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23115-16苏教版(无)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
2、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
3、?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风()浪( )山( )水( ) 风( )日(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
4、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情()谊() 窗( )( )净二、比一比,再组词:剃()脸()换()轮()递()捡()焕()论()板()形()拱()错()扳()型()洪()惜( )泼()施()滩()环()跋()拖()摊()坏()三、填上合适的词语:红通通的() 精彩的() 漂浮的( )蓝蓝的() 刺耳的( ) 调皮的( )()的河水()的河水()的土地()的土地四、造句:但是_一边一边_出现_消失_仰望_五、加部首组词:青()()()()()(
5、)京()()()()()()仓()()()()()()共()()()()()()六、 、按要求写词语: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_表示望的词语:_表示情况紧急的词语:_描写风的词语:_七、照样子,改写句子:例: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_东方明珠电视塔好高哇!_八、 阅读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事是骑马上天山。进入天山,戈壁滩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趁着矗立的巨大雪峰。几团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银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着亮光。在白皑皑的那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林
6、中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翠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两旁,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分缤纷,绚丽夺目。马行花海之中,显得格外稳健;人浮花海之上,显得格外精神。骑在马上,你根本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喜爱的鲜花。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阅读练习1、联系上下文解释 的词。(1)炎暑: (2)白皑皑: (3)矗立: (4)绚丽夺目 2、短文中“”的句子是两个比喻句,请写出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比喻什么。(1)用()比喻()(2)用()比喻()3、请将短文中画“”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4、作者具体写了天山的()()()等景物。5、你觉得天山的景色美吗?为什么?九、作文你是喜欢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写写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