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78KB ,
资源ID:100097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09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单元滚动检测10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单元滚动检测10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

1、单元滚动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注:第13题为第九单元内容,第414题为第十单元内容。(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重庆模拟)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于()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B反映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C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解析:选B该股票时间是1956年,而国民经济恢复是1952年底,故A项错误;据该股票上的公私合营和时间可知,是三大改造中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故B项正确;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应该是“大跃进

2、”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项错误;该图片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 2(2018苏州调研)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A具有渐进和阶段性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解析:选A材料中“第一阶段”“第三阶段”表明阶段性,“放权让利”“跃进到产权变革”“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反映了渐进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

3、及非公有制经济,与材料中“国有企业改革”不符,故B项错误;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中“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有企业改革”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3(2018长沙模拟)“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30年前,中国人睁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心中震惊着与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中国人睁大眼睛,不再有焦虑和惊诧,而是从容地观察着国内国际的市场,捕捉着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B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C中国人用更开放的思维拥抱世界D中国已经成为世

4、界经济舞台的中心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认知的改变,并没有强调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故A项错误;“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紧密,并不是强调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故B项错误;从“惊喜”到“从容”,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用更开放的思维拥抱世界,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认知的改变,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故D项错误。4下表是1930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时间国家措施 1930年5月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

5、贬值 1931年12月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 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 年 4月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表格中的这些措施() A帮助各国顺利渡过了经济危机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加剧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析:选D材料中“放弃金本位”、“货币贬值”,“提高关税”,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各国为自身经济利益而相互转嫁危机,不利于经济危机的渡过,故A项错误;这些措施会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项错误;是美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一项有以偏概全的错误,故C项错误;各国之间相互转嫁危机,使得经济危机严重化

6、,故D项正确。5(2018南通模拟)1932年,在经过一系列斗争后,美国参、众两院不顾胡佛反对,于7月7日和9日接连通过瓦格纳一加纳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21亿美元,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7月11日,胡佛加以否决,月底两院再次通过该法案并由政府具体实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的政治体制悄然发生变化B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C美国国会对危机严重性认识不足D胡佛反对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解析:选D材料中美国总统胡佛否决了国会法案,但是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美国政治体制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是在1933年

7、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措施,故B项错误;美国国会面对经济危机,通过联邦政府加大投资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的法案,反映了国会应对危机的积极举措,正是认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故C项错误;国会通过法案,要求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渡过危机,遭到胡佛的反对,说明他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故D项正确。6(2018梅州模拟)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的内容应是() 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解析:选C“专利法”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材料“经济基础产业”

8、无关,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家干预经济,“推行工业国有化”的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经济基础产业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涉及农业,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推动大企业发展,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故D项错误。7(2017怀化模拟)对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

9、告的主旨是()A 每个公民都享有福利权B 对社会福利实行统一管理C 福利要求体现均一性原则D 福利建设制度化、体系化解析:选D预防社会风险、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和受益人都可以根据需要获得资助,实际上是英国福利社会规划向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故选D项;A项只能体现报告中的Universahty和Uniformity,而B项则只适用于Unity,故排除A、B项;“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获得资助”与C项不一致,故排除。8“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

10、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的加强B混合经济的完善C第三产业的兴起 D信息技术的推动解析:选D上述现象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此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适当减少,故A项错误;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不是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第三产业的兴起属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是材料中经济增长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变化,是材料中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9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

11、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解析:选D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

12、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10(2018青岛调研)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解析:选C私有土地的存在说明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不在集体农庄,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政策是收取农业税,故B项错误;材料呈现的集体农庄,即斯大林模式,根据材料中

13、农民对粮食出售和产量,可以看出集体农庄中,生产积极性不高,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斯大林模式,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余量收集制),故D项错误。11(2018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增长率柱状图。图中变化有利于() A集体农庄从无到有 B国民经济趋于协调C发挥市场的作用 D小农经济的发展解析:选B图中变化主要是苏联“二五”计划时期轻工业尤其是农业比重上升,苏联在“一五”计划时期,就已经建立了集体农庄,故A项错误;从“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到“二五”计划时期农业由零到有和轻工业有所上升,可知该变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故B项正确;苏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体现不出市

14、场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苏联国民经济部门的调整,不能促进小农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12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这表明()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B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解析:选B根据时间,1954年到1957年是赫鲁晓夫推行改革时期,赫鲁晓夫试图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是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通过苏联对农业的投资,可以看出苏联针对农业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结果,未涉及成

15、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工业的状况,无法比较,就史实而言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依然以工业为重,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天津卷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4分)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材料二从1973年

16、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 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4分)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

17、能解决“滞胀”问题。(4分)(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状况,从材料一“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可总结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是经济高速增长;第二小问理论和内容,从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可知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是主张通过增加需求拉动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史实,总结其具体内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

18、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从材料二“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结合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可知二者的不同是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可知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第三小问原因,材料一涉及的是凯恩斯主义,具体主张是国家干预经济,结合70年代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的“滞胀”危机,可知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若解决其中任一危机表现,都必然会加剧另一种危机的状况,故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不能解决“滞胀”问题的原因是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

19、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第(3)问结合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促进经济发展,和面对70年代经济危机失灵的史实,可知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的认识是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答案:(1)状况:经济高速增长。(4分)理论:凯恩斯主义。(2分)内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4分)(2)不同: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4分)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3分)理由: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

20、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4分)(3)认识: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4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恩格斯论历史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明确材料的指向,拟定题目。行动的目的与结果可能相符,

21、也可能不相符,材料给出的是不相符的,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结果没有达到目的;一种是起初似乎达到目的,最终却没有达到目的。其次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明确知识范围是世界史,古代、近代和现代都可以。必须选取符合行动的目的与结果不同的史实,如以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起初相符,最后背离为论题,可选取绥靖政策,英法等国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在最初起到了安抚法西斯势力、避免战争的目的,但却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后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由史实叙述推导出结论。答案:评分说明: 分值要求 1012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

22、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46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03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示例: 论题:行动的目的与结果的背离 (2分)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政权,同时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打击了国内外敌人,捍卫了苏维埃政权。但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导致了1921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8分)可见,在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部分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与目的出现了背离。(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