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罗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积极健康的国有资产管理能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升,有助于其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并服务社会,也有助于服务型政府以及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要把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落到实处,关键是相关行政单位在依法依规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监管措施,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仅以办公设备等相关的资产管理而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已逐渐改善,使相关单位的办公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环境的改善,少不了各种硬件和软件
2、设施的增加,如计算机的更换、空调的安装、相关工作设备的购置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费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能促进公共财产体制的完善,也可以大幅减少可能被重复投入或者低效投入的资金,使这些资金被投入到更有价值的领域。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相关政府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能力建设,需要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及时组织进行系统内外的经验交流,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的经验来推广,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当前,一些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结构不够完善,人员组成也缺
3、乏专业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得较为顺利,主要是因为其自身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的配置都比较规范,且人力资源也比较充足。相比之下,在自身规模比较小,人员编制也相对较少的单位中,则通常缺乏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机构,通常都是由财务部门或者其他综合部门兼职管理国有资产。还有些单位的综合部门甚至只有三、四个人,却要进行人事、财务以及资产等管理工作,这样不仅会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也会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这些规模较小的单位中,也很难从管理上实现内部牵制以及岗位分类,容易出现循私舞弊等腐败行为,从而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4、。除此之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也缺少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宣传,以至于不少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自身管理责任和意识都不够高。这种情况也会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潜在风险甚至重重阻碍。二是资产配置不够合理,资产利用率偏低。一直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这两方面没有做好结合工作,使得国有资产的配置在数量、标准以及需求等诸多方面都缺乏科学合理的有效调控。同时,由于资产的配置是由相关单位的预算资金所决定,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配置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相关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于资产的使用情况也缺乏全面了解,这样就会导致资产配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预算资金比较充足的单位而言,其自
5、身在资产配置上的优势则明显高于其他预算较低的单位。初始分配出现了不均匀以及不公平的状况,再加上相关资产在跨部门调剂使用上有较大的难度,这就使得预算资金较为充足的单位会出现购置大量闲置资产,但这些资产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预算资金不足的单位则会出现因办公设备陈旧、短缺,致使工作效率与质量低下的情况。以上诸多问题,导致了在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系统中,“资产闲置”与“资产短缺”并存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三是国有资产存在流失问题。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在进行国有资产的配置、转让以及调拨等工作时,并没有对具体执行过程予以严格的管控,容易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流失。比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时,缺少规范的论证
6、与审批,以至于资产购置存在无效性,从而使得这些无效资产成为一种闲置资产,并且被个别工作人员私自使用或者是据为己有;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相关资产过程中,会签订租期比较长的租赁合同,而一旦市场出现波动,致使租金低于市场中的资产变动价格,就会让国有收入出现受损的情况;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资产的报废情况进行判断时,通常只是针对相关资产的使用时间予以判断,却没有考虑到资产本身的实际状态和当前价值,这样不仅让资产的“报废标准”在认定时比较僵化,也会让多种资产被浪费,进而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上我們在调研中接触到的种种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问题还不够严重,但考虑到我国
7、行政事业单位的庞大规模,其造成的资金损失是值得高度关注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实解决的。针对以上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我们在持续调研和实操的基础上梳理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完善管理机构,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科学合理的监管理念能够引导出规范有序的行为过程,而良好的监管流程和行为过程则能够产生出符合监管目的有效结果。因此,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高效管理,就要转变自身原有的陈旧管理思想。在以往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一些资产管理者以及使用者本身都缺乏对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自然会降低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这就
8、需要相关管理者以及使用者更新自身传统的管理理念,并提高其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得单位及系统全员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另外,相关政府单位还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设置出合理的工作岗位,做好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并强化问责制度,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细致划分管理内容。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予以科学的指导,保障这一工作的高效性。基于此,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国有资产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以及预算管理制度,借助科学的预算对资产配置予以制约,以此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在发现资产配置不公平的情况时,也
9、可以利用完善的调剂机制,促使闲置资产得以最大化利用和盘活,同时减少因重复采购而造成的资金、资产浪费情况。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可以在每年中随机挑选部分资产的管理状况进行严格的抽查,以此对相关资产的配置、使用以及运行等多种情况进行详细且深入的了解。通过几年的资产专项检查工作,可以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也能在单位中产生监督警醒的作用,从而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规范和完善过程中,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引入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此进行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以及
10、高效性,也是十分必要的。有关单位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预算、决算、政府采购等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借此实现数据信息之间的互通共享,逐渐将资产管理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借用当前的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科学技术,对固定的国有资产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并给每一项资产都设立专门的识别码以及相应的身份档案,将资产从申请购置到应用管理,再到报废处理整个过程都被记录在案。这样的智能化监管体系,能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得管理人员全面掌控国有资产,促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总而言之,由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本身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建立科学的规范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共享数据信息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都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只有将其综合运用,才能将国有资产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