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709.50KB ,
资源ID:100003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00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选考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选考含解析).doc

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选考,含解析)本试卷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分25=50分)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A. 纤维素,脂肪B. 蛋白质,硬化油C. 蛋白质,高级烃D. 淀粉,油脂【答案】C【解析】【详解】“丝”是指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泪”是液态石蜡,主要成分是含有十七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混合物,该烷烃由于C原子数比较多,属于高级烃。答案选C。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

2、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 通常麦芽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分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水解,二糖能水解产生相应的单糖,根据糖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检验物质的还原性;植物油中含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详解】A. 食用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由于在烃基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所以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错误;B. 葡萄糖是形成淀粉的单体,因此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正确;C.

3、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和多个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D. 麦芽糖是二糖,具有还原性,而淀粉是多糖,不具有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氨基酸淀粉、纤维素、糖类、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变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无机酸也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如硝酸乙酯的形成:CH3CH2OH+HNO3CH3CH2ONO2+H2O,错误;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因此油脂水解后

4、得到的醇是丙三醇,正确; 天然蛋白质是-氨基酸缩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因此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正确;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所以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由于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盐析,错误;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序号是,故合理选项是C。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淀粉和纤维素B. 硬脂酸与软脂酸C. 纤维二糖与麦芽糖D. 乙醇与乙醚【答案】C【解析】【详解】A.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0O5)n,但由于聚合度n值不同,所以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A错

5、误;B. 硬脂酸分子式是C17H35COOH,软脂酸分子式是C15H31COOH,烃基都是烷基,官能团都是羧基,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都是饱和一元羧酸,二者互为同系物,B错误;C. 纤维二糖与麦芽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C正确;D. 乙醇分子式是C2H6O,乙醚分子式是C4H10O,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不同,因此它们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错误;答案选C。5.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A. B. C. NH2CH2COOHD. 【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是复杂的多肽,水解生成氨基酸,

6、氨基酸形成多肽时,氨基脱去氢原子,羧基脱去羧基上的羟基,所以蛋白质水解,分子结构中含有的断碳氮单键,水解得到羧基和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据此即可解答。【详解】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蛋白质水解断裂的是肽键,断碳氧双键和碳氮单键之间的化学键,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用红线标注断裂的化学键示意图为,故该化合物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A选项符合);(B选项符合);NH2CH2COOH(C选项符合);及NH2CH2CH2COOH,与选项D物质结构不符合。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

7、质特点,把握氨基酸在形成多肽时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B. 油脂的皂化反应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与甘油C. 制备铜氨纤维时,取出稀盐酸中的生成物,用水洗涤,得到白色的铜氨纤维D. 牛油与NaOH浓溶液、乙醇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冷饱和食盐水以促进固体沉淀析出【答案】C【解析】【详解】A. 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一分子甘氨酸与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中,可能是甘氨酸的羧基与丙氨酸的氨基脱水,也可能是甘氨酸的氨基与丙氨酸的羧基脱水,因此有两种脱水方式得到两种二肽,但二

8、肽水解时的产物就相同,A错误;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不存在高级脂肪酸,而是得到高级脂肪酸盐,B错误;C. 铜氨溶液中加入脱脂棉搅拌形成粘稠液,用注射器将粘稠液注入稀盐酸中,可形成铜氨纤维,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就得到白色的铜氨纤维,C正确;D. 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形成的混合物,在物质分子中含有酯基,与NaOH浓溶液混合加热发生皂化反应产生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加入冷饱和食盐水可以降低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以促进固体沉淀析出,若同时向溶液中加入乙醇,会增大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不利于高级脂肪酸盐的析出,D错误;答案选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A. 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 进行淀粉水解实验时,为检验水解产物和水解是否完全,加液顺序通常如下:淀粉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C. 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加热,将导气管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以便于除去乙醇和乙酸D. 等质量的甲醛、乙酸、葡萄糖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A.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 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且淀粉遇碘单质变蓝;C. 导气管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发生倒吸;D. 甲醛、乙酸、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详解】A. 葡萄糖

10、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且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 淀粉水解后要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的存在,NaOH与碘水反应影响淀粉的检验,且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检验淀粉需要另外取少量加碘水, B错误;C. 导气管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发生倒吸现象,导管气口应在液面上,C错误;D. 甲醛、乙酸、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2O,物质最简式相同,则等质量时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D正确;答案选D。【点睛】B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加入的碘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检验淀粉的存在。8.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润滑油 花生油 石蜡A. B. C. D. 【答案】C【

11、解析】【详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结构简式是)形成的酯,水解会产生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水解得到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15H31COOH,属于油脂,符合题意;水解得到的醇是1,3-丙二醇,不是甘油,不符合题意;水解得到甘油和HNO3,HNO3是无机酸,不属于高级脂肪酸,不符合题意;润滑油是石油分馏的成分,只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不属于酯类物质,不符合题意;花生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符合题意;石蜡是石油分馏的成分,只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不属于酯类物质,不符合题意;可见属于油脂的物质序号是,故合理选项是C。9.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氨基酸C、H、O、N

12、等元素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多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N、H、O、N等基本元素组成了蛋白质单体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一条或多条肽链连接在一起,并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是: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多肽一条或几条肽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答案选D。10.分离和提纯下列混合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乙醇中混有苯酚(蒸馏); 二氧化硅中混有碘(升华);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重结晶); 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氯化铁(水解);生石灰中混有石灰石(溶解过滤);乙酸

13、乙酯中混有乙酸钠溶液(分液);食盐中混有氯化铵(加热); 高级脂肪酸溶液中混有丙三醇(盐析,过滤)A. B. C. D. 全部【答案】B【解析】【分析】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及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受热易分解或升华的杂质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胶体可以采用渗析的方法提纯,据此分析解答。【详解】可根据苯酚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苯酚钠和乙醇互溶且二者沸点不同,所以要先加入NaOH溶液使苯酚变为苯酚钠,然后再蒸馏分离提纯乙醇,错误;碘单质属于分子晶体,沸点低易升华,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沸点很高,二者沸点差别大,则二氧

14、化硅中混有碘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除去,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所以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可以采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可以采用渗析的方法提纯,错误;生石灰中混有石灰石,如果采用溶解的方法分离,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得不到氧化钙,错误;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钠溶于水,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食盐固体中混有氯化铵因体,氯化钠较稳定,加热不分解,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气体,所以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提纯,正确;高级脂肪

15、酸溶液中混有丙三醇,丙三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高级脂肪酸,应该根据二者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错误;综上所述可知:分离方法合理的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常见的分离方法有:盐析、渗析、过滤、蒸馏、萃取等。11.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B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D烧杯、玻璃棒

16、、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00 molL-1的溶液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 溴水与NaI发生反应:2NaI+Br2=2NaBr+I2,Br2、I2易溶于四氯化碳,NaBr易溶于水而在四氯化碳中不溶,Br2、I2的四氯化碳溶液与NaBr水溶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物质,再用分液方法分离,故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等,可完成实验,A正确;B. 浓缩结晶硫酸铜溶液制胆矾,可用结晶法,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缺少酒精灯,B错误;C.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应在在

17、烧杯中反应后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滤纸等,题目缺少漏斗,C错误;D. 配制氯化钠溶液,溶质为固体,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缺少天平、药匙,不能完成实验,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12.某溶液中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滴加Mg(NO3)2溶液 过滤 滴加AgNO3溶液 滴加Ba(NO3)2溶液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银离子能与Cl-、CO32-结合,镁离子能与CO32-、OH-结合,钡离子只能CO32-结合,故先加入硝酸钡溶液,检验出CO

18、32-离子,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然后加入硝酸镁溶液,检验出OH-离子,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出Cl-,故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是。答案选B。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用任何试剂可鉴别Ca(OH)2溶液、K2CO3溶液、HCl溶液B. 测量新制氯水的pH时,不能用pH试纸而应用pH计C. 当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低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时,产物中会混有低沸点的杂质D. 往某溶液中加过量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一定存在SO42-【答案】D【解析】【详解】A. K2CO3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

19、HCl产生气体,现象各不相同。故不用任何试剂可鉴别Ca(OH)2溶液、K2CO3溶液、HCl溶液,A正确;B. 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pH试纸氧化变为无色,所以测量新制氯水的pH时,不能用pH试纸而应用pH计,B正确;C. 蒸馏时温度计是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应该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当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低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时,产物中会混有低沸点的杂质,C正确;D. 若溶液中含SO32-、NO3-,滴加盐酸后,SO32-、NO3-、H+会发生反应产生SO42-,再滴加BaCl2溶液就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D错误;答案选D

20、。14.关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的氢气中只有D2B. 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C. 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详解】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的过程中,水是氧化剂,金属铝是还原剂,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2Al(OH)3+3H2,Al(OH)3与NaOH=NaAlO2+2H2O,总反应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Al(OH)3与NaOD反应,Al(OH)3中的H与NaOD中的D可结合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答案选C。15.下列各

21、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 用装置丙制取无水MgCl2D. 用装置丁制取乙烯【答案】C【解析】【详解】A. 乙酸乙酯遇到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水解,不能用装置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A项错误;B. 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氯气也会被吸收,B项错误;C. MgCl22H2O受热时会发生水解,最终得不到MgCl2,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抑制MgCl22H2O的水解,C项正确;D. 温度计应该插到液面以下,D项错误。答案选C。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2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HNO3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 分液漏斗、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查漏C. 可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后过滤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Ag+【答案】D【解析】【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BaSO4,AgCl、BaSO4都不溶于硝酸,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A错误;B. 有活塞或塞子的仪器使用前要查漏,则分液漏斗、容量瓶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查漏,而移液管不需要查漏,B错误;C. 苯酚与浓溴水会发生

23、反应产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因此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不能采用 加溴水的方法,C错误;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H2SiO3,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Ag+,D正确;答案选D。1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盐酸的标准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小B. 制备硝酸钾晶体的实验中,溶液中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大C.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是:取干海带浸泡过滤氧化结晶过滤D. 常温下,用药匙取少量NaNO2固体试管中,加入3 mL 0.

24、1 mol/L的硫酸,若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HNO2具有不稳定性【答案】D【解析】【详解】A. 用盐酸的标准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溶液润洗,会导致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滴定碱溶液时,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就会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A错误;B. 制备硝酸钾晶体的实验中,溶液中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小,B错误;C.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过程中,氧化KI得到I2,通过萃取、分液分离得到I2,C错误; D. NaNO2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a2SO4和HNO2,HNO2发生分解反应产生NO、NO2、H2O,因此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5、说明HNO2具有不稳定性,D正确;答案选D。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过滤法将肥皂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不可用减压过滤法过滤胶状沉淀物B. 青蒿素的提取及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都是中国化学家的科研成果C. 只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加热)一种试剂,无法将乙酸、乙醇、甘油、乙酸乙酯、乙醛、葡萄糖溶液一一鉴别出来D. 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答案】C【解析】【详解】A. 皂化反应后加入NaCl发生盐析使肥皂析出,过滤可分离出肥皂,不可用减压过滤法过滤胶状沉淀物,易发生堵塞,A正确;B. 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

26、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物学奖,B正确;C. 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变澄清的蓝色溶液;与乙醇:无明显现象,不反应,但由于稀释而使溶液颜色变浅;与甘油:变成绛蓝色溶液,原因是反应生成了蓝色可溶性的甘油铜;与乙醛:加热煮沸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与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因此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油层;与葡萄糖、乙醛溶液水浴加热都有砖红色沉淀,不能鉴别,C错误;D. 无水Co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如果变色硅胶中加入CoCl2,可以根据变色硅胶颜色变化判断是否吸水,D正

27、确;答案选C。19.亚氯酸盐(NaClO2)可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里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开始时,分解反应非常慢,随后突然释放出很多的ClO2,对于以上分解速率变化的原因,下列猜测最合理的是( )A. 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 溶液中的H+起催化剂的作用C. 溶液中的Cl-起催化剂的作用D. 逸出的ClO2使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降低【答案】C【解析】【详解】A. 若是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应该开始时反应速率就很快,A错误;B. 由于开始时溶液中就存在氢离子,但分解反应却很慢,所以氢离子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C.

28、 反应开始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很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见是氯离子的催化作用,C正确;D. 逸出的ClO2使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降低,不会出现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现象,D错误;答案选C。20. 用布氏漏斗和吸滤瓶接抽水泵过滤沉淀后,正确的操作是A. 先关水龙头,拔下抽滤瓶上的橡皮管,再取下布氏漏斗B. 先取下布氏漏斗,再关上水龙头C. 先将沉淀和滤纸一起取出,再关上水龙头D. 先拔下抽滤瓶上的橡皮管,关上水龙头,再取下布氏漏斗【答案】D【解析】【详解】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

29、过滤的速度加快。用布氏漏斗和吸滤瓶接抽水泵过滤沉淀后,先拔下抽滤瓶上的橡皮管,关上水龙头,再取下布氏漏斗。答案选D。2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产生白色沉淀X一定是氧化性气体B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Y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沉淀又溶解Y可能是CO2气体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酸性:醋酸碳酸苯酚D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I3-I2I-平衡A. AB. BC. CD.

30、D【答案】D【解析】【详解】A. 该气体可能是氨气,也可能是氧化性气体,若是氨气,反应产生BaSO3白色沉淀;若是氧化性气体,反应产生的是BaSO4白色沉淀,A错误;B. CO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H2CO3是弱酸,不能溶解反应产生的两性物质Al(OH)3,所以产生沉淀但不能溶解,B错误;C. 冰醋酸具有挥发性,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醋酸与苯酚钠反应产生,也可能是CO2气体反应产生,不能比较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C错误;D. 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I2;加入AgNO3溶液后产生黄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I-,因此可证明在溶液中存在平衡:I3-I

31、2+I-,D正确;答案选D。22.已知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是以缓慢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9N4O7B. 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 mol NaOHC. 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等反应D. 该物质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该有机物含有羟基,结合羟基连接的位置可知能发生氧化、消去、取代反应,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

32、氧化反应,含有C=N,可发生加成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 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20N4O7,A错误;B.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和1个酯基,酯基水解产生羧基,则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2 mol NaOH,B错误;C. 该有机物含有羟基,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含有H原子,因此可发生消去反应;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氮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 分子中不含有酚羟基,与FeCl3溶液不能发生显色反应,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易错点为B,注意掌握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有机物

33、的官能团。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阿司匹林粗产品置于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杨酸聚合物B. 纸层析法属于色谱分析法,其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它所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C. 为鉴别NaNO2和NaCl两种溶液,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沉淀溶解,则该溶液为NaNO2溶液D. 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可选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含有甘油,则产生绛蓝色沉淀【答案】A【解析】【详解】A. 在粗产品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可以使聚合物转化为沉淀,而阿司匹林的钠盐溶于水,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4、A正确;B. 层析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吸附力,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的不同,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当流动相流过固定相时,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技术,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B错误;C. 氯化银难溶于硝酸,亚硝酸银能溶于硝酸,为鉴别NaNO2和NaCl两种溶液,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适量稀硝酸,若沉淀溶解,则该溶液为NaNO2溶液,C错误;D. 多羟基化合物与新制氢氧化铜会产生绛蓝色溶液,不是沉淀,D错误;答案选A。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受酸腐蚀致

35、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立即送医院诊治B.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隔热的容器中混合测量混合液初始温度,然后迅速搅拌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C.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详解】A. 满足实验事故的处理操作要求,故A正确;B. 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前

36、后的温差,应将分别已测得温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隔热的容器中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故B错误;C. 满足移液管的安全性使用与规范操作要求,故C正确;D.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B。25.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步骤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溶液B. 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C. 步骤的反应为Al3+3HCO3-=Al(OH)3+3CO2D. 检验Fe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血

37、红色)【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中加入物质后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同时产生气体,所加入的物质是碱,铵根离子和碱反应得到氨气,铁离子和碱反应得到的是氢氧化铁沉淀,溶液X是偏铝酸盐的溶液,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详解】A. 根据以上分析,步骤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 溶液或是其他强碱溶液,A正确;B. 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氨气,会变蓝,B错误;C. 步骤反应H2O+AlO2-+HCO3-= Al(OH)3+CO32-,C错误;D. Fe3+与SCN-反应产生Fe(SCN)3是可溶性弱电解质,使溶液变为血红色,但不是血红色沉淀,D错误;答案选A。【点睛

38、】D项为易错点,注意Fe(SCN)3不是沉淀。二、填空题26.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填序号,下同)。密度 颜色 溶解性 热稳定性 与氧气反应如图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_。(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CO2 NO Cl2 H2【答案】 (1). 浓氨水、CaO固体(或Ca(OH)2或NaOH固体) (2). (3). b (4). 【解析】【分析】(1)实验室

39、制取氨气常用铵盐与碱共热或向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的方法;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仪器的特点确定使用的试剂;(2)收集气体方法的选择可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如气体与氧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3)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有尾气吸收装置,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无需尾气吸收装置。【详解】(1)装置B适用于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使用试剂是铵盐与碱;若是使用装置C,根据图示可知应该是将浓氨水滴加到盛有CaO或Ca(OH)2或NaOH固体中,水被反应或被吸收,反应放出热量使一水合氨分解产生氨气,故通常使用的药品是浓氨水、CaO固体(或固体Ca(

40、OH)2或NaOH固体);(2)收集气体的方法的选择可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若气体与氧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采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收集气体与气体是否有颜色无关,也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故合理选项是;对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选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时,使用d装置收集气体,导气管短进长出;若是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使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可以使用a装置,也可以使用d装置,此时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选用c装置进行收集;而b装置中气体进入不能排出集气瓶的空气,因此不能用于收集气体,故合理选项是b;

41、(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适用于固体、液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气体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反应,且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CO2 制备不需要加热,CO2是空气的成分,无毒性,不需尾气吸收装置,错误;NO可以制备但NO与O2会发生反应,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Cl2是采用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备,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由于其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是有毒气体,要使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正确;H2制备不需要加热,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故合理选项是。27.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

42、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_,操作的名称是_。(3)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填字母)。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

43、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_(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答案】 (1). 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 玻璃棒 (3). 蒸馏 (4). B (5). C【解析】【分析】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用乙醚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再对粗品加95%的乙醇,经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详解】(1)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青蒿素的浸取率;

44、(2)根据流程分析,操作I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方法,名称为过滤,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是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名称是蒸馏;(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向粗品中加95%的乙醇,经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故合理选项是B;(4)由于酯能溶于水,青蒿素能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溶解,并结合温度对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影响可知,青蒿素中含有酯基,选项中含有的物质只有乙酸乙酯,故合理选项是C。28.对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45、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2)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答案】 (1). 溶液中气泡产生速率 (2). 排除Cl-对实验的干扰 (3). 收集40 mL气体所需的时间【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生成气体的快慢分析;根据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有可能是氯离子起的作用,改为Fe2(SO4)3使阴离子相同,更为合理; (2)该反应是通过反应速率分析的,所以根据v=判断。【详解】(1

46、)该反应中产生了气体,而且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可根据反应产生气泡快慢来判断反应速率大小;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有可能是氯离子起的作用,若改为Fe2(SO4)3可以使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相同,这样可以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研究阳离子的影响,因此使用Fe2(SO4)3比FeCl3溶液更为合理;(2)该反应是通过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分析判断的,所以根据v=可知,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作用,解答时需注意实验的原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方法,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一个外界条件进行分析。2

47、9.在水溶液中橙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Cr2O72H2O2CrO422H把重铬酸钾K2Cr2O7溶于水配成的稀溶液是橙色的(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 _ 色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 _ 色 (3)向原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 _ 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将 _ 【答案】 (1). 黄 (2). 橙 (3). 向右移动 (4). 逐渐变为无色【解析】【详解】(1)Cr2O72H2O2CrO422H,加入NaOH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CrO42的

48、浓度增大,溶液呈黄色;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r2O72的浓度增大,则溶液呈橙色; (3)向原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CrO42的浓度降低,则平衡向右移动,由于生成BaCrO4沉淀,Cr2O72、CrO42的浓度都降低,溶液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点睛】该题的易错点是第(3),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由于生成BaCrO4沉淀,CrO42的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最终造成Cr2O72、CrO42的浓度都降低。30.星型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已知:SPLA的结构简式为

49、:,其中R为。(1)淀粉是_糖(填“单”或“多”);A的名称是_。(2)生成D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 mol D能与2 mol Ag(NH3)2OH溶液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且1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4)B有多种脱水产物,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和_。【答案】 (1). 多 (2). 葡萄糖 (3). 加成 (4). C(CH2OH)3CHO (5). C(CH2OH)3

50、CHO+H2 C(CH2OH)4 (6). (7). CH2=CH-COOH或CH3CH(OH)COOCH(CH3)COOH (8). 或【解析】【分析】从流程图可直接推出:由多糖淀粉水解得A是葡萄糖,葡萄糖不完全氧化产生B为2-羟基丙酸(即乳酸),结构简式是,乙醛和甲醛发生醛与醛的加成反应产生D:C(CH2OH)3CHO,D与H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E:季戊四醇C(CH2OH)4,B、E发生缩聚反应产生高分子化合物SPLA。【详解】(1)淀粉(C6H10O5)n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葡萄糖C6H12O6,淀粉是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因此淀粉属于多糖;A是葡萄糖;(2)乙醛和甲醛

51、发生反应时,乙醛分子断裂甲基中的三个C-H键,甲醛分子断裂C=O双键中较活泼的键,H与O原子结合形成-OH,C与C结合,则一分子乙醛与三分子甲醛发生加成反应产生D:C(CH2OH)3CHO,所以生成D的反应为加成反应;由D、E的化学式可以看出E比D多2个H原子,D产生E的反应是催化加氢反应,又叫还原反应,故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H2OH)3CHO+H2 C(CH2OH)4;(3)B是乳酸,结构简式是,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1 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说明G中无-COOH,无-CHO,

52、1 mol G中有2 mol-OH,则G的结构简式为:;(4)B是乳酸,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OOH;两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两分子乳酸酯化生成环酯:,或发生缩聚反应反应生成聚乳酸:等。31.硫代硫酸钠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实验室用SO2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来制备硫代硫酸钠。本实验对Na2S纯度要求较高,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将工业级的Na2S提纯。已知Na2S常温下微溶于酒精,加热时溶解度迅速增大,杂质不溶于酒精。提纯过程为:将已称量好的工业级Na2S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酒精和少量水。按图1所示装配所需仪器,向冷凝管通入冷却水,同

53、时水浴加热。待烧瓶中固体不再减少时,停止加热。将烧瓶取下,立即趁热过滤,再冷却结晶,抽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Na2S9H2O晶体。(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将晶体转移至布氏漏斗时,若器壁上粘有少量晶体,应用冷水淋洗B.抽滤时,为防止滤纸穿孔,可适当关小水龙头或多加一层滤纸C.洗涤时,可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洗涤晶体,目的是洗除晶体表面的杂质,易于得到干燥晶体D.为加快产品干燥,可高温烘干E.在提纯过程中“趁热过滤”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硫化钠结晶析出而损失、去除杂质(2)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a2S2O3,其中盛放Na2SO3固体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54、硫代硫酸钠样品中Na2S2O35H2O的纯度(质量分数)可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相关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Na2S4O6。准确称取W g样品于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碘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请回答: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3,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 mL,产品纯度为_(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纯度的测量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答案】 (1). AD (2). 蒸馏

55、烧瓶 (3). 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4). 溶液变为蓝色,且30s内不恢复原色 (5). 18.10 (6). % (7). 偏低【解析】【分析】(1)冷却结晶得到硫化钠晶体说明硫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结合抽滤的操作分析可得;(2)根据仪器构造可得;三颈烧瓶中SO2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来制备硫代硫酸钠,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3)根据滴定原理,Na2S2O3用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Na2S2O3反应完成时,弱碘溶液过量,会使淀粉溶液显蓝色;标准液的体积等于终点读数与起始读数的差值;根据关系式2Na2S2O35H2OI2,由Na

56、2S2O35H2O与I2的物质的量关系计算;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详解】(1)A. 将晶体转移至布氏漏斗时,若器壁上粘有少量晶体,应用滤液淋洗,用水洗涤,会导致晶体由于溶解而减少,A错误;B. 抽滤时,为防止滤纸穿孔,可适当关小水龙头或多加一层滤纸,B正确;C. 洗涤时,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洗涤晶体,目的是洗除晶体表面的杂质,得到干燥晶体,C正确;D. Na2S9H2O受热易失去结晶水,不能高温干燥,D错误;E. 硫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提纯过程中“趁热过滤”可防止由于硫化钠结晶析岀而损失、去除杂质,E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D;(

57、2)根据仪器结构可知:盛放Na2SO3固体的玻璃仪器为蒸馏烧瓶;三颈烧瓶中SO2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来制备硫代硫酸钠,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3)根据滴定原理,Na2S2O3用碘标准溶液滴定,Na2S2O3反应完成,碘单质若过量,会使淀粉溶液显蓝色,故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且30s内不恢复原色;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V(I2)=18.10 mL-0.00 mL=18.10 mL;根据方程式2Na2S2O3+I2=2NaI+Na2S4O6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S2O35H2OI2,n(Na2S2O35H2O)=2n(I2)=20.1000 mol/L 0.01810 L=3.6210-3 mol,所以该产品的纯度为:100%=%;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滴加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消耗标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使得样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偏少,导致样品的纯度的测量结果偏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