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滚动检测(十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邢台模拟)2017年9月,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一致决定举办“中美文化论坛”,鼓励和支持双方在对方国家举办包括图片展在内的文化活动。双方的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文化交流是夯实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文化交流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ABCD解析:选D双方加强文化交流的原因在于文化交流的作用,因而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经济合作是夯实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表述错误;文化作用具有双重性,表述错误。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
2、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论是乡野小农还是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A BC D解析:选C材料主旨体现的是爱国主义,体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说明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均排除;体现了爱国主义,符合题意。3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动教育改革,是基于()教育是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在人的教化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 B C D
3、答案:B4(2018河南名校联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是艰辛探索得来的,永远需要我们弘扬。人民军队的历史发展,是忠诚担当推动的,永远激励我们向前。这是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相同的内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和经验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牢记人民军队创造的辉煌和经验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答案:D5在娱乐圈,近年来出现明星靠一些莫须有的新闻博人眼球的例子,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这表明()A文化市
4、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始终是健康的B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大众传媒快捷化C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D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解析:选D有些媒体的做法是传媒商业性导致的,D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B、C与题意不符。6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表示,“在文学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等伟大作家明是非、正人心、传风俗的写作抱负对于我们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强调的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创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创作要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5、奏响主旋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解析:选C“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强调发挥文学的正确引导作用,因而符合题意;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将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这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各类教育是现代文化传递、沟通的主要手段A B C D解析:选B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排除;重视传统
6、文化,首先在于传统文化的地位,其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正确;现代文化传递、沟通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而非教育,错误。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文化现象能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是()习近平主席夫妇穿中式服装出席正式外交场合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追捧我国珠算成功申遗河南某中学师生高考前下跪祭拜祈求金榜题名A B C D解析:选B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故选B。属于外来文化,属于落后文化。9漫画如影随形说明()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
7、行为习惯培育文明风尚要从建设文明家庭开始人的文明素养取决于成长的环境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居于先导地位A B C D解析:选A漫画显示孩子的行为习惯受家长的影响,建设文明家庭对培育文明风尚具有重要作用,正确;夸大了环境对人的文化素养的影响,排除;不符合题意,漫画不是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是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1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杂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介绍的更多的是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
8、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由此可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流文化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 B C D解析:选B中“就会引起观众共鸣”、中“根本途径”均表述错误;表述正确,符合题意。11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筹办艺术节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民参与、文化共享”。“全民参与、文化共享”()能够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现代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 B C D解析:选A全民参与发挥群众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文化建设,入选;全民共享有利于保障人民的
9、基本文化权益,入选;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错误。12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中国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我们要()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文化交流,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A B C D解析:选C针对材料中“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的情况,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思
10、想道德建设,正确;“弘扬中华文化”和“加强文化交流”都不能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且“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符合事实,排除。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52分)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乡贤”一词,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乡贤之士,也都被称为“乡贤”,由此形成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等方面的群体追求和故乡情怀。材料二2017年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
11、验交流会强调,建设美丽乡村,要努力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1)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论证“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培育新乡贤文化”的正确性。(20分)(2)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请你为号召人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拟两条宣传标语。(6分)解析:第(1)问,一是注意知识范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就是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内容,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二是注意解答方向,分析正确性就是分析培育新乡贤文化的意义或积极影响;三是结合材料信息来分析具体的文化意义,如推进精神文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践行社会
12、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第(2)问,一是注意标语的主体,即公民个人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而不是其他主体;二是注意文字表述要体现标语特点,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答案:(1)推进乡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发挥新时代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增强道德模范的感染力,做到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乡村文化的侵蚀;全面提高乡民的道德素质,提高乡民的思想道德修养。(2)例:美丽乡村大家创,和谐社会大家享;我以我心爱乡村,我以我行创文明。(其他符合活动主题的答案也可)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推进经济文化强省
13、建设中,某省一方面坚持依靠群众,大力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批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提高了该省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材料二某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针对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坚持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加大优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4、;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的道理。(10分)(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二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启示。(8分)(3)试举你所在的地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8分)解析:第(1)问,要紧紧把握试题设问中的关键两句话,“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化”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四有”公民,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以及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
15、。“文化更需要人民”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应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2)问考查如何共建精神家园,涉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第(3)问解答时应从“惠民”角度,列举文化工程实例,从加大投入的角度作答即可。答案:(1)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民需要文化”,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作的源泉存在于人民的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文化更需要人民”,要依靠群众,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提升文化审美品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3)实例(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