电离常数分别为4.6104、1.8104、4.91010、K14.3107和K25.6101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AHNO2BHCOOHCHCNDH2CO3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 kJmol1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

4、2(g)=CO2(g)2H2(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 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19、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D)=0.4 mol / (Ls) B(C)=0.5 mol / (Ls) C(B)=0.6 mol / (Ls) D(A)=0.15

5、 mol / (Ls)10、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ol/L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10mL 1mol/L甲酸恰好跟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甲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11、以下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A、BaSO4 B、浓H2SO4 C、盐酸 D、NH312、下图显示了人类发展史上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

6、兴建产生污染的工业设施D.应当采取措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13、对于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 H444.3 kJ/mol,且熵减小,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14、下列反应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一个反应过程,4NH3(g)5O2(g)4NO(g)6H2O(g)H1025 kJ/mol,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5.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

7、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 BC D16. 已知:2Zn(s)O2(g)=2ZnO(s)H701.0 kJmol1;2Hg(l)O2(g)=2HgO(s)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17.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18.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

8、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 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 BCD19. 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 kJmol1;2H2(g)O2(g)=2H2O(g)H2Q2 kJmol1;2H2(g)O2(g)=2H2O(l)H3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

9、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2Q220. 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g)H8.7 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0 kJ/mol,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H4(g)N2O4(g)=3N2(g)4H2O(g) H542.7 kJ/molB2N2H4(g)N2O4

10、(g)=3N2(g)4H2O(g) H1059.3 kJ/molC2N2H4(g)N2O4(g)=3N2(g)4H2O(g) H1076.7 kJ/molDN2H4(g)N2O4(g)=N2(g)2H2O(g) H1076.7 kJ/mol21. 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棕红色Br2蒸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2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

11、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C减小 D无法判断23、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正减少,逆增大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24、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

12、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25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 33%B. 40%C. 50%D. 67%二、填空题:(50分)26、(10分)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右图是1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写出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HCO3_,CH3COONH4_,H2

13、CO3_27、(8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28、(10分)在100时,将0.2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

14、,得到如下表格:时间020406080100c(N2O4)0.100c10.050c3abc(NO2)0.0000.060c20.1200.1200.120试填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molL-1,在020s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molL-1s-1。(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初始浓度为_molL-1。29(10分)对于A2B(气)nC(气)Q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态。(2

15、)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的状态为_;当n3时,A的状态为_。(3)若A为固体,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_。(4)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反应。30、(12分)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_。(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 B混合气体密

16、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正(N2)v逆(NO)(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右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时反应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联考化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DAACBDCDBAA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CBCBACCACDCD二、每空两分,总计50分26、(1)S(s)O2(g)=SO2(g)H296.8 kJmol1(2)N2(g)3H2(g)=2NH3(g)H92 kJmol1(3)略27、1)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2)偏小 3)不相等,相等。28.(1)N2O42NO2 60 (2)0.070 0.0015 (3)0.229(1)固或液(2)固或液气(3)n3(4)放热30、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