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新课程标准素养聚焦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精选史料,掌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了解其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中
2、华文明多元起源;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时期。(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岀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汉朝: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1)表现:汉武帝尊崇儒术,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4.魏晋至唐朝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1)原因。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魏晋
3、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2)影响: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5.宋元时期:高度繁荣。(1)宋代理学。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6.明清时期:受到禁锢。(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7.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8.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
4、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9.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情境在线】在反思清朝何以取代明朝的时候,顾炎武对清朝以前的传统思想观念给国民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一名思想家的历史的“自觉”。这种“自觉”内涵是什么?提示:经世致用思想、社会责任感。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重视以人为本:表现影响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
5、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政治伦理上:民本思想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表现。老子提岀“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追求天人合一。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6、”的思想。(2)影响: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2)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1)表现。崇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治国。尚贤:墨子主张“尚贤”;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
7、焉”;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6.主张和而不同:(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情境在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
8、的创造力,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请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哪些?提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和而不同。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5)连续性: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传承至今。2.价值:(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蕴含着丰富
9、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情境在线】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中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什么?提示: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关键能力素养形成主题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素养探究】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史料一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各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
10、切,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出现过以彩陶扩张和玉礼器传播为标志的大范围文化整合过程;距今4500年以来,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距今3800年前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王巍中华文明具有三大特征思考:(1)根据史料一回答,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特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点拨】抓住画线信息“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回答。提示: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史料二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
11、步(新石器的文明遗存)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提纲(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点拨】结合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传承方式、特点等回答。提示: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史料一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过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
12、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思考:(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作者是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点拨】史料一画线信息“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表明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提示: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需要进一步从思想和意识形态强化大一统,董仲舒的思想顺应了这一要求,为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提供了思想基础,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13、主流思想。史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历史解释)【点拨】结合宋代儒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提示: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史料三清初之儒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
14、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史解释)【点拨】史料三中第二个省略号之后的语句点明了其思想的深远影响,体现了其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启蒙作用。提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如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都具有进步意义,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3.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的衰微史料一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
15、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1898年6月)史料二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思考:史料一和史料二都涉及如何对待“孔子”问题,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吗?出现这种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点拨】史料一中“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孔子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史料二中陈独秀认为孔教是阻碍中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必须排除孔教,解放思想,方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政治。
16、提示:没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资产阶级力量不同。【史论阐释】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地位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与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的形势不适应,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汉初黄老“无为”思
17、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在
18、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时期,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二、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1.表现:(1)程朱理学成为主流并僵化,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2)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升华时期,但近代自然科技落后。(3)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4)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5)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原因:(1)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2)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3)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3.近代中华文化衰微与国家衰落的关系:(1)国家衰落使文
19、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2)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主题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素养探究】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史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思考:(1)结合史料一,屈原投江殉国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家国情怀)【点拨】注意史料信息“哀民生之多艰”“美政”。提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史料二不同时期儒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根据史料二回答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可取的地方。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提示:可取的地方: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华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态度:继承、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史料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华夏文明的象征或代表。但是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兵、农诸家和先后从外部传来的各宗各派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思想文化。儒家思想传
21、到后来也不再是孔学“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于是有“道并行而不悖”“外儒内法”等种种说辞。中华原典强调“夷不乱华,裔不谋夏”和“以华变夷”,但是“华夏”本身所具有的自信和大气魄华者光彩,夏者大也;华夏合一,即“辉煌而宏伟”,而且居于“天下”中心,使她能够如大海之收纳百川,吸收、融合甚至同化各种外来文化而不失自我。此外,中华文化也讲“变易”“变通”,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功业见乎变”“变而通之以尽利”。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第二版)思考:根据史料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点拨】根据史料画线信息概括。提示: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具有包容性和变通性。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2、特点史料在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必定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蕴含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倡导了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了积极的人格境界论,体现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这样优秀品质的文化,必会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被当今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引以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还可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走向世界,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张造群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思考: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
23、值的看法。(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点拨】根据史料画线信息,从对中国和对世界两个角度分析。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国人培育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可以为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学习和借鉴。【史论阐释】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核心思想理念: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礼、精忠爱
24、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3.中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1.历史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着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的重要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
25、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现实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把握并协调好各民族的利益关系。(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调节天人关系的行为准则。面对当今世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污水横流、雾霾肆虐等恶果,必须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方面的时代价值。(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对今天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
26、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养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左传记载:史佚之(西周初年太史)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地域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宗法制度由此确立C.诸侯国离心倾向渐趋强烈D.“文化认同”是区分种族的主要标准【解析】选D。据材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族”指氏族、种族,同一种族的文化具有同一性,故材料说明“文化认同”是区分种族的主要标准,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以氏族、种族为依据,不是以地域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故A错误;宗法制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等级秩序,其核心是嫡长子
27、继承制,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度由此确立,故B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诸侯国离心倾向渐趋强烈,故C错误。故选D。2.(2020山东等级考)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解析】选D。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涉及“义”的问题,是讲上下之间、君臣之间要讲求礼、义等,实质是要维护等级秩序,为统治阶级服务,D正确;中央集权政治是在秦朝才建立的,材料涉及的是战国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主要讲君臣上下、统
28、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排除B;材料中“义”涉及的范围并不仅限于统治阶层,排除C。【补偿训练】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D.明末清初儒学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解析】选D。明末清初儒学仍居中华思想文化的正统地位,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明清之际,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
29、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D.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深刻的检讨”“也有批判与创新”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明清之际的文化在一些知名学者的批判中得以创新,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进步,因此D正确;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他人群的传承效果,不具有可比性;B与材料主旨不符;C不是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得出的。故正确答案为D。4.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把“天地君亲师”
30、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解析】选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是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故本题答案选C;A、B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且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与题干荀子不相关,排除D。【深化点拨】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尊奉天、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强调道法自然的精神;尊奉君主、亲人、师长,
31、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中人本主义精神。5.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前一关系上的主张是()A.君轻民贵B.君主受命于天C.制天命而用之D.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选C。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的地位,故C正确;A、D是君民关系,B不符合题意,排除。6.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B.面
32、向世界,博采众长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解析】选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修史的传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故选C。B、D与题意无关。A中的“传承文明”符合题意,但“开拓创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秦始皇有汇合地域文化的理想,但并没有成功。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才得到实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确
33、立了儒家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西汉统治者主要实施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的儒家化,代替了秦代的法家化。唐代除实行科举选拔人才外,还重视思想文化的内外交流,以及境内各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力,促使儒、佛、道的融合,将中华古代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两宋时期,伴随着皇权强化与选官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上书院制的成熟,中华文化更加深化。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化何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材料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戊戌维新以前,中西文化绾接于“
34、中体西用”这一命题之中,戊戌维新以后,“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已经体无完肤,随之出现了中西调和、折衷、融合的意识。自此以后,新与旧、中与西能否调和,成为新旧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和主要形态。究其实质而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思想界的“中国文化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正是这种论争的极端形式。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对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
35、化、教育及选官制度等方面分析。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信息“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回答。第二问,围绕文化的继承、发展谈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原因:以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基础;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和自我发展;中央集权体制和统一的文化政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罢黜百家”)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融;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内涵;书院等古代教育与史学传统保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内聚性的地理环境;选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和完善;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和弘扬。(2)特点:传统文化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认识:持续发展、生生不息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体用合一和中外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