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1.19MB ,
资源ID:100147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14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 )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 B.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 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2.与殷商时对方邦臣属表面性承认不同,周朝的分封一方面是自上而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2、这种统治方式()A是对内外服制度的沿袭B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C提高了西周王权的地位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经济发展4.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的共同主张是()学派主张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A构建官僚政治B变革政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重建政治秩序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

3、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从实质上反映了()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6.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A治史之难,

4、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7.宋朝学者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矫前世之弊矣。”由此可知,西汉为“矫前世之弊”而采取的措施是()A无为而治B郡国并行制C柔道治国D三公九卿制8.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D中央权力日趋分散9.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约为兄弟”

5、,立国号为“汉”,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声称“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材料反映出西晋末年( )A.匈奴族与汉族关系较好 B.司马氏的统治已难以维系C.民族交融趋势日益明显 D.蜀汉政权的影响巨大10. 东晋南朝时期面食十分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祭品。这一饮食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B.北方旱作技术的推广C.门阀士族的提倡 D. 统治者的喜爱1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

6、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12. 唐太宗曾对朝臣们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该治国理念的是( )A.求贤若渴,虚怀纳谏 B.休养生息,不夺农时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D.恢复科举,延揽汉族13.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 B.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 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14.钱穆提到: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公卷通榜制”。所谓

7、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给能做文章有学问的政府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前,根据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这一做法( )A.完善了察举制度 B.反映了社会舆论决定考官选择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可能使科举制公平性受到质疑15. 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中期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16. 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唐朝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盘内底部大鱼化龙图案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羊头鱼尾的动

8、物)纹,大鱼作翻腾状,口大张,鼻上卷。下列相关理解最准确的是( )A.唐朝制瓷业十分发达 B.唐朝的对外贸易繁荣C.唐朝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明显 D.唐朝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 1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8.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著作是( ) 黄帝内经 九章算术齐民要术 千金方A. B. C. D.19.下图为北宋前期兵

9、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20.北宋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21.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 B.王安石变法

10、成效显著C.宋神宗支持新政 D.老百姓拥护变法22.十二世纪后期,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 )A南北对峙B大定之治C猛安谋克D尧舜之治23.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24.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B.统治阶级的重视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重农抑商的政策25.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

11、为冠天下。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 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 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二、非选择题(有4小题,共50分。)26.秦皇汉武,彪炳史册,秦汉功业,影响深远。 (9分)材料一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西

12、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 (匈奴)攻之,而不能害。” “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是后,匈奴远遁,而慕南无王庭。” 据史记汉书整理材料三 孝武能遵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司马光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的主要依据。(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时期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3

13、分)(3)司马光认为,汉武与秦皇无异矣,然汉武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武无亡秦之祸”的原因。(2分) 图一 图二27. 从“时空”透视古代中国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重要要素。从历史地图展现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追寻到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踪迹。(13分)图三 图四(1)观察如图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四幅示意图。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6分)(2)从图一到二,中央政府是如何处理与吐蕃关系的?(4分)(3)综合四幅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疆域发展的趋势。(3分)28.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体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17分)材料一 唐朝开边之后,

14、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但此种统治方式不稳定,后东突厥重为边患,契丹等族也一再生事。唐廷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本职仅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监察地方。因联防需要有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边将权重的现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

15、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材料三:行省辖内宣慰司、路府州县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世祖末成宗初,行台监察御史和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时至元朝中后期,行省已不敢擅自裁决大政,必须咨请朝廷都省批文而行事。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设节度使的原因,结合所学论述此举的后果。(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

16、强中央集权的措施。(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的影响。(6分)29.中国南方地区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不断发展。(11分)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也。宋书材料二: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尤其是南方表现突出。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一些“专业化农业区”主要依赖外地提供商品粮,均使商品流通规模继续扩大。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

17、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宋朝城市繁荣,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4分)(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1-5BCDDD 6-10C

18、BACB 11-15DBBDB 16-20DABCC 21-25CBDCA26.(1)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历代统治者尊奉;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秦始皇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为后来王朝所沿用。(任一点2分共4分)(2)事件:筑长城,伐匈奴,通西域,设立河西四郡。(任一点1分共3分)(3)原因:休养生息打下基础;独尊儒术,推行仁政,以文化一统维护政治;及时调整统治策略。(任一点1分共2分)27.(1)图一:唐朝,理由:设安西都护府,有吐蕃,都城在长安。 图二:元朝,理由:地方设行省,周边有各汗国,疆域空前辽阔。 图三:战国,理由:都城在洛阳,应是东周,又有

19、赵魏韩楚燕齐七国。 图四:秦朝,理由:都城在咸阳,北部有匈奴,有长城。 (朝代正确给1分,共4分,理由任对2个,给1分,共2分)(2)图一: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密切唐与吐蕃的关系。 图二:宣政院兼管吐蕃政务,使吐蕃成为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点2分,共4分)(3)疆域面积不断扩大,由分裂走向统一,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疆域界线越来越清晰,管理方式越来越成熟。(任一点1分,共3分)28(1)原因:羁縻式管理的不稳定;边防需要。(一点1分,共2分)后果:外重内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一点1分,共3分)(2)措施:路设“四监司”互相牵制;以中央文官出任地方长官;州设通判分权;废节度使制;收缴各州赋税;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任一点2分,共6分)(3)影响: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任一点2分)29. 答案:(1)南方地区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一点2分)(2)表现:农产品(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海外贸易发达(繁荣);货币使用量大及纸币的出现;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化水平较高、商业活动扩展到精神生活领域)。(一点1分,共4分)(3)因素:生产力,社会环境;政策;自然条件;文化科技。(任一点1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