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沽源: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壮美底色梁志刚赵婧男生态,是沽源浑然天成的画布;绿色,是沽源发展的最美底色。沽源紧邻 2022 冬奥会举办地崇礼,是滦河和潮白河的源头,承担着为首都保水源、阻风沙、输清风的重要责任,更担负着为北京冬奥会营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生态环境的重要政治责任。按照习近平视察张家口市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冬奥会筹办、“首都两区”建设重大机遇,沽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全力抓好生态建设与管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正在滦河源头徐徐展开。植
2、树造林筑就绿色长城沽源,地处坝头,干旱少雨,是紧邻京津的沙源地。党的十九大以来,沽源县以提高林木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构建稳定生态系统为目标,高标准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产业发展,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强县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截至 2018 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 188.86 万亩,林木绿化率 35.36%,先后荣获“三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首都周围绿化银杯奖”、“河北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张家口市 2016 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全年大风日数、沙尘暴次数、风中含沙量明显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高,年降水量增加
3、了 2030 毫米。与绿化相结合,沽源大力实施生态扶贫。造林绿化工程招标文件明确规定中标人必须雇佣当地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户人口不低于 20%进行植树造林,且人均收入不低于 3300元,以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据统计 2019 年全县雇佣 796 名贫困人口务工收入总计135.5 万元;全县二秦高速廊道绿化工程按每亩土地流转金 500 元的标准流转百姓的土地,流转期限 11 年,带动 200 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土地流转脱贫;推广金莲花种植 3000亩,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的发展带动 800 多贫困户实现生态产业脱贫,真正将“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退水还旱
4、调整产业结构“退水还旱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出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全县地下水压采工作专题会上,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沽源县委书记郭有和掷地有声地说。近年来,沽源蔬菜产业发展迅猛,一方面造成农业用水需求大,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另一方面产能过剩,造成蔬菜一定程度的滞销。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坝上地区生态治理修复和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精神,沽源县 3 年要压减 6 万亩水浇地,实际上,2019 年沽源大力实施退水还旱工程,已经压减了 5 万多亩,计划今年再压减 1.3 万亩,提前并超额完成压采任务。退出的水浇地全部开展旱作或进行湿地和草场恢复,由县扶农公司集中进行流转,
5、合理制定流转补偿机制。在加大地下水压采工作力度的同时,沽源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旱作农业发展为主导,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鼓励和支持燕麦、蚕豆、亚麻、藜麦等杂粮杂豆种植业发展。2018 年,经河北省地质调查院调查和专家评审,在该县长梁、西辛营、闪电河等 8个乡镇圈定富硒土壤 42 万亩,为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生态修复守住山水命脉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河北省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过去,这里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农民耕作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湿地功能退化,甚至出现沙化的隐患。“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为了大力修复山水林田生态系统,沽源在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全域实施围栏封育工程,有效拦截牲畜进入及人为破坏,控制无节制超载放牧。同时在金属围栏内侧投資 686 万元,种植杞柳、沙棘、柠条、枸杞等耐湿耐盐碱灌木,形成永续性隔离和保护工程。坚持用严格的保护制度为生态保驾护航。沽源大力推行城乡环保网格化监管,进一步健全执法联动等工作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坚决打击私挖乱采、非法占地等各种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水源地保护、湿地管护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林草湿地系统功能,优化发展绿色产业,扎实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