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态的“惯性”郁喆隽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不少大屠杀的幸存者在“二战”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养成了奇怪的“习惯”即便市场上商品并不短缺,也要往冰箱里塞满食物。很多食物储藏久了就会过期甚至变质,但他们宁可把食物扔掉,也绝不能容忍缺少吃的东西。对这些这些人而言,饥饿的记忆是如此刻骨铭心,他们再也不能、也不想挨饿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生活状态可以迅速地发生改变,但心态的改变是有延迟的。和祖辈或父辈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几乎从没有经历过饥饿。模糊的童年记忆中,仅有极少部分与食物稀缺有关:母亲曾经偷偷摸摸地用粮票、烟票和菜市场里的农民换鸡蛋;小学语文课本中充满了对清贫的赞美;到了中学时,
2、课本上的内容还没来得及改变,各式各样的物资就已经涌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我第一次意识到世界上竟然存在所谓的“名牌”,衣服、运动鞋、随身听中国人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基本摆脱了贫困。人们对财富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从甘于贫穷到勇于致富。但是贫穷的心态依然是有惯性的。偶尔在新闻里看到,有人在公路上哄抢散落的橘子、大米,有人为了几毛钱的折扣不惜在超市门口排几个小时的队。虽然绝大多数人已经得以免于饥饿和贫困,但有些人依然保有贫穷時代的思维习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相信“为富不仁”。某富豪捐出几百亿做慈善,那么人们就会假定他的目的是避税,而非真心为善。他们无法想象有人在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之后,居然会选择主动放弃。占有、占有,只有牢牢地把钱攥在手心,才是真正的财富这种心理不恰恰是一种“囤积癖”吗?贫穷的心态妨碍了人们进一步追问:人获得财富究竟是为了什么?汉语中“贫”与“穷”两个字的含义稍有差异:“贫”字从“贝”,本义指缺少财物,与“富”相对,意味着物质上的匮乏和不足。庄子让王中说:“无财谓之贫。”而“穷”字原本为形声字。繁体的穷上边是“穴”,下边是“躬”,表示身在穴下,处境窘困,可以引申为不得志;简化字转变为会意,表示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所以,“穷”更多地指人对自己处境的心理感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如今贫人很少,穷人却不少,脱贫之后还要脱穷。摘自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