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灾害文学方丈记中的人生教训曹嘉伟摘要:鸭长明的随笔方丈记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隐遁文学的最高峰。鸭长明之所以能够犹如现场直播一般描写灾害的现场,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切是他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语言表现才能。鸭长明认为改变居住环境可以避开这些城市灾害。鸭长明在方丈记中所阐述的人生教训,即是简约的生活,现代人读来为之产生共鸣。这正是方丈记的魅力所在。关键词:城市灾害文学;方丈记;人生教训引言:鸭长明(1155-1216)是日本镰仓时代初期的歌人、随笔作家。鸭长明生时以和歌闻名,死后以随笔传世。1212 年鸭长明撰写了方丈记,该作品成为日本文学史上隐士文学之巅峰。与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中世随笔
2、双璧。该作品以河流絶、水(川流不绝,且非原来之水)开头,开篇部分为诸多教科书采用,可谓广为流传,耳熟能详。关于方丈记的研究颇多。本稿的目的是探究方丈记中的有关城市灾害部分的描写以及其中所体现的人生教训。本稿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開论述。一、鸭长明与方丈记。二、作为城市灾害文学的方丈记。三、方丈记中的人生教训。一、鸭长明与方丈记鸭长明 1155 年出生(另外一种说法生于 1153 年),其父鸭长继是贺茂御祖神社的正祢宜(统领神职人员的最高职位)。鸭长明是次子,关于其母与其兄史料没有记载,不得而知。鸭长明出身名门,家庭经济环境优越,7 岁时叙爵从五位下。少年时代,学习和歌与琵琶,无忧无虑。鸭长明 19
3、 岁(1172)的时候,其父突然去世,幸好遇到和歌的良师俊惠与琵琶的良师藤原有安,他的和歌与琵琶水平远超常人。1200 年,被后鸟羽上皇提拔担任“和歌所”(和歌编辑机关)的“寄人”(和歌编辑人员),进入中央歌坛,作为宫廷歌人,迈向人生的辉煌时期。鸭长明的 1 首和歌选入千载和歌集(敕撰和歌集,1187 年藤原俊成撰),10 首和歌选入新古今和歌集(敕撰和歌集,1205 年藤原有家等撰)。五十岁的春天,鸭长明突然出家,其原因是继承河合神社祢宜的理想破灭,被鸭祐兼的儿子鸭祐赖取代。失去理想的鸭长明辞去“和歌所”的“寄人”,在大原遁世出家,法号莲胤。出家五年后移居日野,四年后(1212 年)在方丈草
4、庵完成方丈记。所谓方丈草庵即是鸭长明最后的住所。因长宽高各一丈,故得名“方丈”,其书执笔于这里,故命名为方丈记。1212 年,即是鸭长明 58 岁的时候撰写了方丈记。方丈记被称为表现了日本人无常观的作品。所谓无常观指的是世间凡是存在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思想。在方丈记开头部分,鸭长明一语道破无常观:“河水滔滔,流淌不绝,眼前之水已非原来之水。河中水泡且消且结,没有永久停留的先例。世上的人和房屋亦是如此。”一般认为,方丈记与枕草子、徒然草并称为随笔文学的代表作。但是枕草子与徒然草是典型的随笔作品,相反方丈记结构严谨符合逻辑、思想内容首尾呼应,与纯粹的随笔有所不同,所以,方丈记又被
5、称为“隐者文学”(草庵文学)、“评论文学”的先驱作品。二、作为城市灾害文学的方丈记2011 年 3 月 11 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方丈记又重新引起关注。因为方丈记中有关灾害的描写,具备了灾害现场报道的性质。除了政治的动乱之外,鸭长明亲身经历了五大灾难。分别是:安元大火(1177 年)、治承大风(1180 年)、福原迁都(1180 年)、养和饥荒(11811182 年)、元历地震(1185 年)。接下来看一看方丈记中关于元历地震的描写。强烈的地震发生了,绝对想象不到这种灾难居然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山体滑坡,沙石埋河,因为海啸,海水倒灌陆地。大地裂开大水喷涌不止,巨岩碎裂滚入谷底。海岸附近的船只
6、,被巨浪掀翻,行走在路上的马匹失去立足之地踌躇不前。都市附近,寺院庙堂无一完整。有的崩落,有的倒塌。灰尘升空,如浓烟遮天蔽日。大地鸣动,房屋坍塌的声响,如同雷声。呆在家里,随时会被压死。跑到屋外,随时会陷入地裂之中。因为没有翅膀,不能升空飞翔,如果能变成龙驾云就好了。我实实在在感到,恐惧之中最恐惧者莫过于地震。关于余震,鸭长明还详细写道:强烈的地震,很快就停止了,但是余震不断。虽说是余震,足以令人吃惊,每天有二三十回余震来袭。过了十天、二十天,余震渐渐有了间隔,一天四五回、二三回,或隔天,隔二三天一回,余震持续了三个多月。其间恐怖连续不断。更何况随时可能再次爆发地震,三个月之内地震的威胁不可能
7、完全消失。在地震国日本,震灾是城市灾害的典型。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详细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即便是有,也没有流传到后世,因此方丈记中的记录具有很高的科学史料价值。鸭长明还描写了地震过后人们的情形。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产生万物的四大基本元素。其中,洪水、暴风、火灾经常成为灾害之源头,使人们受尽折磨。一般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是最安稳的,不会发生变异。因此,人们容易对地震放松警戒。据说昔日文德天皇齐衡(854-857)时,发生了大地震,东大寺大佛的佛头掉落下来。其强度远不及本次大地震。大地震刚过,人们都在相互述说着天灾面前人类束手无策。因此心中的欲望与邪念或多或少会有所淡漠。但日积月累,若干年过后,完全
8、忘记震灾带来的无常体验,甚至无人言及这些了。鸭长明在记录安元大火之后,阐述了人们在城市建造房屋的愚蠢。人的所作所为,皆是愚蠢。为了在如此危险的京城中建房,费财劳心,毫无意义。三、方丈记中的人生教训方丈记还记录了鸭长明的人生教训。例如关于朴素的生活与养生方法如下:仆人与交通工具可以由自己一人分担,手是自己的仆人,脚是自己的交通工具。因为手和脚都是自己的,理所当然听自己的使唤。自己的心可以把握其疲劳程度,累了就休息,不累就可以继续劳作。劳作不可过度。身体懒惰,不必烦躁不必强求。因为自己的心在管理自己的身体。勤走勤动有益健康。为什么勤走勤动有益健康?因为生命在于运动。雇用仆人劳作,不外乎是一种罪孽。
9、为什么要让仆人来做事情呢?任何事情都应该亲历亲为。衣食也是一样。穿衣是为了避体,饮食为了果腹。粗布衣足够遮蔽肌体,粗布被褥足可以保暖御寒。野菜野果足以延续生命。深居深山,不与人交往,粗布粗衣又有何妨?关于人的居所与生活在社会上的艰难,鸭长明记录如下:假如自己是一个平头百姓,住在权贵的豪门旁边。那么,即便有快乐的事情,却因为顾忌豪门无法发自内心地高兴;即便是有悲痛欲绝的事情,也不能放声痛哭一场;所作所为毫无自信。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顾忌豪门,战战兢兢,简直就如同弱小的麻雀靠近猛禽一般。假如自己贫穷,却与豪门相邻,就会自惭贫弱,进进出出,小心翼翼,再三讨好,唯恐被豪门讨厌。每当看到自己的家人及童仆羡慕
10、豪门的样子,每当听到豪门的人蔑视自己的言谈,就会如坐针毡,惴惴不安。假如居住在狹窄地带,邻家发生火灾,难免会累及自家。假如住在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又难免被盗贼袭击。总而言之,人常常受到所住环境的支配。有权有势,欲壑难填;无依无靠,招人轻视;拥有财产,坐卧不安;一旦贫穷,百事皆哀;依赖他人,失去自我;关照他人,为爱束缚;随世逐流,身不由己;鹤立独行,视若狂人;选择何地,暂且安身;选做何事,可获心安;世间无常,心安身安,无处可寻。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做任何工作,无论如何生活,很难得到一瞬间的悠然自得。寄居蟹好寄身小贝之中,这是因为它知道最小的贝壳最不起眼,所以安全。鱼鹰居于波涛汹涌的海中的岩石之上,
11、因为这里人类难以靠近可以保身。我也如此,不愿追名逐利。只求心安,唯盼平安无事。身居简陋的方丈,生活维持在最低标准,在别人来看来鸭长明一定是孤独寂寞的,但是晚年的鸭长明内心富裕而又充实。鸭长明的方丈草庵附近有守山人的茅屋,守山人的儿子与鸭长明很亲近,二人经常一起玩耍。鸭长明年近花甲,男孩刚刚十岁,尽管二人年龄相差五十岁,却可以慰藉自己的心灵。二人一起采野花,摘野果,挖山药,采野菜。大自然中的游玩无穷无尽,其乐融融。1216 年鸭长明离开人世,享年六十二岁。虽然方丈记是一部简短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是,其中的人生教训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结语:鸭长明(1155-1216)的随笔方丈记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隐遁
12、文学的最高峰。本稿首先简单介绍了鸭长明与方丈记的主要内容。然后以鸭长明对元历地震(1185 年)的描写为例,解读了作为城市灾害文学的方丈记。最后分析了鸭长明留给现代人的人生教训。鸭长明之所以能够犹如现场直播一般描写灾害的现场,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切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语言表现才能。鸭长明在方丈记中所阐述的人生教训,即是简约的生活,现代人读来为之产生共鸣。这正是方丈记的魅力所在。方丈记对徒然草、平家物语、松尾芭蕉的幻住庵记、夏目漱石的草枕等作品都产生了影响。鸭长明的方丈记是日本城市灾害文学的先驱,现代小说家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则是现代日本的灾害文学的名著。参考文献:1(日)鸭长明 吉田兼好著 李均洋译.方丈記徒然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2(日)神田秀夫等校注 訳.方丈記 徒然草 正法眼蔵随聞記 歎異抄M.日本東京:小学館,1980 年.3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 著 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645-65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