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时代对戈尔巴乔夫的介绍是“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1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导致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
2、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提倡所谓的“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4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影响(1)存在的问题: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苏联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2)影响: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