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0048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摘要: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接轨工作岗位,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基础、基本思路、组织保障、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等核心内容,重点论述了专业培养方案与企业培养方案及其保障措施,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改革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作者简介:刘永臣(1974-),男,吉林榆树人,淮阴工学院车辆工程系副主任,讲师。(江苏淮安 223003)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D/200

2、9/01/029)、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YC201117)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20-02一、培养体系构建背景结合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类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都围绕学校特色专业制订符合各自办学定位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于车辆工程专业,全国首批试点的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江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 6 所高校均制定了符合各自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主要为地方培养高素

3、质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无疑更应该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全面进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探索。1-3本文以淮阴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紧密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全面阐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二、实施基础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体系改革必需在专业基础、人才队伍、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1.专业建设基础任何专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积淀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没有基础是决不能急于盲目开展专业改革的。淮阴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在多年办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4、采取课堂教学与到企业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注重与交通行业、机械行业的相关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并签订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协议;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采取“4+3”教学方式,即核心能力课程每 4 课时的理论教学续接 3 课时实践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竞争能力、岗位适应能力。2.师资队伍基础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34 人,其中博士 6 人,在读博士 18 人,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博学位比例达 73.5%;现

5、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 19 人,其中教授 5 人,职称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 5 人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8 人次获省级荣誉;有 15 人获各类市级荣誉;有 5 人获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师资力量整体具有学历层次较高、所学专业交叉互补性较强、知识结构合理等特点,能够满足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要。此外,还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兼职教师。为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3.实践平台基础为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 1000 多万元;在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鼓励教

6、师结合科研课题研究,将设备购置由满足基本教学向满足教学兼顾科研转变。本专业拥有的车辆与交通实验中心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且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建设资助。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先后与企业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实践平台建设,为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打下坚实基础。三、基本思路依托相关行业企业,加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规格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着力在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制和建设双师型队伍上取得突破;发挥已有的优势和特色,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继续深入实施淮阴工

7、学院多年来倡导和实践的工程文化教育,营造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良好氛围;构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评价评估系统,完善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一个模式、两个能力、三个层次、四个结合”的教学体系。“一个模式”是指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能力”是指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基于案例的学习能力、基于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三个层次”是指教学体系体现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三个层次;“四个结合”是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教学资源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践环节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工程项目相结合。强化校企合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建立工作管理体系为切实有

8、序推进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建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与改革委员会、培养质量评估与考核工作组等组织机构,积极成立试点班。采取自愿与择优相结合的方式吸收学生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选拔条件参照教务处相关管理条例和学院制定的选拔条例,选拔工作在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组”指导下进行,初步培养规模为 35 人。每班配备 1 名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班主任,并按 4 名学生配备 1 名校内导师,8 名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业务学习。各组织机构组成及具体职能见表 1 所示。五、专业培养标准根据车辆工程专业通用标准与机械工程行业标准,结合区域需求与

9、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农业工程装备与工程机械现场工程师,制订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具备行业、专业需要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掌握行业、专业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拓展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的设计、制造、服务技能。六、专业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应用型机械工程师教育培养行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结合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农业工程装备与工程机械领域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与服务工作、具备现场工程师能力的应用型高

10、级技术人才。2.培养模式采用“3+1”模式,总计 3 年校内学习与实践,连续 1 年的企业工程实践与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表 2 所示。3.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车辆构造、车辆理论、车辆设计、车辆制造工艺学、车辆故障诊断与维修、车辆电器与电控技术。七、企业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设计要求,确定车辆工程专业人才企业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具备农业工程装备与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服务等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在农业工程装备、工程机械一线从事

11、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的现场工程师,实现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自然过渡。2.培养计划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依托徐工集团、江苏上骐集团、江苏清拖集团、淮安市专汽公司等实践基地,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共同制订本计划。3.方案实施保障条件企业培养集中在大四阶段,学习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企业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1)实施企业保障。为实现淮阴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农业装备与工程机械领域的基础理论、设计、制造与服务的

12、技术与方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院和省内多家知名企业以及地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的校企合作,并建立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2)师资队伍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形式多样化,采用聘用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聘用教师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辅以少量企业高管,授课采用分段集中和开设讲座等方式进行;校内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实践经历,不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保证适应培养计划的教学需要。建立校内专业教师任用标准和企业聘用教师任用标准。从事卓越工程师教育校内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具有 1 年以上企业工程实践经历,且每年保证不少于 3 个月的企业教学实践经历,参与现场实习、企业产品项目

13、开发等。应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技术研究与实践经验,有很强的技术更新与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聘用教师的任用标准是在企业一线工作 5 年以上,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经验,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要求能够结合工程实际给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工程生产实践,能和校内专任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参考文献: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3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责任编辑:王祝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